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伏天拿冰可樂救命:人家原本就是配方葯!

熱~熱~熱!最近京城的天氣除了艷陽高照就是桑拿天,這時候,一杯冰可樂簡直就是戶外活動人的「救命神仙水」!

但你可能不知道,這種行銷全球的碳酸飲料,原來是一位藥劑師研製的專門治療頭痛的葯!

約翰·潘伯頓,1831年生於美國喬治亞州的諾科斯維爾,17歲時進入喬治亞南方植物醫藥學院,畢業後一直經營葯業,成為當時有名的藥劑師。

1882年的一天,潘伯頓受朋友之邀觀看馬戲表演。馬戲演的很精彩,大家熱烈的鼓掌。可他的朋友卻興緻不高,捂著頭,坐在那裡一言不發。潘伯頓忙問朋友怎麼了?朋友告訴他,頭痛目眩很不舒服。潘伯頓知道,朋友這是長期在高強度的工作下,精神高度緊張,壓力太大的緣故。朋友的頭痛病也是當時許多公司員工普遍存在的問題。

於是,配製一種藥劑,專治這種頭痛病的念頭在潘伯頓的腦海里萌發。

四年後,潘伯頓根據藥學原理,組合多種藥劑,成功配製了一種能治頭疼、頭暈的糖漿。經過無數次臨床實驗,糖漿治療頭痛病很有成效。

一天,他把糖漿帶到朋友那裡,囑咐朋友按時服用,頭痛病很快就會好轉。朋友服用一段時間後,的確感覺頭痛得到了很大緩解。但他同時提出一個問題,糖漿太甜太粘稠,進入嗓子後刺激非常大,必須喝大量的水反覆沖洗嗓子,才能緩過勁來。他建議,把糖漿稀釋一下,飲用時更方便一些。

潘伯頓很重視朋友的這個建議,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將來很有可能影響這款藥劑的銷量。此時正值大中午,外面炎熱無比,他立即來到實驗室,叫醒正在午睡的助手,拿出糖漿囑咐助手加水進行調配,並交待助手,至少配出30種比例,然後根據口感,拿出一個最佳的調配方案。

潘伯頓說完,去換衣服,說馬上回來。助手還在睡夢中沒有完全醒來,匆忙地開始加水調配糖漿。可不想,迷迷糊糊的他因為粗心,錯把蘇打水當成了普通的水兌進了糖漿,結果糖漿頓時開始不斷地冒氣泡。

此時,他聽見了潘伯頓換完了衣服往這裡走的腳步聲,助手害怕極了,這要是被潘伯頓看到,非受責備不可,可現在把這個東西倒出去已來不及了,他乾脆一仰頭把糖漿喝了下去。可這一喝不要緊,他頓時開始打嗝,感覺涼爽無比,味道非常好。正巧,潘伯頓進來了,他立即把這件事告訴了他。

潘伯頓品嘗後也認為不錯,後來又經過幾次改進,終於配製成一種口感很好的藥劑。這種藥劑讓人喝過以後還想喝,甚至忘記了它是一種葯。後來,潘伯頓向外推銷這種藥劑的時候,乾脆把它說成可以醫治頭痛,提神清爽的「飲料」,再後來,他把這款「飲料」起名為「可口可樂」。

潘伯頓曾嘗試把這種藥劑當成飲料向外銷售,可他缺少營銷頭腦,銷量一般。

1888年,潘伯頓去世了,商人約瑟·甘度拉買下了可口可樂配方和經營權,憑藉過人的商業頭腦,5年之內產品就覆蓋了全美國。到了1892年,可口可樂的配方和所有權轉到了艾薩·坎德勒手中,並成立了可口可樂公司。經過艾薩·坎德勒的經營,可口可樂風靡全球。

看完可口可樂的發明史,是不是想感謝潘伯頓這位藥劑師的「無心插柳」?來,為我們有可樂陪伴的幸福生活,干一杯!

暑伏天拿冰可樂救命:人家原本就是配方葯!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