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千萬人才大軍:電子競技等新職業為啥不香?

2019年4月,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電子競技員、無人機駕駛員等13個新職業資訊。時隔一年多過去,這些新職業的人才吸引力似乎並不樂觀。

今年7月,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布了《新職業在線學習平台發展報告》。報告顯示,未來5年,新職業人才需求規模龐大,預計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近150萬、物聯網安裝調試員近500萬、電子競技員近200萬、電子競技運營師近150萬、人工智慧人才近500萬等,累計人才缺口近千萬。

缺千萬人才大軍:電子競技等新職業為啥不香?

根據該報告,相對於其他年齡群體,90後最擔心失業,佔比達79%,而他們也是新職業的主力軍。網友感嘆道,「下崗就是失業,中年人的悲哀」,一面是人才的供不應求,另一方面是在崗人才的重重擔憂。這種矛盾現象與新職業本身的崗位需求密切相關,同時也存在理想抵不過現實的妥協。

01、現實是一個惡性循環

從新職業人才需求可以看出,這些職業大部分都與互聯網技術相關,看似大熱的專業其實也並不容易達到供需平衡。

以人工智慧行業為例,根據《人工智慧產業人才發展報告(2019-2020年版)》顯示,不同技術方向崗位(包括人工智慧晶片、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的人才供需比均低於0.4,而實際技能崗位的人才供需比達到0.98。人才供需比指的是意向進入崗位的人才數量與崗位數量的比值,崗位人才供需比越高,表明該崗位的人才供應越充足。從該數據不難看出,目前中國人工智慧行業缺乏的是高端技術性人才,普通技能崗位的供給相對充足。

缺千萬人才大軍:電子競技等新職業為啥不香?
人工智慧各職能崗位人才供需比 圖源:人工智慧產業人才發展報告(2019-2020年版)

中國科學院瀋陽計算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的劉俊明在知乎平台回答網友提問時指出,「長期以來,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培養一直以研究生教育為主」,在他看來,人工智慧領域的學習對於基礎知識的要求比較高,同時人工智慧相關方向的學習對於教育資源的要求也比較高,這就導致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的難度加大。一方面是高端人才的強烈需求,一方面是專業人才培養的缺乏,這種矛盾使缺口成為必然。

看似門檻比較低的電子競技領域,實則對人才的篩選率也比較高。從事電競主播近四年的壹夢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表示,「來應聘的應屆生還是挺多的,但就解說這個職位看,基本只能留下1-2個。」在他看來,部分年輕人自認為可以大展宏圖,但沒有數據分析和電競賽事的規劃能力,「既想要輕鬆的工作又要高薪」,也無法勝任這個工作。

對於新職業領域的學生來說,這些職業給他們的安全感也並不高,畢業以後若想選擇對口專業的崗位,就可能面臨「失業」的風險。

物聯網專業的網友@我很好也許 表示:「物聯網專業畢業,同級畢業生里基本沒有同學從事物聯網,沒有崗位。」網友@Minglang1983 對此表示贊同:「物聯網現在實際應用的崗位要求太高,也太少,作為一個很多大學新成立的專業,老師教學都是按感覺教。」

缺千萬人才大軍:電子競技等新職業為啥不香?
圖源:新浪微博

企業不選應屆生,應屆生也無法從事對口職業,如此一來會打擊年輕人學習的積極性,陷入一種惡性循環,而對於在崗人員來說,這些新職業真的會留住他們的心么?

02、待遇加大人才流失

《中國職場社交報告2019》顯示,與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等新職業密切相關的通訊/電子/半導體行業的職業滿意度排名倒數第一,可見看似「高大上」的職業背後是職員們鮮為人知的壓力。

缺千萬人才大軍:電子競技等新職業為啥不香?
圖源:中國職場社交報告2019

在知乎平台認證為自由機器人應用工程師的Robot Ke指出,工業機器人行業近幾年有用人成本降低的趨勢,說白了就是工資降了。「2015、2016、2017年行業平均薪資10K往上,很多實習生畢業轉正就是4500的底薪。但是,到了2019年漲個800都是很優秀的工程師了,老工程師普遍漲薪300-500,有的甚至沒有漲。」

