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奢華電視來到中國 盯上270萬有錢人的口袋
2015年,創維收購了一家比他年長60歲的德國老牌電視廠商——美茲。
這是創維在國際化道路上的一次大膽嘗試。
事後,王志國表示:「最初我們收購美茲只是希望可以通過這一頗具歷史感的電視品牌,幫助創維拓展德國市場……」
如果單純從市場銷售數據上來看,這場收購難說是一場能為創維帶來多大海外市場的收購,畢竟,美茲在德國市場份額至今已不到2%。
不過,這場收購確實為創維進入德國市場、乃至歐洲市場打開了一扇門。更重要的是,對於創維而言,美茲還帶來了一個區別於自身原有高中低端品牌體系之外的品牌。
2020年8月20日,當初說不打算將美茲直接帶入中國市場的王志國,站在美茲中國首場發布會演講台上宣布,美茲已做好準備來到中國。
經過五年的醞釀和調整,這次要做電視奢侈品的創維,盯上了中國270萬有錢人的口袋。
一次失敗的「聯姻」
和大多數初創團隊經歷相似的是,1938年在德國成立的美茲只有12名員工。嚴格意義上說,美茲最初並不是一家傳統電視廠商,而是以生產收音機、閃光燈起家,直到1955年,Metz 702電視問世,美茲才正式步入電視行業。
隨後,隨著美茲電視業務逐漸發展壯大,在2015年公司內部架構調整時,公司管理層決定將電視業務與照明、塑料業務一併拆分為三大部門。
也是在這一年,中國彩電市場剛剛經歷了30年來首次下滑(2014年),中國電視巨頭紛紛尋求海外業務發展時,創維接管美茲電視業務部門,希望藉此機會進入德國、乃至整個歐洲市場。
德國工程師素以精準、嚴謹著稱,甚至有朋友戲稱,德國工程師家中的傢具、甚至餐桌上的一個花瓶都有可能是經過精準測算出來的位置,這也正是近年來在中國備受推崇的工匠精神。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工程師文化,德國在生產製造製程上一直備受世界青睞,美茲同樣承襲了這樣的生產製造文化。
美茲在生產製造電視時,「不追求用最新的晶片,不追求用最新的技術,只追求將基本的畫質、音質做到極限。」
正是這樣的文化理念,註定了美茲電視在新技術發展如此迅速的當下時代,難如其他智慧電視一樣擁有雙位數的市場份額。
甚至於,直到被創維收購的第二年,在與創維的技術體系融合後,才生產出旗下第一台OLED電視Metz Novum OLED twin R。
不過,收購美茲,創維還有另一個打算。
2016年,王志國在IFA展期間,和集團的幾位高層順路參觀了美茲在德國紐倫堡的工廠,進入工廠、看到美茲電視生產的全流程後,王志國就暗自感嘆:頂級的影音設備只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這裡的生產製程是現代機器根本無法達到的。
「我做電視這麼多年,想過各種辦法去創新,但卻從來無法設想如何達到頂級的影音品質,在參觀美茲紐倫堡工廠後,我得到了答案。」
2017年,時任創維全球研發中心總經理的王志國,邀請美茲CTO Manfred Billenstein來中國做創維的(研發)副總經理,希望能夠「用美茲的製程流程來打磨創維的電視產品」。
這是一個尋求1+1>2的內部「聯姻」。
Billenstein愉快地答應了。
隨後,在履任新職後,Billenstein在與創維所有研發人員進行了探討、溝通後,發現了一個問題:
創維每年生產近兩千萬台電視,根本無法滿足美茲要求的品質所需要的節奏和效率。
一面是跨國企業面對全球電視市場對龐大電視產量的需求,另一面是德國製程對生產製造中各個環節的品質把控近乎零誤差容忍。兩個極端如果取中,必然意味著既無法滿足創維當時在全球市場的量產需要,也無法達到德國美茲的極致製程,「聯姻」失敗也就成了必然。
好在,「聯姻」雖然失敗了,創維卻還是將美茲用於整個產品品控的方法論沉澱了下來。
包括創維在2019年發布的首款帶有副屏的Q80系列電視,其中副屏的創意正是來源於美茲。
經此一役,王志國又萌生了一個新的念頭:能否用美茲的工匠精神與創維的技術創新合二為一,為中國市場打造一款電視奢侈品?
