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不負喬布斯

中國人有一句老話:五十而知天命。

Tim Cook 也正是在 50 歲那年,知道了自己的天命——有一天,病入膏肓的喬布斯向蘋果公司董事會提交了一封信,提名他擔任下一任蘋果公司 CEO。

那一天,是 2011 年 8 月 24 日,距離今天,已經是整整九年。

庫克不負喬布斯

Tim Cook 是喬布斯親自選定的接班人,這固然是一種信任和榮耀;但同時,有喬布斯這樣不世出的天才作為前任, Tim Cook 遭受了太大的壓力和質疑。

然而,九年時間足以證明,Tim Cook 堪當領導蘋果公司之大任。

Tim Cook 無需成為另一個喬布斯

身為蘋果公司 CEO,Tim Cook 永遠無法擺脫喬布斯的影響。

喬布斯,毫無疑問是一個真正的天才,他的耀眼光芒不僅在生前就已經照亮世人,更是在他去世之後被無限放大——人們毫不吝嗇對於他的讚美,他的一言一行也同樣成為傳奇;當然,他的光芒也足以夠得上這樣的讚美。

在這樣的光芒之下,作為喬布斯的繼任者,Tim Cook 的作為自然顯得暗淡一些。

庫克不負喬布斯

但實際上,與喬布斯相比,Tim Cook 並非沒有可圈可點之處。

外界對於 Tim Cook 的批評有很多。比如說在他領導下的蘋果缺乏創新,一代又一代的新 iPhone 外觀醜陋,新產品缺乏新意,吃喬布斯的老本,發布會無聊缺乏看點等等……

的確,相對於喬布斯在產品、創意、演講能力、表現能力上的天賦,Tim Cook 在這些方面並不擅長。 

不過,喬布斯並沒有想讓 Tim Cook 成為自己——2012 年,Tim Cook 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談到了喬布斯在世前對他說的一段話:

我還記得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迪士尼公司創始人)離開人世的那段時間,人們左顧右盼,不停詢問一個問題 「如果華特還在的話,他會怎麼辦」,公司的業務一片癱瘓,人們圍坐在一起開會,討論的也是 「如果華特還在,他會怎麼辦」。我希望你永遠不會問我同樣的問題,你只需要做正確的事情。

顯然,喬布斯深知,Tim Cook 與自己並不是同一類型的人,但他還是給予 Tim Cook 最大的信任。

從後來的情況來看,TIm Cook 並沒有完全遵循一些教條,而是堅持 「做正確的事情」。 比如說喬布斯生前說 「3.5 英寸是手機螢幕黃金尺寸」,但後來蘋果推出的 iPhone 在螢幕尺寸上不斷突破,而且全面採用大尺吋螢幕的 iPhone 6 系列還成為史上銷量最高的 iPhone 型號。

再比如說喬布斯生前很不喜歡手寫筆,但 Tim Cook 領導下的蘋果卻配合 iPad Pro 推出了 Apple Pencil,但 Apple Pencil 也頗受好評。

庫克不負喬布斯

從喬布斯去世之後的蘋果發布會來看,Tim Cook 沒有像喬布斯那樣的表現力和表現欲,於是謙遜地選擇把舞台留給更合適的人。

比如說喬布斯喜歡親自發布新品並演示產品的新功能,而 Tim Cook 則只扮演發布會串場主持人的角色,讓蘋果高級副總裁 Phil Schiller 和 Craig Federighi 等人主講,並且讓 Jony Ive 在產品影片中發聲(當然,Jony Ive 已經在 2019 年離職了)。

在看似順理成章的安排背後,卻也反映出 Tim Cook 足夠清醒的自我認知,並在這樣的認知之下做出了 「正確的事情」。

在很多方面,他做得更加出色

其實,即使是在喬布斯生前,Tim Cook 就已經是一個卓越的管理者。 

在 Tim Cook 成為蘋果 CEO 之前,他長期扮演了蘋果首席運營官(COO)的角色;在 1998 年進入蘋果之後,Tim Cook 在蘋果的工作涉及到供應鏈、製造、後端技術支援、銷售、法律、財務、營銷等產品的幾乎所有領域。

他也曾經在喬布斯病重期間負責蘋果的日常工作。2009 年,喬布斯入院接受治療,Tim Cook 接過了公司管理權——在喬布斯返回公司之前,他使蘋果股價上漲了大約 70%,一舉贏得了投資者的信任。

