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死鎖,我們有套路可循
- 2019 年 10 月 30 日
- 筆記
寫在前面
上一篇文章 共享資源那麼多,如何用一把鎖保護多個資源? 文章我們談到了銀行轉賬經典案例,其中有兩個問題:
- 單純的用 synchronized 方法起不到保護作用(不能保護 target)
- 用 Account.class 鎖方案,鎖的粒度又過大,導致涉及到賬戶的所有操作(取款,轉賬,修改密碼等)都會變成串列操作
如何解決這兩個問題呢?咱們先換好衣服穿越回到過去尋找一下錢莊,一起透過現象看本質,dengdeng deng…….
來到錢莊,告訴櫃員你要給鐵蛋兒轉 100 銅錢,這時櫃員轉身在牆上尋找你和鐵蛋兒的賬本,此時櫃員可能面臨三種情況:
- 理想狀態: 你和鐵蛋兒的賬本都是空閑狀態,一起拿回來,在你的賬本上減 100 銅錢,在鐵蛋兒賬本上加 100 銅錢,櫃員轉身將賬本掛回到牆上,完成你的業務
- 尷尬狀態: 你的賬本在,鐵蛋兒的賬本被其他櫃員拿出去給別人轉賬,你要等待其他櫃員把鐵蛋兒的賬本歸還
- 抓狂狀態: 你的賬本不在,鐵蛋兒的賬本也不在,你只能等待兩個賬本都歸還
放慢櫃員的取賬本操作,他一定是先拿到你的賬本,然後再去拿鐵蛋兒的賬本,兩個賬本都拿到(理想狀態)之後才能完成轉賬,用程式模型來描述一下這個拿取賬本的過程:
我們繼續用程式程式碼描述一下上面這個模型:
class Account { private int balance; // 轉賬 void transfer(Account target, int amt){ // 鎖定轉出賬戶 synchronized(this) { // 鎖定轉入賬戶 synchronized(target) { if (this.balance > amt) { this.balance -= amt; target.balance += amt; } } } } }
這個解決方案看起來很完美,解決了文章開頭說的兩個問題,但真是這樣嗎?
我們剛剛說過的理想狀態是錢莊只有一個櫃員(既單執行緒)。隨著錢莊規模變大,牆上早已掛了非常多個賬本,錢莊為了應對繁忙的業務,開通了多個窗口,此時有多個櫃員(多執行緒)處理錢莊業務。
櫃員 1 正在辦理給鐵蛋兒轉賬的業務,但只拿到了你的賬本;櫃員 2 正在辦理鐵蛋兒給你轉賬的業務,但只拿到了鐵蛋兒的賬本,此時雙方出現了尷尬狀態,兩位櫃員都在等待對方歸還賬本為當前客戶辦理轉賬業務。
現實中櫃員會溝通,喊出一嗓子 老鐵,鐵蛋兒的賬本先給我用一下,用完還給你,但程式卻沒這麼智慧,synchronized 內置鎖非常執著,它會告訴你「死等」的道理,最終出現死鎖
Java 有了 synchronized 內置鎖,還發明了顯示鎖 Lock,是不是就為了治一治 synchronized 「死等」的執著呢??