瞄準中國270萬有錢人的口袋
2018年,進入中國市場之前,當時在開拓國際市場的創維首先將美茲帶到了印度市場,一口氣發布了包括OLED電視、超薄LED電視在內的六款新品。
定位奢侈品牌的美茲,在印度發布了六款奢侈品電視?
其實不然。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美茲旗下的電視產品體系:
目前,美茲的電視品牌分有三個等級:一是美茲藍標,相當于海外市場的創維電視;二是美茲紅標,主要分布在歐洲市場,價位比同檔次的索尼、三星都要高一些,定位高端、超高端;三是美茲黑標,完全脫離大眾消費市場,主要面向奢侈品級市場。
創維電視首席品牌官唐曉亮在接受包括雷鋒網在內的媒體採訪時也提及,「我們和英國天空電視台在一些地方有品牌糾紛,所以創維在一些市場不能使用Skyworth(創維)這個品牌,因而選擇用美茲藍標進入這些海外市場。」
不過,與進入印度市場不同,這次進入中國市場,美茲瞄準的是270萬中國有錢人的口袋。
懂車的人都知道Benz、寶馬和勞斯萊斯、賓利的區別:
Benz、寶馬雖為高端汽車,但仍屬於量產車型;但是勞斯萊斯、賓利則是汽車中的奢侈品,屬於限量車型。
唐曉亮表示,美茲黑標就是要成為電視領域的勞斯萊斯。
回到中國市場來看,2019年,中國高凈值消費人群增長了10%,達到270萬人。這些正是王志國眼中,美茲黑標潛在的目標人群。
王志國認為,這一人群需要的不僅僅是一款高端產品,而是有著自己的文化信仰。
美茲黑標能為這一人群提供怎樣的文化信仰?
要講好這個故事,還要從產品本身的生產製造流程說起。
每月生產10台的電視:私人訂製、全流程可見
8月20日,站在上海外灘創意秀場中央舞台上的王志國以一個新的身份——美茲消費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對外發布了美茲黑標雕塑系列新品。
這也是美茲為中國「高凈值人群」推出的第一台奢侈品電視。
定位奢侈品的美茲(黑標)雕塑1,究竟有多奢侈呢?
裸機(單機)199999元,套裝359999元。
36萬一套的電視,價位足夠奢侈,但創維仍需給出一個理由、一個這一產品所承載的文化信仰。
唐曉亮表示,這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美茲黑標研發周期非常長,本次發布的美茲雕塑1研發周期甚至長達五年;
第二,美茲黑標的製造、生產製程與消費類電視不同,採用了大量手工製造製程;
第三,美茲黑標採用了大量貴重材料,包括100片才能挑出一片的丹麥頂級皮革供應商供貨的小牛皮;
第四,正由於製程和材質所致,美茲黑標每年產量有限,有稀缺性。
如此的美茲雕塑1,奢侈之餘,不禁讓人對這一電視所能帶來的價值和服務也充滿了好奇。
王志國在發布會現場進一步介紹中表示,美茲雕塑1採用超精密滑軌與手工面板矯正、精選超過100種皮革並進行無污染測試、採用航空級鋁材CNC一體成型製程、CNC精工出孔近兩萬個喇叭網……
顯然,創維想要強調的還是德國匠人精神帶來的極致製程。
針對材質的重要性,王志國現場分享了一個與杜比合作過程中的故事。
我們在與杜比合作過程中,發現杜比有一個有趣的東西——測試音箱。
當時看到這個音箱,只覺得它一點也不好看,形似一個金屬大磚塊。
杜比的朋友告訴我,這個音箱是他們從航空鋁材中間「洗」出來的,只有這樣,音箱的金屬剛性才能將聲音完美穿透、反射,並以鋁的良好散熱性保證音箱穩定的音色。
因而,這個音箱代表了整個音箱領域的頂級音質水平。
為打造極致音效,創維將這樣的設計帶到了美茲雕塑1的產品設計中,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這一產品採用的同樣是航空級鋁材CNC一體成型製程。
電視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兩項指標是音質和畫質,美茲雕塑1在畫質方面有怎樣的設計理念?