在喬布斯逝世之後,Tim Cook 以蘋果 CEO 的身份做了一些在喬布斯的個人意願之外、但對蘋果發展更為有利的事情。 

比如說,雖然蘋果的 iPhone、Mac 等產品是在中國組裝生產的,而且中國市場也是蘋果的一個重要市場;但是由於種種因素,喬布斯生前從未來過中國。

但 Tim Cook 就任蘋果 CEO 後,多次來到中國——僅僅到 2015 年 10 月,Tim Cook 就曾經 7 次到來中國,除了危機公關、品牌傳播、政策溝通之外,也大大提升了中國用戶對蘋果的品牌好感度。

庫克不負喬布斯

值得一提的是,Tim Cook 也在微博上開通了自己的個人帳號,保持與中國網友的溝通;就連這次表達對喬布斯的懷念,Tim Cook 也同步在了微博上——除此之外,蘋果也面向中國市場開通了微信公眾號,顯得更為開放。

不過,Tim Cook 的開放務實,更能體現在他對美國總統川普的態度上。 

2016 年 12 月,剛剛當選美國總統的川普(Donald Trump)在紐約會見了一批美國科技界的精英企業家,Tim Cook 也應邀參加會見。當時,由於蘋果公司內部對川普當選的反對情緒,有員工對 Tim Cook 出席會見的重要性表示懷疑,對此,Tim Cook 回應稱: 

政府能夠影響我們做事情的能力;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這種影響都在。我們能做的就是專註於政策本身……你能推進它們的唯一方式就是去參與。從個人的角度,我並不把參與會見當成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想對上述的事務施加影響,那麼就必須得露面參與……無論同意與否,我們都要參與其中。

實際上,Tim Cook 與川普在很多問題上都是存在分歧的,比如說 Tim Cook 堅決反對川普對 DACA(童年抵美者暫緩遣返政策)的終止,但他依然與川普多次會面來探討貿易、關稅等諸多問題,甚至會配合川普 「Tim Apple」 的口誤來自我調侃。

庫克不負喬布斯

不過,雖然被川普稱為 「朋友」,但 2019 年 6 月,面對 CBS 晚間新聞主播兼執行主編 Norah O’Donnell 的採訪,Tim Cook 還是坦率地描述了他對川普的看法:

我覺得我們有過很直接的討論。我很欣賞的是,他是聽取意見的。有些時候他不同意那些意見。但我的處世哲學是,即使你知道你最終會站在截然相反的一邊,你也要始終投入。因為改變別人想法的唯一方式就是說話。

Tim Cook 說:

我不相信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所以我不想跟你有任何關係」。

Tim Cook 就像是蘋果的一款產品

作為蘋果公司的 CEO,Tim Cook 最大的職責,其實就是引領著蘋果這艘龐大的巨輪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而其中的一個重要外在衡量尺度,在於蘋果市值的變化。

2018 年 8 月初,在發布 2018 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後,蘋果市值在股價的持續上漲中超越了 1 萬億美元,由此推動蘋果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家達到萬億美元市值的美國公司。

兩年之後,也就是 2020 年 8 月,蘋果的市值在不斷上漲中突破兩萬億,成為人類有史以來第二家市值突破兩萬億的企業。

蘋果不斷獲得市值上的突破,對於 Tim Cook 來說,的確是揚眉吐氣之事。

庫克不負喬布斯

要知道,當 2011 年 Tim Cook 接任蘋果 CEO 的時候,蘋果的股價只不過是 50 美元出頭,在 9 年的時間裡,Tim Cook 帶領蘋果的股價翻了幾乎 10 倍,而市值也成功超過兩萬億美元。

這也足以證明 Tim Cook 的領導力。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蘋果的股價成績,Tim Cook 非常清醒。

他曾在蘋果公司的內部信中表示,萬億市值並不是衡量蘋果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因為財務回報是一種自然結果,因為蘋果的不斷創新,以產品和顧客為先的態度,以及對價值觀的一貫堅持。

在信中,他再次提到了喬布斯: 

當年喬布斯創立蘋果的時候,他堅信人類創造力的力量能夠解決最大的挑戰,並堅信只有那些瘋狂到相信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夠真正地改變世界……就像喬布斯在類似的時刻所做的那樣,我們也應該將目光朝向蘋果的光明未來,並繼續一起做出偉大的事業。 

那麼,該如何評價 Tim Cook 對於蘋果的意義呢?(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2012 年 12 月,美國《時代》雜誌的其中一期以執掌蘋果一年有餘的 Tim Cook 為封面人物,在報道中,《時代》雜誌對這位蘋果 CEO 的評價如是:

Tim Cook 不像是蘋果 CEO,而像是蘋果的一款產品。他安靜、整潔,像是喬布斯精心設計後悉心打磨出的產品,同時散發著奇異的溫暖和魅力。 Tim Cook 的銀白色頭髮一定是由 Jony Ive 所設計,並且在中國加工廠用拉絲鋁合金製造而成。他也如蘋果的產品一般,流暢而快速地運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