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領跑的國產疫苗跑不動了?

一直領跑的國產新冠病毒疫苗,突然就「被」卡住了。

日前,外媒在一篇報道中指出,世界上研發進展最快的新冠病毒疫苗之一——康希諾與陳薇院士團隊合作研發的Ad5-nCoV疫苗——已經落後於其他競爭對手。

該報道提及,原因一方面在於,中國與加拿大之間略顯緊張的局勢可能影響其臨床III期試驗的開展;另一方面,該疫苗可能並不像其它疫苗一樣有效。

然而,這一觀點是否合理?康希諾的新冠疫苗最新進展究竟如何?

海外臨床卡住了?

可以確定的是,康希諾的新冠疫苗的確沒有按照預期運往加拿大啟動臨床試驗。

早在5月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便宣布,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NRC)已與康希諾達成合作,希望後者與達爾豪西大學加拿大疫苗中心的一個研究團隊一同在幾周內於哈利法克斯開始臨床試驗,並計劃最早在今年秋天投入III期研究。

一旦開啟,該項目將成為加拿大首個新冠病毒疫苗臨床試驗。

不僅如此,NRC還曾表示:「如果疫苗被證明有效,那麼今年夏天就能在加拿大進行生產,預計每月產能達7萬至10萬劑。」即便是出於對本土大流行病免疫的考慮,也足見加拿大政府對康希諾疫苗的重視。

當然,這與康希諾董事長宇學峰與加拿大間的緊密聯繫也分不開。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微生物學專業博士畢業後,宇學峰曾在賽諾菲多倫多分公司工作9年,併入了加拿大國籍。

然而將近3個月後,加拿大衛生部告訴財富雜誌,這批疫苗「尚未得到中國海關批准運往加拿大」,而加拿大疫苗中心在設施等方面早已準備就緒。

外媒在報道中還提到,8月26日,NRC在電子郵件中確認了這一說法,並表示不得不放棄該合作,將希望轉移至其它疫苗廠商身上。就在上個月,加拿大已轉而與美國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和輝瑞(與BioNTech共同開發)達成協議,以確保加拿大新冠病毒疫苗的供應。

環球郵報將康希諾和加拿大合作終止的原因歸為「中國官僚機構的優柔寡斷」,並稱這是宇學峰在採訪中所提及的。很多媒體更是將此舉解讀為孟晚舟事件引起的連鎖反應。

對此,康希諾在8月27日發布公告澄清稱,NRC與公司的合作並未終止;且最近一段時間內,公司管理層並未接受任何關於疫苗在加拿大臨床試驗相關的採訪。

這支領跑的國產疫苗跑不動了?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個合作必然是難以為繼了。

但就算與加拿大的合作終止,會對康希諾的臨床III期結果產生極大影響么?

顯然不會。

日前,康希諾CFO王靖在港交所生物科技峰會上也透露,公司正在與多個國家共同推動疫苗的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並有望在3~6個月後看到初步結果。

目前,康希諾已經簽訂合作的國家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墨西哥、俄羅斯等。

但毋庸置疑的是,這樣的局面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時間與成本的浪費。畢竟如果按照原計劃,此時,康希諾的疫苗可能已經在加拿大進入III期試驗。

換言之,如今康希諾損失的不僅僅是幾千名受試者,可能更是幾億元、甚至幾億美元的大訂單。

對加拿大來說,即便相對來講一直跑在康希諾後面的輝瑞和Moderna效果可預見,也還是損失了至少三個月的時間。

效果不行?

爭議之後,外媒議論最多的另一點是,康希諾的Ad5-nCoV疫苗可能沒那麼有效。

質疑聲源於康希諾疫苗所依靠的技術原理及其公布的臨床I期試驗數據。

簡單來說,Ad5-nCoV疫苗以腺病毒為載體,經過重組後可以表達新冠病毒的S蛋白,從而使免疫系統產生抗體。腺病毒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感冒病毒,感染後往往會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等癥狀,傳染性較高。

因而不少專家懷疑,多數人可能已經感染過腺病毒,對該病毒的免疫會使得疫苗的作用大大減弱。

雖然康希諾疫苗I期試驗中的108名受試者體內均可檢測到中和抗體,但抗體濃度並不算理想,對腺病毒本身已經免疫的人抗體水平又更低一些,似乎坐實了上述質疑。

更何況彼時,採用同樣技術路線的阿斯利康與牛津大學合作的疫苗也一直被唱衰,甚至由於動物試驗結果顯示接種後猴子鼻腔內出現的病毒量與對照組相同,而被一些專家急著定義為失敗。

但實際上,無論是康希諾的Ad5-nCoV疫苗,還是牛津大學的ChAdOx1 nCoV-19疫苗,現階段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並未落後於其它疫苗。

從康希諾7月公布的II期數據來看,在580名武漢受試者中,高劑量組中96%的受試者和低劑量組97%的受試者血清抗體呈陽性,同時兩個劑量組都出現了中和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證明該疫苗可以在更大範圍的人群中有效誘導免疫反應。

並且,該疫苗可以顯著有效激活T細胞免疫,這其實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人體內抗體衰減是正常的,但如果免疫細胞產生了免疫記憶,一旦再次接觸病毒,又能快速地分泌抗體,組織新一輪更強悍的防衛戰。這也將意味著更為長久的免疫作用。

另外,抗體水平雖然會影響免疫效果,但通過調整劑量等仍然可以在現有基礎上提高免疫反應的效率。

不僅如此,宇學峰其實對腺病毒載體技術充滿信心。在接受財經採訪時他曾表示:一方面,腺病毒載體疫苗能夠很好地誘導體液和細胞免疫平衡機制,過去康希諾在埃博拉疫苗及肺結核疫苗項目中已經對此技術有了較好的研究;另一方面,在疫情暴發的情況下,腺病毒疫苗的開發相對更為迅速和確定。

種種原因之下,康希諾疫苗才擁有了拿下軍隊特需藥品批件的資格。

當然,目前就斷言全球在研的133款疫苗是否有效仍然為時過早,已經進入臨床III期的項目也仍需幾個月的時間才能走到終點,走向市場。

但總的來說,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幾種技術(重組蛋白、mRNA、滅活等)都十分有希望走出至少一款疫苗,科興生物、國葯集團中國生物等中國公司及機構的新冠病毒疫苗也捷報頻傳,對今年身處焦慮與煎熬的我們來說總歸是好消息。

這支領跑的國產疫苗跑不動了?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