據悉,為了打造極致畫質,除了有令人咂舌的耗時60餘天的畫質手工調校外,德國人還為這塊大屏電視配了一塊5.5寸隱藏式副屏。
為什麼需要副屏?
最初看到美茲電視上這一設計時,王志國也有這樣的疑問。
德國工程師告訴他,這塊副屏用來顯示頻道資訊、廣播資訊等。
王志國:為什麼不將這些資訊直接顯示在大屏上呢?
德國工程師:你知道純凈的影片是什麼樣的觀影體驗嗎?
在純凈的影片上疊加任何多餘的資訊,都是對於影片欣賞的侮辱。
在中國,也許你們看的節目根本沒有那麼精美,只是在聽它的聲音,所以不會在意這些資訊的干擾。但凡任何一個人想要欣賞沉浸式影片時,都會特別在意畫面的沉浸感,因而有了我們電視上副屏的設計。
生產製程、產品設計上的細節之外,在關於美茲雕塑1的介紹中,雷鋒網也發現了幾個有意思的點。
首先,這款產品生產過程有點類似企業級產品生產思路——訂製化生產。
區別於被普遍定義到消費電子產品領域的電視:
第一,美茲雕塑1的產能跑滿也只有10台/月;
我們頂級的畫質工程師只有5個,頂級的音箱工程師(金耳朵)只有3個。因而,即使這些工程師每個月全部精力都放上來,我們也只能生產10台這樣的電視。
第二,美茲雕塑1是(用戶)先下單、後生產。用戶下單後,要等三個月才能拿到產品。
我們所有原材料在擺放過程中都有可能發生變形,因而在調校、定型之前,我們不會做原型。
其次,這款產品生產過程全流程可見。
三個月生產過程中,你的電視每天生產到了哪一步?
整台電視送到你手上之前,全部生產過程會被用影片記錄下來,你可以在微信小程式上實時看到你訂購的那台電視現在加工到了哪一步、哪些人在加工、在如何加工……
這樣的服務體驗多少還是有些不可思議。
如果有一天,有人問你的電視從何而來時,你可以微笑又不失禮貌地掏出手機給他看上一段你家電視生產過程的影片……
誰是美茲的對手?
在創維內部產品標準體系中,有這樣一個層級關係:
第一級標準(也是最高標準)是德國品質標準(美茲),其次依次是創維的最高標準、普通標準。
美茲採用各種高精度數字化機床、而非衝壓注塑製程加工零件,也正是為了避免原材料加工過程中出現的接縫影響音質、畫質問題,以此達到更高的製程標準。
而在發布會現場王志國、唐曉亮演講和採訪中,雷鋒網也發現,他們都在極力強調一個概念——美茲黑標是創維品牌體系中的金字塔尖。
唐曉亮進一步解釋稱:「之所以做美茲黑標,是為了整個創維集團品牌階梯發展的需要,它是創維品牌體系金字塔的塔尖,它未必能夠實現盈利,但它能夠將創維集團整個品牌帶向另一個高度。」
美茲這樣一個頗具歷史感的電視品牌,再加上創維大手筆的投入,36萬一套的美茲雕塑1,還有哪些同級對手?
唐曉亮告訴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就電視奢侈品定位而言,進入中國現在唯一一個同價位段的友商是丹麥的B&O。
做奢侈品不是你有投入就能做,一定還需要一個有歷史的品牌,這樣的限制條件已經篩掉了大部分企業,這是我們對於市場競爭環境的判斷。
而在被創維收購後,美茲也得到了創維供應鏈能力的加持後,得以進一步施展所能。
創維為中國帶來了一個奢侈品牌,那270萬潛在目標人群有多少人願意買單,現在尚未可知。
但至少,這是創維又一次大膽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