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主」IPV6的鄰居發現BD
- 2020 年 8 月 28 日
- 筆記
引入
因為當初設計IPv4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網路發展的速度這麼快,到今現在IPv4有很多不足,32位的 IPv4地址不夠用,現在128位的IPv6能完全夠用,據說可以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分配一個地址,而且擁有更小路由表,對組播改進能更好對服務品質進行控制,地址自動配置,安全性提高; IPv6過渡會用到NATPT,當完全過度到IPv6之後NAT將不會使用,相應的會有OSPFv4,RIPNG、BGP 4+; IPv6也有跟IPv4一樣的鄰居發現、地址解析,但是IPv6不用ARP和ICMPv4這些協議,下面就介紹IPv6的鄰居發現協議;
鄰居發現概述
ND(Neighbor Discovery,鄰居發現)協議是IPv6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協議,根據IPv4做了一些改變,和加了其他的新功能;

IPv6的ICMPv6報文頭部

報文類型
工作流程
1.地址解析 IPv4中的地址解析不同,IPv6地址解析包含了兩個過程 →解析IPv6地址所對應的鏈路層地址過程 →鄰居可達性狀態的維護過程,即鄰居不可達檢測 (NUD) IPv6地址解析的優點 →加強了解析協議與底層鏈路的獨立性 →增強了安全性 →減小了報文傳播範圍 IPv4一樣,開始只知道IP地址,但是你不知道MAC無法進行數據鏈路層的通訊; ND協議通過在節點間交互NS和NA報文完成地址解析並建立相應的鄰居快取表項,放邊下一次直接轉資訊; 補充說明:通訊過程IP地址、MAC地址的作用 IP地址作為一個邏輯地址,在網路中具有定址的功能,而在網路中不是每一個主機都有單獨的 公網地址,IP地址不是唯一的,有可能是IP是相同的,在傳輸過程為了進一步保證數據的正確 傳達,MAC地址就會作為唯一的標識標識主機,而MAC地址在網路中是不具有定址功能的, 所以在想要ARP解析,根據目的IP地址去,尋找MAC地址,完成通訊;

2.鄰居消息不可達檢測 NUD (Neighbor Unreachability Detection,鄰居不可達檢測)是節點確定鄰居可達性的過程; 鄰居可達性狀態機用來描述鄰居的可達性,共有六種狀態,可互相遷移: EMPTY(空閑狀態):表示節點上沒有相關鄰接點的鄰居快取表項 INCOMPLETE(未完成):嘗試進行地址解析 REACHABLE(可達):地址解析成功 STALE(失效):可達時間超時,未確定鄰居是否可達 DEALY(延時):未確定鄰居是否可達 PROBE(探測):會周期性的向鄰居發送NS報文

3.地址自動配置 有狀態地址自動配置: →從DHCP伺服器獲取地址及相關資訊 無狀態地址配置: →根據路由器發布的資訊而自動配置IPv6地址及相關資訊 無狀態地址自動配置的優點 →真正的即插即用 →網路遷移方便 ND協議通過在節點間交互RS和RA報文完成路由器發現/前綴發現並自動配置全局IPv6地址

基本配置








在IPv4協議裡面看的是ARP表,但是IPv6不用ARP地址解析,用的介紹下面這個命令 查看IP地址和MAC地址的對應關係

走過路過,點個三連,十分感謝 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技術交流資料分享:QQ—174060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