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氏體304不鏽鋼到陶瓷:小米手機是如何變美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近年來,小米手機不僅拍照越來越好,ID設計也越來越美。

從「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到雙曲面、四曲面到全曲面,從奧氏體304不鏽鋼到陶瓷、透明版,小米手機逐漸走出了自己的「美學」之路。

今日,小米官方發文詳細闡述了小米手機的製程探索之路。最新發布的小米10至尊版擁有陶瓷黑、亮銀版、透明版三款配色,其實也是對對小米手機十年製程的最精鍊總結。

從雙曲面、四曲面到全曲面的不斷進化

從小米手機1代到小米10,每一代都在不斷優化著握持手感。對於手感的優化,小米從未停止。在小米手機上,圓潤、優雅一直是貫穿小米手機外觀設計始終的主旋律。

小米手機1代沒有刻意追求令人過目不忘的設計風格,而是採用了手感優異的大眾化設計,機身寬度僅63mm,背部能對手掌做到舒適貼合。小米2則在上代基礎上採用了更窄邊框設計,整機寬度進一步縮減至62mm,更易握持。

從奧氏體304不鏽鋼到陶瓷:小米手機是如何變美的

從小米Note開始,小米手機引入3D玻璃機身設計。雙曲面的造型,不僅減薄了視覺厚度,還令邊緣握感更舒適。小米5在小米Note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對機身腰線進行了重塑,邊緣弧度更大,在一條曲線上過渡玻璃、金屬兩種材質,更平滑、更貼合手掌。

從奧氏體304不鏽鋼到陶瓷:小米手機是如何變美的

後續發布的小米6在雙曲面設計的基礎上再次進化,升級為四曲面機身,渾然一體,溫潤如玉。這一設計在小米8上得到了延續。

從奧氏體304不鏽鋼到陶瓷:小米手機是如何變美的

隨著手機螢幕尺寸進一步增大,帶來了更寬廣的視野,但同時也對握持舒適度帶來了更大挑戰。小米9進一步優化,對機身背部曲線完整重塑,通過圓潤的連續曲線,形成全部由曲線構成的面。邊角抵在手中時,也不會有明顯硌手感。

從奧氏體304不鏽鋼到陶瓷:小米手機是如何變美的

通過各方各面的曲線過渡,優化握持手感,全曲面機身設計也在小米10 至尊紀念版上得到延續,配合柔性曲面屏,整個手機擁有了彷彿鵝卵石一般的圓潤觸感。

金屬到玻璃的升級 玻璃到陶瓷的升華

製程一定離不開材質,智慧手機使用的機身材質大致經歷了聚碳酸酯、金屬、玻璃的三代變革。

從奧氏體304不鏽鋼到陶瓷:小米手機是如何變美的

小米4首次將金屬元素引入到機身設計中來,採用加工難度極高的奧氏體304不鏽鋼進行加工。經過衝壓、鍛壓成形、CNC精密加工、釉面噴砂、PVD上色等數十道工序,歷經32小時加工,才最終將309g的鋼板凝結成19g的不鏽鋼中框。

從奧氏體304不鏽鋼到陶瓷:小米手機是如何變美的

後蓋方面,小米4還採用了光柵紋設計,採用9層加工,膜內轉印技術。並同時推出了竹、皮、石紋等多種材質可替換後蓋,質感多樣。

從奧氏體304不鏽鋼到陶瓷:小米手機是如何變美的

之後的小米Note採用了前後曲面玻璃+鋁合金邊框的材質組合,製程更進一步。後蓋為3D曲面玻璃,通過數控機床雕刻、六次打磨、四道預熱,再經三道700℃以上高溫熱壓塑形,最終形成優雅的機身背部曲線。

而在當時,業界還普遍採用三段式金屬機身設計,在整機材質的選擇和運用上,小米手機做到了業界引領。直到現在,金屬邊框+玻璃後蓋仍是手機外觀的主流方案。

而在所有材質中,陶瓷與小米手機密不可分。小米5尊享版首次將陶瓷材質引入到機身設計中來。

從奧氏體304不鏽鋼到陶瓷:小米手機是如何變美的

經過1500℃的高溫煅燒,小米5微晶陶瓷機身達到了8莫氏硬度,次於藍寶石,韌性卻是藍寶石的2倍,有效減少手機劃傷摔傷的概率。陶瓷密度是玻璃的2倍,卻比玻璃薄了1/3,為了輕薄的手感,小米5尊享版採用了更複雜的製程,將陶瓷後蓋壓縮至0.35mm,重量僅增加10g。