電子競技行業也面臨著同樣的處境,關注電子競技行業多年的網癮少女栗三歲認為,「雖然據統計,電競行業人才缺口為500萬人,但資源平均到每個人身上的就幾百塊錢,油水豐厚的職位大多留給了現役選手」,說白了大多數電子競技行業的普通職員就是一種廉價勞動力,嘗不到生活的甜,其中的苦痛只有馬兒自己知道。

多家招聘網站職位薪酬區間數據顯示,無人機操作員的月薪在6k-8k的居多,但作為技術人員需要不停磨練自己的技藝,當產出無法立竿見影落地時,身心承受的壓力會讓人產生懷疑。

認證為無人機從業者的網友@劉高就感慨道:「年薪20萬,起碼給我們幹活的人,肯定沒有,機長收入在6k到8k之間,遠遠沒有那麼高,在戶外天天干這個,其實很辛苦,沒有想像中那麼爽。」

而從事雲計算領域的網友@心永不悔love 一年多後便果斷轉行,原因是「別人過一年,你跟過了五年一樣,頭禿髮際線不用說了,那是妥妥的掉,還一直盯著電腦,太容易顯老了。」

缺千萬人才大軍:電子競技等新職業為啥不香?
圖源:新浪微博

髮際線不斷後移,身體感覺被逐漸掏空,但錢包卻沒有鼓起來,只能讓人累覺不愛!這些新職業的公司若想讓馬兒繼續跑起來,卻不給吃草就只能接受馬兒突然跑走的命運了。

03、企業學校雙劍合璧來破局

如何打破這種僵局?這不僅需要企業適時改變自己,更需要學校為年輕人提供更加切實有效的課程安排,否則就連教育專家也會「勸退」學生對熱門專業的選擇。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系副教授丁延慶建議,不要盲目追熱門。他認為,類似人工智慧這樣的行業,專業的門檻比較高,對於本科畢業生來說,學完更多是入門水平,加上一些院校開設的新專業課程體系不夠完善,如果盲目選擇不一定對自己有幫助。

壹夢在談到電競人才的培養時,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向新浪科技指出,「韓國二十多年的電競事業,也沒有專門設立電競學院,而中國短短十年左右卻已經開設課程,開拓早是好事但是內容其實還是會遭受詬病。」他認為,目前很多學校開設的課程名字看似高大上,實則每天就是打遊戲,這也是因為國家層面對於這方面的教育還沒有進行有效篩選。

怎樣才能讓學生們安心選擇新專業呢?

一方面,高校開辦新專業不能一哄而上,為「新」而「新」,開設了專業卻沒有完整系統的教學配備。把著力點放在對專業的課程設置上,讓學生學到真正有價值的實踐課程才能避免使「熱專業」陷入「冷就業」的怪圈。

另一方面,對於企業來說,應該給應屆生一個機會,給在職工一份安心。應屆生存在無限潛力,應該以包容的心態適當給予更多機會。同時,面向在職員工,企業提供符合崗位的薪資待遇也能提升員工忠誠度。

04、結語

新職業的增加是適應新產業發展的需要,但落地執行的過程中卻印證了「曲折中前進」的真理。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電子與電腦工程專業博士薛延波便認為,在這樣的人才市場環境下,企業更應該主動優化員工體驗,吸引更多人才,降低企業優質人才流失的風險。對於求職者來說,正從機遇比拼變成能力比拼,技術型的硬技能成為個人職場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填補人才缺口的空白,學校和企業的良性互動是必不可少的,學校要「教得好」,企業要「留得住」,求職者也要「配得上」,這樣才能尋找到彼此的「靈魂搭配」,缺少任何一方的努力,都無法解開惡性循環的結。

參考資料:

1、《新職業人才存量翻番 5G核心人才尚未迎來增長拐點》,中國對外貿易雜誌

2、「84.2%受訪高考生願選新專業 專家提醒:別盲目追熱門」,中國青年報

缺千萬人才大軍:電子競技等新職業為啥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