解決方案
如何解決上面的問題呢?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情況會發生死鎖,才能知道如何避免死鎖,很幸運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問題
Coffman
總結出了四個條件說明可以發生死鎖的情形:
Coffman 條件
互斥條件:指進程對所分配到的資源進行排它性使用,即在一段時間內某資源只由一個進程佔用。如果此時還有其它進程請求資源,則請求者只能等待,直至佔有資源的進程用畢釋放。
請求和保持條件:指進程已經保持至少一個資源,但又提出了新的資源請求,而該資源已被其它進程佔有,此時請求進程阻塞,但又對自己已獲得的其它資源保持不放。
不可剝奪條件:指進程已獲得的資源,在未使用完之前,不能被剝奪,只能在使用完時由自己釋放。
環路等待條件:指在發生死鎖時,必然存在一個進程——資源的環形鏈,即進程集合{P1,P2,···,Pn}中的 P1 正在等待一個 P2 佔用的資源;P2 正在等待 P3 佔用的資源,……,Pn 正在等待已被 P0 佔用的資源。
這幾個條件很好理解,其中「互斥條件」是並發編程的根基,這個條件沒辦法改變。但其他三個條件都有改變的可能,也就是說破壞另外三個條件就不會出現上面說到的死鎖問題
破壞請求和保持條件
每個櫃員都可以取放賬本,很容易出現互相等待的情況。要想破壞請求和保持條件,就要一次性拿到所有資源。
作為程式猿你一定聽過這句話:
任何軟體工程遇到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增加一個中間層來解決
我們不允許櫃員都可以取放賬本,賬本要由單獨的賬本管理員來管理
也就是說賬本管理員拿取賬本是臨界區,如果只拿到其中之一的賬本,那麼不會給櫃員,而是等待櫃員下一次詢問是否兩個賬本都在
//賬本管理員 public class AccountBookManager { synchronized boolean getAllRequiredAccountBook( Object from, Object to){ if(拿到所有賬本){ return true; } else{ return false; } } // 歸還資源 synchronized void releaseObtainedAccountBook(Object from, Object to){ 歸還獲取到的賬本 } } public class Account { //單例的賬本管理員 private AccountBookManager accountBookManager; public void transfer(Account target, int amt){ // 一次性申請轉出賬戶和轉入賬戶,直到成功 while(!accountBookManager.getAllRequiredAccountBook(this, target)){ return; } try{ // 鎖定轉出賬戶 synchronized(this){ // 鎖定轉入賬戶 synchronized(target){ if (this.balance > amt){ this.balance -= amt; target.balance += amt; } } } } finally { accountBookManager.releaseObtainedAccountBook(this, target); } } }
破壞不可剝奪條件
上面已經給了你小小的提示,為了解決內置鎖的執著,Java 顯示鎖支援通知(notify/notifyall)和等待(wait),也就是說該功能可以實現喊一嗓子 老鐵,鐵蛋兒的賬本先給我用一下,用完還給你 的功能,這個後續將到 Java SDK 相關內容時會做說明
破壞環路等待條件
破壞環路等待條件也很簡單,我們只需要將資源序號大小排序獲取就會解決這個問題,將環路拆除
繼續用程式碼來說明:
class Account { private int id; private int balance; // 轉賬 void transfer(Account target, int amt){ Account smaller = this Account larger = target; // 排序 if (this.id > target.id) { smaller = target; larger = this; } // 鎖定序號小的賬戶 synchronized(smaller){ // 鎖定序號大的賬戶 synchronized(larger){ if (this.balance > amt){ this.balance -= amt; target.balance += amt; } } } } }
當 smaller 被佔用時,其他執行緒就會被阻塞,也就不會存在死鎖了.
附加說明
在實際業務中,關於 Account 都會是資料庫對象,我們可以通過事務或資料庫的樂觀鎖來解決的。另外分散式系統中,賬本管理員這個角色的處理也可能會用 redis 分散式鎖來解決.
在處理破壞請求和保持條件時,我們使用的是 while 循環方式來不斷請求鎖的時候,在實際業務中,我們會有 timeout 的設置,防止無休止的浪費 CPU 使用率
另外大家可以嘗試使用阿里開源工具 Arthas 來查看 CPU 使用率,執行緒等相關問題,github 上有明確的說明
總結
電腦的計算能力遠遠超過人類,但是他的智慧還需要有帶提高,當看待並發問題時,我們往往認為人類的最基本溝通電腦也可以做到,其實不然,還是那句話,編寫並發程式,要站在電腦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粗粒度鎖我們不提倡,所以會使用細粒度鎖,但使用細粒度鎖的時候,我們要嚴格按照 Coffman 的四大條件來逐條判斷,這樣再應用我們這幾個解決方案來解決就好了
靈魂追問
- 破壞請求和保持條件時,處理能力的瓶頸在賬本管理員那裡,那你覺得這種處理方式會提高並發量嗎?
- 破壞請求保持條件的方法和破壞環路等待的方法,你覺得那種方式更好
- 破壞請求和保持條件時,如果程式碼換成下面的樣子會發生什麼?
public void transfer(Account target, int amt){ // 一次性申請轉出賬戶和轉入賬戶,直到成功 while(accountBookManager.getAllRequiredAccountBook(this, target)){} try{ // 鎖定轉出賬戶 synchronized(this){ // 鎖定轉入賬戶 synchronized(target){ if (this.balance > amt){ this.balance -= amt; target.balance += amt; } } } } finally { accountBookManager.releaseObtainedAccountBook(this, targ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