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可以補充每日所需礦物質?其實連1%都不到
我們去超市買瓶裝水,最常見的基本上就兩種,一直是幾乎不含任何雜質的純凈水,比如怡寶等;另一種是含有礦物質等微量元素的天然水或者礦物質水,比如農夫山泉、依雲等等。
不管哪種水,它們本質上都是安全可飲用的,但這麼多年一直有一種觀點認為,純凈水不適合長期飲用,因為會導致人體缺失微量元素,不利於健康。包括目前很多凈水器品牌,也紛紛推出可以過濾雜質同時保留礦物質的產品,以此來吸引用戶購買。
靠喝水補充礦物質,效果甚微
礦物質是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而我們身體卻無法自己合成,所以需要每天補充,由於天然水或者礦物質水中含有鉀、鈣、鈉、鎂等礦物元素,這些礦物元素確實可以在我們日常單一的飲食結構中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
不過,事實上飲用水並不是人體礦物元素的重要來源之一,網上所說的長期飲用純凈水可能會導致人體礦物元素攝入不足目前還沒有科學依據。
我們可以簡單計算一下,一個成年男性每天大概需要800mg的鈣、2000mg的鉀、350mg的鎂,假設這些礦物質全由水來補充需要喝多少水呢?以農夫山泉為例,根據瓶身上的營養成分表,對應的飲水量大約就是2000ml、57142ml和7000ml。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成年男性每天建議飲水1700ml以上,成年女性需要1500ml以上。這樣看來,喝這麼多水來補充礦物質顯然是不太現實的。
換個演算法,假設每天喝1700ml農夫山泉,能夠補充的鈣、鉀、鎂分別是6.8mg、0.595mg、0.85mg,佔一天總攝入微量元素的比例為0.85%、0.029%、0.24%。可以看到,無論哪一種元素,喝水所補充的比例都不到1%。
聊勝於無,但保證乾淨是前提
雖然喝水補充礦物質的效果微乎其微,但也不代表喝礦物質水或者買保留礦物質的凈水器就是浪費錢。礦物質再少,它也總比沒有好,並且礦物質還有個好處,就是可以提升水的口感,有的人就喜歡喝農夫山泉,有的人就喜歡喝怡寶,水雖然沒有味道,但是有口感之分的。
不過,我想說的是,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水是乾淨的基礎上,如果為了礦物質,而犧牲了潔凈度,那就是得不償失了。現在市面上主流的凈水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RO反滲透凈水器,另一種是超濾凈水器。
RO反滲透凈水器過濾精度非常高,不僅可以過濾掉細菌、余氯等,還可以過濾重金屬,同時礦物質也沒有了,總之出來的水幾乎是純水。
超濾凈水器的過濾精度相比RO稍差一些,但也基本能夠滿足直飲水要求,像鐵鏽泥沙、細菌、余氯都可以去掉,同時能夠保留下礦物質。唯一的問題在於它遇到重金屬就束手無策了,所以使用超濾凈水器要結合當地的水質。
一般來說,重金屬污染高發的地區,比如附近有化學工廠、造紙廠等,還是要謹慎使用超濾凈水器。雖然理論上市政自來水都不該含有重金屬,但實際情況誰也不敢說,大家都懂。在水質本身就比較好的地區,只需要過濾一些雜質、細菌,那麼超濾凈水器還是不錯的,保留下來的礦物質聊勝於無。
其實為了迎合大眾的需求,現在已經有一種膜色譜凈水器可以在保留礦物質的前提下去除重金屬,缺點就是成本比較高,售價相比普通凈水器貴了不少,不太適合普通家庭。
中國自來水標準和國際接軌,燒開喝放心
之前有跟大家聊過,歐美地區有些人喜歡直接飲用自來水,並不是說明他們的水質安全,更多是因為他們有喝冷水的習慣,覺得這樣方便。
中國在指定新版飲用水標準時,已經實現飲用水標準與國際接軌。新標準水質項目和指標值的選擇,充分考慮了中國實際情況,並參考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水質準則》以及歐盟、美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國飲用水標準。
即便如此,我仍然建議大家燒開喝,煮沸不光可以殺滅細菌,還可以適當降低水的硬度和余氯。中國北方水質普遍較硬,也就是含鈣鎂離子比較多,雖然沒有研究表明飲用硬水會影響健康,但也有說法指出長期攝入過量鈣鎂離子會誘髮結石、脫髮等疾病。
自來水廠一般用二氧化氯、漂白粉(含氯化物)消毒,所以出廠的水裡面會有餘氯。我測過很多水源,比如自來水、開水、瓶裝水、凈水器,還沒有發現過余氯超標的情況,但地區不同結果也不同,燒一燒總歸更加放心。
總結
關於飲水安全、健康方面的話題,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其實說到底結論也非常簡單,飲用水的潔凈度是我們唯一需要重視的問題,至於補充礦物質之類的說法,沒有必要糾結,有更好,沒有也無所謂。因此,我們平時喝水的時候或者購買凈水器的時候,只要保證水乾淨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