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唄接入央行徵信系統後:網友最關心的在這 螞蟻集團如此回應

支付寶螞蟻花唄用戶過億,近期「螞蟻花唄」卻以升級服務的模式接入央行徵信系統,這一事引起了大眾普遍關心, #花唄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徵信#的話題也登上熱搜。

這幾天,關於這個消息的討論依舊不斷。「為什麼現在要升級服務?」「有哪些用戶接入了徵信?「接入徵信以後會對用戶們有何影響?」

對於花唄上徵信的問題,螞蟻集團日前向新浪財經做了解釋,針對幾個熱點問題回應了大家的關切。

在金融科技發展下,信用卡之外,花唄、借唄、京東白條等也成為了信貸選擇之一。

根據新浪財經報道,螞蟻方面解釋稱,「近期,根據部分合作金融機構的要求,為了持續給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需要對這部分用戶的服務協議進行升級,其中包括用戶需同意徵信授權。」

那麼花唄為什麼要升級合約?

螞蟻集團相關人員表示:「隨著花唄的開放,有更多的金融機構參與共同服務花唄用戶。為了讓用戶能夠更清晰的了解為其提供服務的金融機構等資訊,在監管部門的建議與指導下,對協議進行了升級。」

在花唄相關服務合約里,其中有一條是「資訊共享」,提到了幾點:比如,為了實現本服務目的,服務顧問與合作金融機構間將共享您的必要資訊;您同意將您提供的或履約過程中產生的相關必要資訊(包括不良資訊)提供給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信用服務機構、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行業自律組織或其他合法有權機構。

另外還有,「若服務商需要通過自身關聯公司或合作方為您提供金融服務、客戶服務、輔助核身服務等或評估您的履約能力。您同意服務商將您的必要資訊(如身份資訊、聯繫資訊、履約資訊和履約能力判斷資訊)共享至前述主體。」

「2018年(接入徵信)這個事情其實就提起了,只不過這幾年一直在推進,現在逐步落地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本次並非所有用戶都升級服務,「升級之後,花唄合約部分條款有更新,這肯定需要用戶同意才會做。如果沒有同意,個人徵信仍只歸芝麻信用。」

目前只有部分用戶接入,「用戶可以通過花唄-我的-相關合約及產品說明中查詢,如果有《個人用戶資訊查詢報送授權書》,也意味著資訊已經接入。」支付寶客服說明。

服務主體變成螞蟻智信?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有用戶疑問,花唄服務升級後,為什麼服務的主體變成了螞蟻智信?原來的重慶螞蟻小微小貸呢?

螞蟻集團回應稱,自2018年5月花唄宣布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開放以來,花唄已經從單一的產品升級為開放的產品平台,螞蟻智信提供了花唄平台的技術和運營服務。在花唄平台上,重慶螞蟻小微小貸與其他數十家金融機構一起,共同為用戶提供服務。

使用「花唄」擔心房貸車貸?

用戶最關心的還是,花唄納入央行徵信以後,是否會影響車貸房貸等其他貸款?

一部分用戶擔心的是,小額消費貸款交易過於頻繁,可能會對個人在銀行的信用評估中產生負面影響,「都是小額的,還頻繁,可能銀行覺得我財務能力不夠,怕這樣會影響以後貸款買房。」

而另一部分用戶則憂慮,自己在花唄上偶爾忘記還款產生了逾期,這部分記錄一旦上了央行徵信,是不是會對其他貸款信用產生影響,「可能就幾十塊錢忘了還,就算逾期了,以前是限制花唄、借唄的使用,以後是不是銀行貸款也不行了?」

對此,一位城商行信貸負責人告訴新浪財經,他們會根據不同情況判斷,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客戶個人消費習慣就是如此,喜歡用花唄等方式分期;另一種是通過互聯網方式套現,「這兩種情況我們認定的結果是不同的。」

對於前者,貸款是否審批通過還是取決於個人整體資質,「我們以前遇到過一個工程師,他就特別喜歡用京東白條、花唄,上面的消費很多。」上述城商行信貸人士稱,但其收入水平和還款能力過關,就不妨礙房貸。

一般房貸的審核比較嚴格,除了徵信報告之外,還需要個人基本資訊、收入證明、資金來源等材料,進行多方評估。個人信用主要在於逾期記錄,例如逾期頻率、期限等,「如果沒有逾期記錄,或者只是偶爾一次逾期,且都還清了,一般影響也不會太大。」上述信貸人士表示。

不過,上述人士稱,不同銀行的接受和審批程度不同,對互聯網小貸的記錄認定也不一樣。「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只要客戶資質過關,還款能力良好,負債率在可控範圍內,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據其介紹,實際上小貸公司接入央行徵信的事情很早就開始做了,只不過如今是花唄在接入。「對於銀行來說,其實看到的資訊很局限,我們除了本行資訊,其他內容都是符號代替,只能看出是一筆小額消費貸,但是看不出是螞蟻還是別的公司。」

花唄接入央行徵信系統後:網友最關心的在這 螞蟻集團如此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