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物聯TencentOS tiny上雲初探

  • 2019 年 10 月 3 日
  • 筆記

2017年中旬曾寫過一篇關於物聯網平台的文章《微軟最完善,百度最“小氣” 看微軟阿里百度三大物聯網雲平台對比》。現在已經過去兩年了,物聯網的格局又發生了不少的變化。不過針對騰訊來說,其物聯網平台發軔的時間絕不算晚,基本就是伴隨“智慧硬體”而崛起的,早在2014年就發布了“QQ物聯●智慧硬體開放平台”和“微信硬體平台”。不過這和我心目中的那個“物聯網平台”還是有些差別的,直到2019年五月騰訊在數字生態大會上,正式發布了物聯網開發者社區平台– Tencent Things Network(“旨在面向開發者提供開放的IoT網路服務,社區門戶、以及微信小程式、IoT Explorer、IoT Hub等服務集成能力,從而幫助開發者快速創建豐富的物聯網行業應用。”),才感覺騰訊終於在物聯網領域真正發力了。

無論是國外微軟的Window 10 IoT + Windows Azure IoT雲平台,Google的Android Things + Google Cloud IoT雲平台,還是中國華為的LiteOS(鴻蒙)+  OceanConnect物聯網平台,阿里的AliOS Things + 阿里雲物聯網平台,似乎物聯網嵌入式平台 + 物聯網雲平台成了一個大公司物聯網體系的一個標配。所以騰訊在推出“真正”的物聯網雲平台(IoT Explorer + IoT hub)不久,又推出了物聯網嵌入式系統 – TencentOS tiny。

TencentOS tiny定位就是輕量級物聯網嵌入式系統,和liteOS的定位有些類似。目前TencentOS tiny還在內測階段,有幸相對早期參與了相關的內測。下面簡單介紹一下TencentOS tiny如何和IoT Explorer對接的。

自從亞馬遜的物聯網雲平台以面向對象的理念構建設備的模型後,無論是百度的物接入,還是阿里的物模型,及騰訊IoT Explorer的數據模板,都是一脈相承的。

所以我們依然先在物聯網雲平台(IoT Explorer)創建產品的屬性。

 

創建了產品之後,直接創建一個設備即可。

硬體平台我們採用了騰訊提供的TencentOS_tiny_EVB_MX開發板。

 

和阿里的三元組一樣,對應雲端的設備也需要三個元素,一個是產品ID,一個是設備名稱,一個設備秘鑰。

 

把相關程式部署到設備後,在串口調試助手中會看到相關的調試資訊。

 

相對於其他物聯網雲平台,騰訊雲的物聯網平台的調試功能讓人眼前一亮,不僅虛擬設備可以是一個手機APP程式(通過掃碼可以快速創建出對應的虛擬設備)。WEB的雲端調試介面也是非常直觀可視化的,可以直接和入雲的設備互動。

 

其日誌功能也比較強大,可以非常直接的看到上行和下行通訊的內容(阿里的還需要進一步解析才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