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浦要出售全球家電業務:美的海爾有意接盤

科技創新助力企業前行,緊跟時代的企業大多乘風破浪。如今,飛利浦正邁入新發展階段,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它需要破的浪。

近日有歐洲的媒體報道稱,飛利浦(Philips)正與競爭的大陸對手海爾、美的等企業進行接洽,以確定他們是否有興趣收購飛利浦的家電部門,而該部門可能以最高4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正式出售程式預計將於2020年第四季度開始。

此事,不僅在業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也引發了網友熱議。自1月初飛利浦傳出「出售家電業務」消息以來,大家對於誰會接盤飛利浦家電的消息關注熱切。

儘管飛利浦家電業務在中國的影響力並不大,但還是有很多企業想要買它,其中業內人士猜測最多的是,中國家電企業很可能會成為「接盤俠」。

飛利浦即將出售的家電業務技術含量如何,究竟能給收購方帶來什麼價值?

花40億美元收購飛利浦家電業務,這些「業務」是飛利浦的「棄子」,還是業績穩健的優質資產。

接下來,筆者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飛利浦要出售全球家電業務:美的海爾有意接盤

 

40億美元的飛利浦家電業務是棄子嗎?

從飛利浦、格蘭仕、海爾再到格力,多年的實踐證明,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是市場換不到的。

最關鍵最核心的技術必須靠自研發、自己發展,實踐得出的經驗才更符合市場規律。

在家電領域構建安全可控的技術體系是打破現有壟斷,使核心技術能發揮作用、有用武之地,最終達到核心技術不受制於人的必要條件。

在家電領域,飛利浦是否投入了足夠的研發成本呢?據了解,飛利浦的產品於1920年就已進入中國市場。

研發層面,飛利浦2001年成立中國研究院,立足本土創新,面向全球服務。

2016年飛利浦中國研究院成立中國數字創新中心,加強數字化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2017年,飛利浦中國研究院成立人工智慧實驗室,專註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研究。

不過自2017年以後,市面上很少有關於飛利浦中國研究院的相關報道。如果飛利浦出售家電業務,逐漸退出家電市場。那麼,飛利浦研發中心存在價值肯定會逐漸萎縮。

飛利浦將要出售的家電業務包括;飲品電器、廚房電器、熨燙和清潔電器,以及空氣處理電器等。

飲品電器包括咖啡機、電水壺、榨汁機;廚房電器包括電飯鍋、氣炸鍋、攪拌機、麵條機、麵包機、高壓鍋等;

熨燙和清潔電器包括電熨斗、掛燙機、吸塵器;空氣處理電器包括空氣凈化器、空氣加濕器、空調扇、空調等。

從產品類來看,飛利浦旗下的這些家電業務近幾年來,在中國618或者雙11的大促中,並沒有幾個能拔得頭籌。

且出售的家電業務技術含量有高有低,有些產品的入門門檻並不高。飛利浦擁有核心技術,不會受制於人。

即使有企業收購了飛利浦出售的家電業務,但與之相關的製造技術在不在內還難以保障。企業或許能夠買下品牌,但不代表技術會朝中國轉移。

據了解,飛利浦發布的2019財年年報顯示,歸母凈利潤11.67億歐元(約13.9億美金)。

其中飛利浦醫療保健業務營收佔總營收66%,而家電只有11.8%。飛利浦出售的家電業務最高售價40億美元,假如不受外界影響,這相當于飛利浦提前收割3年多的整體業務收入。

在疫情這樣的特殊時期,即使是國際知名家電企業或許也難以保障自己每年能夠賺到13.9億美金的凈利潤。飛利浦家電業務值不值40億美金,能不能讓購買者回本甚至盈利,目前還有待商榷。

歐美市場渠道完善 誰會接盤家電業務?

人們常說「用了說好,才是真的好」,這對家電產品也基本適用,說明任何核心技術如不通過大量使用,沒有進入市場的良性循環,不能發展成熟。

飛利浦家電產品中口碑較高的產品類有電動牙刷、剃鬚刀、空氣凈化器和電飯煲等品類。但在此次出售的名單中,並沒有電動牙刷和剃鬚刀。

飛利浦在中國銷售的產品有很多,但非要找到對應的經營體,或者能夠去找到具體的統一的市場負責人或許並不容易。

中國消費者對於飛利浦消費電子產品的印象大多停留在電動牙刷、空氣凈化器和剃鬚刀等產品上,且用戶對這些產品的認可度較高。

對於家電企業來說,擁有研發創新能力,將自主研發的軟硬體湊在一起可以讓它們正常工作,但並不表示它就是一個好用的產品,能受到市場的認可。

只有通過實際使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做好所有軟硬體之間的適配,最終形成一個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技術體系。可以說,家電核心技術大多是用出來的。

飛利浦即將出售的家電業務中有優質資產,也有讓它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目前,飛利浦家電業務在中國家電市場並沒有多大的知名度,中國企業想要入手需要思考能不能撐起來。

有實力的企業收購這些業務前,需要想想如何才能發揮價值,因為掙錢的業務飛利浦是不會捨去的。

但一個品牌做到家喻戶曉的階段,對於想要收購的廠商來說,大概不太在乎出售的業務賺不賺錢,只有要機會大多會合作。

據了解,有業內人士透露美的與海爾都有意向收購飛利浦家電業務。

此外,根據韓國媒體報道,三星和LG同樣對飛利浦的家電業務存在興趣,或許會對飛利浦的家用電器業務進行收購,至於其正式計劃如何,目前並沒有進行透露。

最終不管是誰接盤,都需要面臨一個大規模資源整合以及後續經營的挑戰。

目前,飛利浦聚焦的三大業務領域為照明事業、醫療保健和優質生活。在出售了全球家電業務後,飛利浦很可能會將中心放在醫療保健業務上。

飛利浦在歐美市場的渠道搭建比較完善,無論是大的賣場、線下超市,還是傳統家電賣場都有鋪貨,其經銷商體系龐大,任何家電企業在中短期內不可能鋪設完成,這對於收購企業來說是一個亮點。

筆者發現,飛利浦此次出售的為全球家電業務,家電企業若想購入彌補自身業務短板,可以考慮一下。

對於想拓展海外市場,但是還沒有做好準備如何運作國際市場的企業來說,還沒到急速擴張的時候,建議先鞏固好自己的市場,然後在慢慢開拓國際市場為佳,此時購買飛利浦出售的家電業務實際意義不大。

飛利浦要出售全球家電業務:美的海爾有意接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