三星、SK海力士9月15日起斷供!距美國禁令生效不足一周 華為雪上加霜

距離美國禁令生效僅剩最後一周,華為的處境愈發艱難。

2020 年 9 月 8 日,韓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媒體《朝鮮日報》(Chosun Ilbo)報道稱,由於美國政府對華為的制裁措施,三星電子、SK 海力士將於 9 月 15 日下周二起斷供華為。

三星、SK海力士9月15日起斷供!距美國禁令生效不足一周 華為雪上加霜

《朝鮮日報》的說法是,不僅僅是存儲器,支援 5G 和移動 AP 的系統半導體也將無法供應。

限制增加,華為雪上加霜

早在 2019 年 5 月 16 日,華為就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此後受制於人的華為日子並不好過。

當地時間 2020 年 5 月 15 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華為 「破壞」 實體清單,故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軟體設計和生產半導體。

三星、SK海力士9月15日起斷供!距美國禁令生效不足一周 華為雪上加霜

這一管制措施給了 120 天的緩衝期,業界認為這是考慮到了晶片的生產周期,包括後端封裝測試等。也就是說,9 月 15 日正是美國對華為的禁令生效之日。

對於此禁令,在 7 月 16 日召開的本財年第二財季財務會議上,為華為海思代工的台積電錶示,自今年 5 月以來一直沒有接到華為的新訂單,確認 9 月 15 日之後無法向華為交付半導體。

這之後的 8 月 7 日,在中國資訊化百人會 2020 年峰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余承東回應:

今年秋天將會上市 Mate40,搭載麒麟 9000 晶片,將會用更強大的 5G、AI 處理能力、更強大的 NPU 和 GPU。但是很遺憾因為第二輪制裁,我們的晶片只接受了 9 月 15 號之前的訂單,所以今年可能是我們最後一代華為麒麟高端晶片。

基於此,通訊行業獨立分析師黃海峰也於近日稱:

華為麒麟 9000 晶片的庫存在 1000 萬左右,庫存或許能支撐大約 6 個月。晶片用完時,華為的手機業務,尤其是高端手機業務,將很快面臨巨大挑戰。

不過,在華為的處境已經很艱難的情況下,美國依舊沒有死心。

當地時間 8 月 17 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商務部進一步收緊了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將華為在全球 21 個國家的 38 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禁止其銷售、使用美國技術的半導體。

《朝鮮日報》報道稱,自美國商務部 8 月收緊對華為的限制之後,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等韓國半導體企業一直在考慮應對方案。

韓國的一位業界人士表示:

限制措施對於「使用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的界定並不清晰,因此出現了混亂。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包括存儲器在內的所有半導體都不能供貨。

各半導體公司紛紛受牽連

實際上,美國政府的強硬限制措施讓各大知名半導體公司紛紛受到牽連。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此前曾報道,華為海思表現不俗:

從市場份額來看,今年 4 月底分析機構 CINNO Research 發布的月度半導體產業報告顯示,華為海思在中國智慧手機處理器市場的份額達到 43.9%,首次超越高通(32.8%)。

從國際排名來看,5 月初市調機構 ICInsights 公布的 2020 第一季全球 10 大半導體廠商銷售排名中,華為海思從 2019 年的第十五躍升至第十。

據悉,華為 2019 年共購買了價值 208 億美元的半導體零件,這一規模僅次於蘋果(361 億美元)和三星(334 億美元),居世界第三。

實際上,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一直以來與華為交易活躍——目前,在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的銷售額中,華為的比重分別占 6% 和 15% 左右。

正因如此,業界人士預測 SK 海力士將受到更大的打擊。

不久前,不忍心損失 80 億美元的高通也在嘗試遊說美國政府取消對於華為的限制。

據高通 2016-2018 年的財務數據顯示,這三年來自中國市場的收入分別占其年收入的 57%、65% 和 67%,其中最大的客戶便是華為。不難想像,一旦施行了對華為的晶片禁令,高通自然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實際上,除華為以外,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也進入了美國視野。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 9 月 4 日,美國國防部官員表示,政府正在考慮是否將中芯國際列入貿易黑名單。

可見,美國正不斷加大對中國公司的打擊力度,至暗時刻或將來臨,中國公司如何涅槃,雷鋒網將持續關注。

三星、SK海力士9月15日起斷供!距美國禁令生效不足一周 華為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