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降糖」電飯煲是花冤枉錢還是真有效?一文看懂

「無糖」生活方式的興起讓追求健康的人們在飲食習慣上多了一個標準,也讓商家們發現了其中的商機。

「無糖」飲料,「無糖」餅乾……只要是一切跟甜有關又讓人上癮的食物都可以和通過「無糖」或者「低糖」來獲得快樂的同時又減輕人們的罪惡感。

連米飯這種日常的主食也終究沒逃過商家敏銳的眼睛。可是香噴噴的白米飯在稻田裡孕育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它香甜的口感,不像其他加工食品那樣可以從源頭做到「無糖」或「低糖」。

既然天生條件受到了限制,那就通過後天努力來彌補。於是「降糖」電飯鍋逐漸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中。

「降糖」電飯鍋自問世以來,受到了不少關注,但是爭議也不斷,許多人都說這是「智商稅」,並不值得購買。

我們今天就來揭開下「低糖」電飯煲的真面目,看看是否有必要入手。

神奇的「降糖」電飯煲是花冤枉錢還是真有效?一文看懂

「降糖」電飯鍋的原理

米飯是澱粉類食物,澱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

其中的澱粉分為兩種結構一種是水溶性很強的,容易被人體吸收的支鏈澱粉,一種是不容易轉化成糊狀,消化速度慢,對血糖影響較小的直鏈澱粉

直鏈澱粉中存在抗性澱粉,抗性澱粉又稱抗酶解澱粉,難消化澱粉,在小腸中不能被酶解,但在人的腸胃道結腸中可以與揮發性脂肪酸起發酵反應。

其性質類似溶解性纖維,具有一定的瘦身效果。「低糖」電飯煲就是讓米飯的支鏈澱粉脫離。

和普通電飯煲相比,所謂的降糖或低糖電飯煲,不過是在內膽設計上有所不同並沒有利用很高大上的技術

「低糖」電飯鍋的原理就是在結構設計上下了一番功夫,將普通電飯鍋的單層金屬內膽更改為帶有漏孔隔層的雙層鍋膽

當大米煮到半熟時,一部分支鏈澱粉溶到米湯中,米湯從漏孔隔層瀝掉,再把半熟的大米進一步蒸熟。

這樣做出來的米飯,糖類含量就會低一些。使人體在吃同等飯量的同時,攝入較少的還原糖,卻還是有相同的飽腹感,從而起到減少糖攝入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當米湯瀝掉後,不但糖分減少,也可能帶走其他對人體有益的蛋白質、維生素B1族等。

一邊降糖,一邊丟失營養元素,並沒有賺了的喜悅感。說實在的,還不如把一部分的精米換成雜糧(比如藜麥、糙米),這樣能減少糖分的攝入又補充了粗糧,感覺更加一舉兩得。

神奇的「降糖」電飯煲是花冤枉錢還是真有效?一文看懂

低糖不等於降血糖

今天3月到7月,廣東省消委會聯合多家單位開展了「低糖」電飯鍋實驗比較,測試了20款價格不等,覆蓋中高低檔位的產品,測試了蒸煮米飯的還原糖含量和抗性澱粉含量兩項關鍵指標。

最終的結果顯示大多數「低糖」電飯鍋樣品的確具有一定的「減少米飯糖類含量」的功能效果

在問卷調查中發現95%以上的消費者願意在保證產品效果的前提下嘗試「低糖」電飯煲,消費者對其還是有較高接受和認可度的。

不過「低糖」電飯煲對於健身人群來說還是挺適合的,對於中老年朋友來說,可以降低糖分又能最大限度保持米飯中營養物質的「低糖」電飯煲相對於普通電飯煲而言的確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不過廣大消費者應科學看待「低糖」電飯鍋的功能效果,低糖」電飯鍋能在不同程度上減少米飯的還原糖含量,增加抗性澱粉含量,但並不等同於食用「低糖」米飯就直接降低人體血糖含量。

必須清楚,無糖電飯鍋做出來的米飯的確能夠減少糖分,但是並不代表不會升高血糖,只是升高的幅度降低了

所以降糖不等於降血糖,消費者需要正確理解產品宣傳,尤其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不能將降低血糖的希望寄托在一鍋飯上面,食用「低糖」米飯不能作為「降血糖」的主要方式,特別不能取代有關藥物的作用。

神奇的「降糖」電飯煲是花冤枉錢還是真有效?一文看懂

「降糖」電飯鍋只是輔助

如果真的有購買需求,我們在購買前應詢問清楚宣傳上的功效是否有第三方檢測機構鑒定報告或技術證書支撐,畢竟現在很多商家為了滿足消費者追求「健康」的心理,樣品宣傳的效果會過於浮誇,導致與實際檢測結果不一致。

為了防止買到偽劣產品,我們應該儘可能選擇知名的品牌,不僅可以保證品質,在售後服務上也更有保證,購買時也應該選擇正規渠道,不要為了追求低價而忽視了產品品質和安全性。

總的來說,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止是低糖的米飯,管住嘴邁開腿也同樣重要。「低糖」電飯鍋只是我們在飲食習慣上的助力器,保持健康,最重要的還是從自身做起。

神奇的「降糖」電飯煲是花冤枉錢還是真有效?一文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