陶瓷製備難度高、成本昂貴,當時陶瓷尊享版良率非常低,因而更顯尊貴。自此,小米手機開始了對陶瓷製程的不斷探索,陶瓷也成為小米手機特有的身份標籤。

小米MIX令人驚艷的不僅在於全螢幕這一全新形態,還因為採用了全陶瓷機身設計,背部、中框、按鍵均為陶瓷材質。因為陶瓷質地堅硬,邊框和後蓋很難連接,小米MIX從中國傳統結構製程中汲取靈感,創新性地採用無膠榫卯卡扣式連接製程,令整機做到了一體貼合。

從奧氏體304不鏽鋼到陶瓷:小米手機是如何變美的

小米MIX 2全陶瓷尊享版的陶瓷製程則更進一步,進化為Unibody全陶瓷。每一個Unibody全陶瓷後蓋都經過2層樓高的設備240噸衝壓成型,再經1400℃高溫燒結、精度高達0.01mm的CNC雕琢以及10小時精密拋光等總共7天的反覆淬鍊,在當時是難以想像的難度和成本。

從奧氏體304不鏽鋼到陶瓷:小米手機是如何變美的

但相較玻璃、金屬等傳統材質的日益多彩化設計,當時陶瓷材質在色彩選擇上相對單一,常見的只有黑白兩色。小米攜手敦煌研究院,共同研製陶瓷翡翠色,推出小米MIX 2S翡翠藝術版,開啟了陶瓷手機的彩色時代。

從奧氏體304不鏽鋼到陶瓷:小米手機是如何變美的

陶瓷材質著色製程複雜,玻璃、金屬等傳統材質所使用的著色製程無法滿足陶瓷的著色需求。MIX 2S翡翠藝術版一改以往表面著色的常規做法,轉而採用在納米氧化鋯原料中注入陶瓷色料,通過不斷試色、調整色料比例以及燒結溫度等各種變數,最終得到色彩純正、強度達標的彩色陶瓷成品。

隨後,陶瓷機身慢慢成為旗艦手機的選擇,成為僅見於旗艦手機的高端特性。小米10至尊紀念版陶瓷黑配色採用200nm類陶瓷鍍膜帶來陶瓷般的質感,通過覆膜增加玻璃強度。既具備陶瓷材質溫潤如玉的手感,又避免了重量的增加,外觀精緻高雅,富有冷靜氣質,凝聚高端商務感。

致敬未來的探索設計

小米手機曾推出過數款特別設計版本,有的代表了當時先進的極致製程,有的代表了對未知領域的不斷探索。

小米6亮銀探索版的四曲面玻璃經過熱壓成形、拋光、真空著色共40道工序耗時12天打磨,最終令四曲面玻璃擁有了鏡面般的質感,與不鏽鋼金屬邊框金屬光澤渾然一體。在當時,幾乎滿足了所有對於未來的想像。

從奧氏體304不鏽鋼到陶瓷:小米手機是如何變美的

小米10 至尊紀念版運用現代製程,重新將亮銀版呈現在用戶面前。通過蒸發機反覆疊加7層鍍膜,直接複合在玻璃上,實現了92%的超高反射率,鏡面反射效果配合高反廣度的亮銀色,產生極強的視覺衝擊力,營造出神秘的未來感。

透明版也是小米手機中極具代表性的經典設計。首款採用透明設計的是小米8透明探索版,將內部元器件的精巧設計應用到外觀美學,通過透明玻璃將手機內部的精密設計清晰的顯現出來。同時,電源鍵和雙攝模組裝飾環也都採用了紅色設計,澎湃性能在設計上有了最好體現。

從奧氏體304不鏽鋼到陶瓷:小米手機是如何變美的

次年推出的小米9透明尊享版,採用全新設計的科幻機甲風格。凱夫拉質感的電池外形、無線充電線圈、驍龍855標誌等尖端元器件排佈於小米9透明機身內,令電子產品本身的科技感得到了完美呈現。

從奧氏體304不鏽鋼到陶瓷:小米手機是如何變美的

透明版代表了對前沿科技的探索,更是極客用戶的最愛,已經成為小米手機的標誌性設計。

敢於展現內在美,是一種實力自信的表現,作為濃縮十年製程的小米10 至尊紀念版自然不會讓透明缺席。透明版將裝飾圖案與手機內部元器件相結合,把手機內部設計按照嚴苛的外觀標準來對待,配合深邃的漸變玻璃,將機械藝術和科技合二為一,勾勒出前衛科技感。

從奧氏體304不鏽鋼到陶瓷:小米手機是如何變美的

過往的十年,是小米手機製程不斷迭代的十年,以陶瓷回望過去、以亮銀見證當下、以透明探索未來。小米10 至尊紀念版既是對過去十年經典設計的回顧傳承,更是對未來手機製程的無限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