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廣東11人食物中毒 罪魁禍首竟是常吃的它

要說什麼時候美食最多,那非現在這個季節莫屬,尤其是各種小吃,更是讓人流連忘返。但是在品嘗各種美食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最近,一起多人疑似食物中毒的事件在網上持續發酵,引起眾多人的關注。

廣東揭陽惠來縣神泉鎮的11名顧客吃了河粉之後,先後出現嘔吐、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癥狀。

那麼,為什麼河粉會引起中毒?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該如何避免和預防呢?一起來看。

為什麼河粉會導致食物中毒?

導致這次河粉誘發食物中毒的主要物質是椰酵假單胞菌,這種細菌在生長繁殖的過程中會產生米酵菌毒素,從而誘發食物中毒。

椰酵假單胞菌食物中毒多發生於夏秋兩季,此時正處在夏秋換季間隙,溫度不穩定,這個溫度環境恰好符合椰酵假單胞菌的最適繁殖條件。

椰酵假單胞菌食物中毒,其主要原因是土壤當中含有椰酵假單胞菌,這種物質很可能是隨著加工原料進入到食品中,進而污染食品;然後再經過符合細菌生長條件(溫度、濕度)的存放最終產生米酵菌酸,從而才會導致中毒。

對於米酵菌酸而言,其耐熱性相對很強,一般在120℃的高溫環境下處理一小時仍然會保留毒性物質。

椰酵假單胞菌喜歡侵襲哪些食物?

從食品角度來看,有三類食物更容易被椰酵假單胞菌污染,容易誘發食物中毒:

1、穀類發酵食品

糍粑、玉米澱粉、發酵糯小米、發酵玉米面等食物。

2、薯類食品

馬鈴薯粉條、甘薯面、山芋澱粉等食物。

警惕!廣東11人食物中毒 罪魁禍首竟是常吃的它

3、已經變質的木耳和銀耳

之所以這三類食品更容易發生椰酵假單胞菌食物中毒,是因為它們更容易被環境當中的椰酵假單胞菌侵襲、污染,如果儲存時間過長或者儲存環境不當,那就更適合細菌的生長和繁殖,從而就會產生米酵菌毒素,在食用後可能誘發食物中毒。

米酵菌毒素中毒有哪些癥狀?

米酵菌毒素的中毒發病急促,癥狀與一般食品中毒癥狀類似,輕微中毒時會出現噁心、嘔吐、上腹不適、頭暈、無力等癥狀;嚴重中毒時會有皮下出血、肝腫大、血尿、意識不清、抽搐甚至死亡等後果發生。

如何預防?

1、細心選購米粉類食品

購買米粉類食品的時候,多關注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最好現吃現買。

關注食品的外觀,一定要選擇外形規則、色澤正常且沒有霉變的食品。

另外,如果在吃米粉等食物的過程中感覺到了食物有酸敗氣味等異味,應立即吐掉,降低中毒風險。

2、自家製作穀類發酵食品要謹慎

自家製作穀類發酵食品時,原料的選擇要細心、謹慎,選擇穀物原料時,沒有哈喇味、不存在霉變是主要原則。

浸泡穀類食物的過程中要及時換水,確保食品的衛生和安全;儲存穀類食物時應該做好防潮、通風和防晒。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降低椰酵假單胞菌污染食物的風險,整個加工過程應嚴格避免穀物食品直接接觸土壤。

3、安全品鑒木耳和銀耳

首先,拒絕食用自採的的鮮木耳或者鮮銀耳,不要食用已經發霉變質的木(銀)耳,這類物質的中毒幾率更高,要購買正規超市(農貿市場)售賣的木(銀)耳。

警惕!廣東11人食物中毒 罪魁禍首竟是常吃的它

其次,食用木(銀)耳時一定要清洗乾淨,使用乾淨的容器和純凈水泡發;現吃現泡,避免剩餘。

用木(銀)耳拌冷盤,必須要用開水對其焯熟之後才可涼拌食用。

發生此類中毒,該如何處理?

假設吃了上述的某一種食物發生了疑似食物中毒,應立即停止食用該類食物,然後對中毒者催吐,排出胃中的內容物,接下來抓緊送醫治療。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