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盤生意竟如此燒錢 市場需求巨大卻偏偏無法變現
2020年中國個人雲存儲用戶將達到8.2億。
龐大的市場空間使各界企業再次聚焦網盤行業。上周阿里網盤APP開始內測,預示著阿里已經入局網盤生意。
不過,雖然網盤市場擁有龐大的用戶需求,但變現十分困難。
市場進入三國殺
在8月26日,阿里雲團隊開發的阿里網盤APP已完成,開始定向邀請用戶進行內測,至此阿里殺入網盤生意。
此前有機構調研,整個網盤市場中,百度網盤佔有85%以上的市場份額,其次為115網盤用戶也比較多。
而此次阿里入局,百度想要穩坐網盤「老大」這把交椅恐怕需要下一番功夫,提升免費服務以及免費空間容量或是最有效且直接的方法。
通過阿里以往的行事風格,每一次動作必會有規範和完整的運營思路,疫情期間釘釘的入市就是很好的例子。
此次阿里進入網盤市場,想必也不會只是來湊數的,依託阿里過硬的雲計算及阿里伺服器體系,阿里入局網盤市場比任何一家企業都具備優勢。
個人網盤市場大佬重出江湖
在2016年前後,各互聯網巨頭均有開通網盤服務,自從「內容監管」升級後,先後關停10多家平台。
其中就有新浪微盤、網易網盤、騰訊微雲、360網盤、UC網盤、金山網盤、華為網盤等先後關停個人業務或部分免費業務。
從2016年到2020年的四年時間裡,網盤市場經歷一次較大的重新洗牌,熱潮褪去,各家網盤平台開始重新思考這門生意該如何做?
徹底放棄將失去龐大的用戶數據;堅持運營則只能賠本賺吆喝。阿里入局個人網盤市場,想必已經做好了運營策略。
付費與不付費進退兩難
在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個人網盤市場現狀及頭部企業布局研究報告》中顯示,中國個人網盤用戶最主要使用網盤備份和儲存文件,佔比分別為61.5%、58.8%。
其中辦公/學習文件為65.4%,手機拍照、影片為56.9%;下載網路資源、便捷分享文件分別佔比 50.8%和41.2%。
值得注意的是,有機構調研顯示,網盤打敗了移動硬碟和社交軟體等產品,成為中國網民傳輸文件的第一選擇。
網盤對更大容量的文件實時傳輸的特點成為最受用戶認可的優勢,佔比 65.1%。
但以上數據中付費用戶少之又少,如果平台實行付費制服務,恐怕又將大部分個人用戶關在門外,進退兩難。
也有付費成功的
中國現有平台不像蘋果的iCloud,可依附於蘋果軟硬體生態體系。
它們全部為獨立空間運營,與硬體廠商沒有生態體系,與其它軟體應用並不互通。
蘋果生態下MacBook、iPhone、Apple TV可共享icoud帳號中的資料,因為生態應用的便捷,吸引了大量付費用戶。
可中國還沒有一家企業做到蘋果的生態體系,網盤自然也無法實現整合互通服務,現階段很難變現了。
運營需求很大但風險高
隨著個人網盤市場發展回歸理性,市場上競爭的企業均具有較強的資質背景,而且根據網盤行業的用戶需求不斷提高,未來個人網盤市場仍有很大空間。
行業巨頭入局個人網盤服務,除了可獲取大量用戶基數外,也將面臨巨大成本和安全風險。
網盤運營成本計算如下:
以知乎平台公布的百度陽泉數據中心為例:
硬體成本:4萬+存儲伺服器*4.6萬元/台,硬體成本接近20億元,這還未加備份數據的硬體成本;
耗電成本:4萬+台伺服器電費2.5億元/年;
頻寬成本:陽泉數據中心頻寬費用近4億元/年;
人員成本:研發人員若按200人計算,年薪約30萬,人員成本6000萬元/年;
辦公成本:辦公、房租、物業管理、行政:假設需要人均2萬/年,則一年的運營成本400萬;
以上數據中筆者將人員數量進行了壓縮,由原統計1000人降為200人。4萬台伺服器做為網盤運營一年的成本約【27億元】。
存在的安全隱患有5:
1、個人帳號安全防護
網盤存儲,用戶所有的資訊都將存儲在運營平台的伺服器中,個人帳號安全問題直接危險數據安全。
2、網盤伺服器運營安全
網盤運營商提供的伺服器是否足夠安全,如何應對外部黑客攻擊;如何對內部運營人員進行管理,為用戶的數據安全護駕。
3、網盤是否永久可用
在2016年以來,網盤市場已經有不少平台永久關停,若存儲10、20年甚至更久的個人數據安全存儲問題也將受用戶的高度關注。
4、盜版數據監管困難
即為免費網盤,大量的用戶會將下載的電影、教育資料通過網盤共享給他人,有違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條例,如何有效監管盜版數據也將成為個人網盤運營的重大難題。
5、黃賭毒內容較難控制
與盜版數據的管理一樣,個人免費網盤不可避免會被不法分子利用,傳播黃賭毒內容,平台除了對文件名稱關鍵詞的控制外,也將很難監管到位。
阿里入局百度迎來頂頭風
互聯網時代,隨處都在使用大數據、雲計算、AI,雖然無法完全保證存儲數據的絕對安全,但整個互聯網環境一直在向好進化。網盤市場也是如此。阿里網盤出現,也勢必為用戶提供又一實力存儲平台。
百度之所以擁有85%的網盤市場份額,和百度全場景平台的規模實力不無關係,不然憑它1T免費小空間網盤,如何與其它小平台動輒40T的免費網盤空間對抗。
需求與變現難對接
以用戶角度看待,我們太需要一個安全且穩定的網盤平台幫助自己管理和整理辦公文件、生活照片、紀念影片等資料了。
互聯網巨頭加入網盤市場,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
但對於企業,網盤的運營成本是非常高的,需要投放大量的伺服器,技術人員以及內容管理人員,想通過網盤生意盈利變現,目前是無法實現的 ,需求與變現無法對接這是在任何一個行業罕見的現象。
結束語
一切兼因互聯網服務從一開始僅為哄流量才免費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