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子4000元攢機 兩個操作讓我收穫滿滿
攢機大概是最能引發討(爭)論(執)的事情了,你有你的追求,我有我的預算,他還有他的固執。
總之,當眾多性能不一品牌不一價格不一的硬體組合到一起,有意思的事就多了。
下面就是在我們ZOL極速鯊訂製主機群里發生的一個真實事件。
以上就是裝機討論的簡單過程,其實最後討論到晚上9點多依然沒有什麼結果。
可以看到妹子的需求是做初步剪輯用,預算4000左右。最後歷經4個多小時,大家已經聽不到妹子說話,沉浸在愉快的討論中了。
看著大家你一嘴我一嘴,不如直接列出配置單,按照它買就沒問題,機智的我果斷開始選配件。
老實說,4000的預算對於商業剪輯來說還是有點吃力的,不過鑒於妹子目前只做做小影片,「節衣縮食」一點還是夠用。
需求有了,首先我們來看看剪輯的電腦最需要什麼。
在PR剪輯中,壓力最大的硬體是CPU和記憶體,在渲染階段基本都會跑滿,所以首先要確保這兩個配置優先。
至於像顯示卡、存儲之類的配件同樣重要,但對於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往後排。
首先我們來看看筆者給出的選配思路,至於多出的價格,如果實在承受不了可以換機械硬碟,這樣還能便宜一些,下面我們再來詳細說說每個配件對於剪輯來說的相關性。
對於剪輯來說,所有影片的編碼工作都需要CPU來處理,是整個剪輯的數據中心。
而CPU的處理速度與主頻和核心有很大關係,主頻越高速度越快,核心越多,同時計算的單元就多,總體處理速度就越快。
而影片最終的渲染速度幾乎完全靠CPU的性能來體現,所以我們寧可虧一點其他硬體也要保證CPU到位,而且如果以後想換硬體,其他也還相對好還,而CPU換起來也比較麻煩。
至於我們選擇帶「F」後綴的CPU,是因為能便宜一些,它是不帶內顯的。
主板負責連接CPU、硬碟、記憶體等硬體,首先要看主板的記憶體插槽,4插槽最佳,具有足夠的擴展性,即便現在只是兩條記憶體也要考慮今後增加的可能性。
另外就是主板的I/O性能,作為整套機器的橋樑,很多數據之間的傳輸都和主板有著密切關係,可以說I/O性能越好,數據在硬碟與記憶體之間的傳遞就越快。
同時主板頻率指的是支援記憶體的頻率,如果自己是很便宜的板子,支援的記憶體頻率較低,即便買了4000MHz頻率的記憶體也是白搭。
最後就是主板的擴展性了,比如幾個M.2插槽,幾個PCIE插槽,SATA介面,USB介面等等,因為做剪輯來說,後續擴展存儲空間幾乎是一定的。
記憶體同樣是剪輯和後期最需要增加的,很多人說商業剪輯記憶體32G起,標配64G,確實有道理,而作為入門的剪輯工程來說,16G也是必須的。
我們都知道剪輯中需要處理的數據量是龐大的,如果是處理單反相機拍攝的4K素材,至少要32G記憶體。即便是手機拍攝的素材,也是不小的數據處理量。
除了需要大記憶體,記憶體的頻率也是至關重要,記憶體頻率越高,I/O性能也就越好,這也是為什麼都是8G記憶體價格有高有低,目前主流的記憶體頻率保持在2666MHz就好。
硬碟作為數據存儲的中心一定不能馬虎,目前市售的硬碟品牌很多,其中不乏我們沒有聽說過的牌子,他們和三星這類大廠價格能差很多,但品質卻一點都沒有保障。
其實不光對於影片剪輯,就算是普通辦公,任何數據的丟失都是致命的。
在性能方面,普通的機械硬碟和SSD也有很大差別,對於影片剪輯來說,能上SSD最好,數據的輸入輸出速度會快很多,如果是處理4K素材,SSD基本是必須的。
至於硬碟的介面,在幾年前是以SATA介面為主,但它的傳輸速率遠不能滿足現在中高端固態的要求。
不過現在大部分主板都會自帶M.2的插槽,如果以後想擴展的話也是非常方便的。
另外如果預算有限,機械硬碟也是不錯的辦法。
作為一名前影片編輯,我的2T硬碟半年時間幾乎就滿了,機械硬碟雖然慢,但勝在容量大價格低。
顯示卡對於遊戲玩家來說算是重頭戲,很多遊戲玩家不惜花大價錢買個性能好點的顯示卡。不過對於影片剪輯來說,顯示卡的重要性並沒有那麼高。
因為影片剪輯並不涉及3D建模等圖形處理,顯示卡在PR中主要的作用是CUDA加速,而且是只在剪輯預覽時會加快速度。
當然並不是說顯示卡在剪輯中完全無用,首先在素材預覽中卡頓也是非常要命的,自己看不到完整的影片效果就算渲染速度再快又有什麼用呢。
另外在最新的NVIDIA驅動中,Studio驅動和GameReady驅動已經分開更新了,Studio驅動經過更新與優化,使得最新版本的Adobe系列軟體更為穩定,同時也能在PR中能大大提升渲染速度。
其中的原理是利用NVIDIA CUDA技術,GPU加速可實現更快的實時影片編輯並加速渲染輸出,並讓原本只能進行軟體編碼輸出的影片得到硬體的支援,從而加速影片的輸出效率,使用GPU加速,影片導出速度最高可提升5倍!
不過這個硬體加速是建立在Adobe最新版本的軟體和NVIDIA Studio兩者都具備的基礎上才可以實現。
主要配件我們就介紹到這,其實4000元的預算對於做影片剪輯來說確實有點少了,大件上只能從顯示卡省出來點。
如果4400元左右還是不能接受的話,在品牌上可以再挑一挑,或者把固態換成機械硬碟。
後記:
對於群里七嘴八舌的建議,要不就是讓妹子上M.2,要不就是降CPU,「600塊錢CPU足以」,還有建議先上單條記憶體。我想說妹子聽得懂嗎……
所以「機智」的我將配置列好後找到妹子「以示友好」,本以為能有進一步技術交流,好歹我也算前職業影片編輯,誰料妹子之說了句「謝謝」,無奈我只好打開《死亡擱淺》繼續完成弩哥未完成的快遞……你別說,一晚上送了好幾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