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回憶:2020年可拆卸電池手機回來了
近日,三星有一款新機火了起來,出名的原因不是因為它搭載了多麼強大處理器、攝影機,而是它保留了一項十年前手機才有的特性——可拆卸電池。
當然,這款名為三星Galaxy A01 Core的手機也的確夠「復古」,螢幕只有720P,運存只有可憐的1個G。
但不管怎麼說,關於「可拆卸電池」的話題確實又火了一波。
回想筆者的初高中時代,那時候手機還都是類似設計,上學時常常把沒電的電池放在小賣部、同學家或者教室多媒體里充電,五光十色的萬能充一閃一閃的畫畫至今讓人難以忘記。
還記得當初總習慣在身上揣一塊、兩塊備用電池,手機沒電了,就拆下後蓋換上新電池,手機立馬滿血復活,換下來的電池趕緊繼續充電,循環往複,根本不用擔心手機會沒電。
再加上當時手機功耗較低,動輒幾天一充,很少有人會像現在這樣,為續航而焦慮。
直到有一天,那個改變世界的男人出現了。沒錯,說的就是喬幫主。
在他的領導下,從第一代iPhone手機開始,手機就奔著一體化機身、不可拆卸電池設計一去不復返。
此後,另一個手機巨頭,三星也開始公然率眾「鬧革命」,從Note5開始,也推出了不可拆卸電池的手機產品。
中國方面,一直喜歡「玩個性」的魅族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於是大家一拍即合:得嘞!以後的手機就不能拆電池啦。
不可拆卸電池的利與弊
大家一起搞不可拆卸電池的手機,絕不是因為喬幫主人格魅力太大,而是不可拆卸電池的產品的確是有不少優勢。
首先,電池可拆卸意味著手機內部空間的利用率並不高,因為要為電池省出足夠騰挪的空間,這就擠掉了其他硬體的位置,對於性能至上的手機而言,顯然有些顧此失彼。
電池鼓包其次在那個年代,和山寨機一起泛濫的還有各種千奇百怪的手機電池,這些電池往往沒有任何品質保障,嚴重缺乏安全性。
而不可拆卸電池大都由廠商自己把控,就算代工製作也是找業內一些技術實力雄厚的代工廠,整個生產鏈條都處於嚴格把控之中,更嚴格的做工,更可控的品質,反而大大減少了電池安全問題。
至於很多人提到的成本問題,自然也是有的,但並不絕對。
多一塊電池確實會增加成本,但大不了廠家不送嘛,讓用戶自己掏錢去買嘍,君不見隔壁已經有傳言說連充電頭都不送了,我想即便可拆卸電池手機活到了現在,讓用戶自己買備用電池也不是不可能的。
說完優勢再來說說劣勢,其實也很明顯,就是惱人的續航問題。
手機螢幕越來越大,刷新率也越來越高,內核性能更是呈指數增長,但電池技術卻遲遲難以突破,導致手機續航壓力越來越大。
保不準某一天,性能又一次突飛猛進,但續航開始史詩性坍塌,大家也只能靠著超級快充們續命了。
這個時候可拆卸電池的優勢就來了,手機沒電了換一塊,換下來的電池再繼續充,反正有快充,回電速度也夠快,這才是真正重症手機患者的福音,手機電量時刻在線,想想都很安全。
我們為什麼會逐漸接受不可拆卸電池手機?
隨著手機行業的發展,你會發現今天再提起可拆卸電池手機,大家往往會露出一副懷念的表情,卻很少有人去真正糾結:為什麼電池不能拆卸了?
這說明什麼,說明大家已經普遍接受了這一事實,或者說大家早就習慣了這樣的設計,從認知上就覺得手機電池不可拆卸就是最好的。
事實上,在手機電池剛剛不可拆卸時,反對的聲音司空見慣,「遺老遺少」們大肆控訴著自己對廠商們的不滿,認為他們為了利益拋棄了用戶。
但隨著時間的更迭,這種聲音漸漸消失,大家開始普遍接受不可拆卸電池的產品。
其中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整個行業都在轉變,作為個人何以撼動?人人都是新手機,你的不可拆卸到最後可能連塊電池都買不到。
此外,現在的手機缺乏耐用性,不是說手機品質不高,而是行業發展太快。
新出的手機往往用不到一年,就有新的替代品出現,用戶自然會選擇更新的產品。
但在可拆卸電池時代,手機更新換代的頻度往往沒現在這麼高,手機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便來源於電池,電池一旦衰減,換一塊還能繼續用。
但廠商又該怎麼辦,它自然更願意為手機配備一塊耐久度更高的不可拆卸電池,只希望大家別做「釘子戶」,該換手機換手機了。
從另一方面來說,不可拆卸電池是伴隨著一體化機身問世的。
一體化機身的出現,大大提升了手機的外觀顏值,什麼玻璃後蓋、陶瓷機身、直角邊框、曲面瀑布屏……
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犧牲了更換電池的便利性才換來了,捫心自問一下,你難道會對高顏值、更輕薄的手機會無動於衷,單單只對又厚又笨重的產品情有獨鍾嗎?
雖然我承認隨著技術的升級、製程的進步,可拆卸電池手機也能變得更薄更美觀,但從先天優勢上來說肯定不及現有的不可拆卸電池手機,更何況防水性防塵性又該怎麼解決,用戶自然明白孰優孰劣。
可拆卸電池的手機還會重新流行嗎?
可拆卸電池設計有利有弊,如果可以揚長避短未必沒有重新流行起來的機會。
比如三星此次推出的可拆卸電池手機,就可以看做一個簡單的試水,雖然起點有點低,但卻有著「投石問路」的意思。
另外一方面,從環保角度來講,可拆卸電池遠遠比現如今的手機更符合環保理念。
同樣是電池出問題,回收舊電池,換塊電池手機繼續用,成本低;現在手機電池出問題,人們寧願換新手機,回收舊手機,也不願意掏錢換電池,畢竟太麻煩了,而且也不便宜。
但從回收利用角度來看,處理舊手機顯然要比處理舊電池要費事的多,每年數以億計的報廢手機,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對環境的危害也是致命的。
以致於在「聖母多如狗,白左滿地走」的歐盟內部還出現了「要求智慧手機採用可拆卸電池」的新聞,搞得手機廠商們一時間焦頭爛額。
個人認為,在手機電池沒獲得突破性進展前,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夢回十年前」。
但時間一長就未必了,畢竟「環保主義」大勢所趨。
隨著自然資源的銳減以及土地污染、水污染、空氣污染的加重,未來的手機市場不再局限於單一領域,而是關乎整個人類社會的生存大局,屆時我們還可能會重返「可拆卸電池」時代。
當然,如果突然有一天,電池技術提前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比如這種:
那電池能不能拆卸又有何意義呢?一塊電池的電量說不定可以用到「傳宗接代」了~
最後,放一張來自00後、10後的靈魂拷問:「為什麼不發明可拆卸電池?」
只能說,嗯呢,你說得對!年輕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