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看廣告而開會員 卻得到了「會員專屬廣告」?

買了影片網站的會員,打開影片發現還有15秒電影推薦廣告;

有的影片會員觀看還要另付費;

有的熱播劇你想提前看還得再出錢;

為了刷劇買了一個月的會員,一不留神就自動續費了……

「這就是我花錢成為VIP的待遇?」在愛奇藝、騰訊影片和優酷三大影片平台都是會員的小劉對於不斷遭到「侵蝕」的會員權益感到很受傷。

影片平台聲稱充會員免廣告,但彈窗廣告、按鈕廣告、小劇場廣告「換了個馬甲」輪番登場,可以說,廣告商和平台真的很努力,費盡心思讓會員也能「享受」廣告;此外,超前點播仍在、部分劇集需要額外付費、自動續費「套路」不斷……

不想看廣告而開會員 卻得到了「會員專屬廣告」?

數據顯示,僅愛奇藝、騰訊影片兩家平台的付費會員數量均已過億,然而類似「會員專享廣告」「付費超前點播」等事件時有發生,會員權益屢遭「注水」。

會員遇「花式廣告」,影片網站「吃相」難看

「孩子進入假期模式,老師布置了不少影片作業:『一堂好課』『這就是中國』『主持人大賽』等等,為了完整地觀看內容,同時屏蔽廣告,我專門買了影片會員,但是讓人惱火的是,即使是會員,片頭、影片中依然有廣告出現,甚至還標有會員專屬廣告,太讓人生氣了。」楊女士對影片網站的做法極為不滿。

不想看廣告而開會員 卻得到了「會員專屬廣告」?

新浪科技發現,雖然影片網站大都打著「會員免廣告」「會員跳廣告」「VIP可關閉廣告」的旗號,但僅僅能免去或跳過正片播放前的廣告,並不能真正將廣告屏蔽。有的廣告搖身一變成為會員專屬。

「購買會員後,影片開頭還插入一個VIP專屬推薦,必須要手動關閉,否則就會一直播放。」愛追劇的喬女士說,「如果自己點擊才能關閉廣告,這還能叫免廣告嗎?還有層出不窮的變種廣告,更讓人防不勝防。

一些熱播劇在播放途中會突然演起小劇場,其實是由劇中原班人馬出演的廣告。」

不想看廣告而開會員 卻得到了「會員專屬廣告」?

「買了會員,不僅廣告免不了,而且根本不能隨意看大片,好片子還得另付錢。」萬先生先後購買了愛奇藝影片等多家影片網站的會員,但他發現不少院線新片和經典老片都需要單獨繳費才能觀看,費用1至10元不等。

有時候,付費觀影甚至還有附加條款。「不少影視資源要求用戶在48小時或者固定時間內看完,過期後再觀看又需要再次付費。

體驗中新浪科技發現,為誘導用戶自動續費,有些影片網站在購買頁面設下了障眼法。比如,打開影片會員資格購買頁面,系統會默認勾選「連續包月VIP」選項。有的影片的「非自動續費」則隱藏在「自動續費」之後,向右滑動選項才能看見。

不僅如此,會員用戶若想取消「自動續費」需要費一番周折,而頁面上「立即續費」按鈕則十分顯眼,這樣的設置不排除是故意為之。以優酷平台為例,在影片網站上開通的「自動續費」,卻要通過「微信支付」等相應的支付平台才能取消。

不想看廣告而開會員 卻得到了「會員專屬廣告」?

「目前市面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優質資源都掌握在那幾家頭部影片網站手中,有恃無恐的他們吃相真的難看。」 萬先生很無奈。

不想看廣告而開會員 卻得到了「會員專屬廣告」?

截至發稿,黑貓投訴平台中,關於影片平台會員依然有廣告、超前點播的投訴量均超過2000條,足以見得會員們對影片網站們「積怨已久」。

律師:會員可根據「會員免廣告」等宣傳語依法維權

「免廣告」名不副實,「自動續費」陷阱重重,會員觀影遇「二次付費」,作出承諾卻出爾反爾……影片網站套路深,正因其在會員服務協議中「留了後手」。

不想看廣告而開會員 卻得到了「會員專屬廣告」?

