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核戰8核!36款主流遊戲 Intel輕鬆贏了35款
這兩年的AMD、Intel處理器大戰硝煙四起,讓眾多吃瓜群眾大呼過癮,但不同需求的用戶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處理器,無疑是個難題,比如遊戲玩家,尤其是越來越多在筆記型電腦上玩遊戲的,該向左還是向右?
這顯然是個沒有唯一答案的問題,這裡不妨聽聽Intel怎麼說。
首先在大背景上,遊戲市場無疑是當下最火爆的領域之一。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電競市場價值規模可達11億美元,年增幅15.7%,而中國就能在其中佔到35%。
這也帶動著PC行業的復甦,今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增幅達11.2%,在疫情緊張的環境下極為惹眼,而電競筆電更是其中不可忽視的勢力,今年第一季度在整個筆記型電腦市場上的佔比已達22.5%。
與此同時,電競筆電的形態也是越來越豐富,雙螢幕、300Hz高刷新率、HDR1000面板、超窄邊框、高色域、16.1/16.6英吋螢幕等等不一而足,各個價位段上都讓人眼前一亮。
Intel作為行業領軍人物,對於遊戲也是一直熱忱投入,不斷推動技術創新、遊戲提升、生態合作,比如最新的十代CoreH系列高性能處理器,全面開啟5GHz高頻時代,並有睿頻Max 3.0、TVB加速釋放潛力,並支援更好的核心與記憶體超頻,提供了Adaptix Dyanmic Tuning、Speed Optimizer、Extreme Tuning Utility等一系列深挖性能與超頻的技術、工具,當然也少不了Gig+ Wi-Fi 6無線網路、I225乙太網、Thunderbolt 3高速介面等等。
而除了硬體上的持續提升,Intel在軟體方面的投入也從來都不吝嗇,全球軟體工程師接近1萬人,包括龐大的遊戲支援團隊,可以為軟體開發商、遊戲開發商提供最好的硬體、軟體中間件、SDK、性能庫,從而為指令集和微架構進行優化,最終帶來更好的畫面、更高的幀率。
當然了,在生態合作方面,Intel從來都是「巨無霸」,OEM/ODM品牌廠商、SI系統集成商、遊戲開發商與發行商、遊戲直播平台,Intel的小夥伴可謂遍布各個角落。
回到產品層面上,Intel特彆強調了和競品的產品對位關係,比如說在AMD的角度上,電競筆電平台的Ryzen9和Corei9、Ryzen7和Corei7、Ryzen5和Corei5是分別對位的,而且編號序列的一一對應也很容易讓用戶產生這種印象。
但是,Intel稱根據實際應用測試的性能表現,Ryzen9、Ryzen7、Ryzen5其實分別只能和第九代的Corei7、Corei5、Corei3是分別平級的,Corei9高高在上沒有敵手,第十代更是能進一步領先。
Intel還舉了一個更實際的例子,使用聯想Y7000 2020款電競筆電進行了詳細的對比測試:一邊是Ryzen版,配備Ryzen7 4800H,8核心16執行緒,主頻2.9-4.2GHz,另一邊是Core版,配備Corei7-10750H,6核心12執行緒,主頻2.6-5.0GHz——後者核心數量和基準頻率吃虧,但是加速頻率更高。
除了處理器,兩個不同版本的其他配置完全相同,包括16GB雙通道記憶體、512GB NVMe SSD、GTX 1650 Ti顯示卡、60Whr電池。
結果在總計36款主流遊戲中,Intel輕鬆贏了多達35款,其中14款平均幀率領先超過10%,21款領先幅度在3-10%之間,而唯一沒有取勝的《古墓麗影:崛起》也是基本持平,彼此差距不到3%。
特別是在一些Steam、B站平台最熱門的遊戲,i7-10750H更是擁有絕對優勢,多款遊戲都能領先Ryzen7 4800H 14%之多,《全境封鎖2》竟然達到了37%,《魔獸世界》也有20%。
除了遊戲性能,在日常應用中,根據Intel的測試結果,i7-10750H對比Ryzen7 4800H也是全面佔優,比如SYSMark 2008生產力性能總分領先最多12%、生產力子項領先最多14%,PCMark 10 PPT辦公性能領先最多25%,WebXPRT 3 Chrome網路瀏覽領先最多17%,PCMark 10 Excel金融分析性能領先最多13,Adobe Lightroom JPEG圖片編輯性能領先最多9%。
Intel總結表示,配備十代CoreH處理器的電競筆電,擁有更好的遊戲性能、更好的生產力/內容創作/功耗續航表現,無論遊戲還是工作都能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