新浪科技發現,影片網站會員服務協議中的不少條款很霸道。比如,「騰訊有權隨時對服務條款進行修改」、「愛奇藝有權基於自身運營策略單方面決定和調整VIP會員服務內容」 ……

但影片網站在協議中為自己留下充分的解釋空間,就可以「為所欲為」嗎?

「影片網站在設置廣告時應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與公平交易權。平台方不應以「打擦邊球」的宣傳方式,引導消費者購買會員、逃避告知義務,同時又在觀影過程中以技術優勢插入廣告,這無疑侵犯了消費者的正當權益。」

對於影片網站開通會員依然有廣告的行為,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股權合伙人王貝貝律師認為,該行為侵犯了會員的正當權益。

「影片會員服務協議多屬於格式合約。根據《合約法》規定,如果在格式合約中存在明顯加重對方責任、減輕和免除自己責任的條款,那麼該條款應視為無效,不具有法律效力。

儘管影片網站在會員服務協議中對廣告特權有詳細規定,但『會員免廣告』等宣傳語依然可視為向消費者作出的服務承諾,消費者可據此維權。」王貝貝律師表示,如果不能履行這些承諾,影片網站就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消費者可獲得會員費的3倍賠償。

然而,會員權益遭受的損失跟維權要支付的成本相比,顯得微不足道。2018年,蘇州大學法學院的一名學生因「會員跳廣告」服務而購買了愛奇藝的會員卡,但後來發現相應權益並沒有得到保障,故起訴愛奇藝。

經綜合考慮,法院酌情判定愛奇藝公司賠償原告30元。

大多數會員的權益受侵害時,除了抱怨之外別無他法。對此,王貝貝律師表示,國家正在大力推行集體訴訟制度,消費者協會也在積極推進這方面的工作。通過集體訴訟的方式,個體維權成本得以降低,消費者權益也能得到進一步保障。

愛奇藝優酷等11家音影片平台被約談

消費者自身加強維權意識,相關單位也在行動。4月8日,浙江省消費者保護協會約談了包括愛奇藝、優酷、騰訊影片、三家主流影片網站在內的中國影片、音頻網站,針對廣告宣傳、增設收費項目、自動扣費等9大吃相難看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

不想看廣告而開會員 卻得到了「會員專屬廣告」?

對此,11家音影片平台先後向浙江省消保委發來整改回復函,提出相應整改措施:

關於默認勾選自動續費問題,多家視音頻網站表示將取消默認自動續費功能;

針對廣告特權描述不清問題,11家視音頻網站表示已全面修改宣傳頁面,不再使用「免廣告」、「跳廣告」、「去廣告」等絕對性描述宣傳用語;類似開屏廣告等窗口,會以顯著方式提醒消費者可手動跳過;

同時進一步界定會員廣告權益,明確告知消費者所享有的廣告特權範圍;

就自動續費扣款未提醒問題,11家視音頻網站表示購買連續包月、包季、包年的消費者,將在扣費前通過發送站內消息、手機簡訊、微信等形式,主動提醒用戶即將扣費。

對於消保委對音影片平台的整改,網友們紛紛表示大快人心,畢竟開通會員就是為了摒棄廣告帶來的時間浪費,影片網站不能因為保全自己的利益而侵犯消費者的權益。

不想看廣告而開會員 卻得到了「會員專屬廣告」?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愛奇藝、騰訊影片等會員開通介面仍默認為連續包月選項,整改情況仍需要後續關注。

寫在最後

近幾年,影片網站發展迅猛,一些企業先是跑馬圈地,接著汲汲於變現,會員這種商業模式無可厚非。但各種侵害消費者權益套路,不僅違背契約精神,也無視法治邏輯,既戲耍用戶,也違背了法律,監管部門不能坐視不管。

面對影片網站的侵權行為,消費者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去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如果只是抱怨而不付諸行動,只會成為影片網站待割的「韭菜」。

對於影片網站,打開影片卻一堆廣告層巒疊嶂,這樣的「VIP待遇」用戶不要也罷。不尊重用戶,不重視承諾,不敬畏法律,即便營收看好,也不過是殺雞取卵的短視之舉。長期以往,只會失去用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