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新冠確診疑似患者醫保支付12億
7月28日消息,在今天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出台了「兩個確保」的政策: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確保收治醫院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
對確診和疑似患者全部實行先救治、後結算,對承擔新冠肺炎救治任務的醫療機構撥付專項資金,緩解醫療機構資金壓力,並及時與醫療機構進行結算。
熊先軍透露,截止7月19日,全國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發生醫保結算13.55萬人次,涉及醫療費用18.47億元,醫保支付12.32億元,支付比例達到67%。
此外,還實行了創新管理方式。實行「及時辦、不見面辦、便民辦、延期辦、放心辦」的「五個辦」醫保經辦服務,將常見病、慢性病「互聯網+」複診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實行長處方政策。三是支援復工復產。各地可從2月起減半徵收職工醫保單位繳費部分,減征期限不超過5個月。預計可為企業減負1500億元以上。
熊先軍表示,下一步,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結算清算,不留後賬。堅持全國一盤棋,統一組織參保地核實並進行全國清算。
二是總結經驗、完善制度。對疫情期間出台的「互聯網+醫保」、長處方等便民措施,使它常態化、制度化,探索建立特殊群體、特定疾病醫藥費豁免制度。
三是加強形勢分析與研判。壓實基金管理責任,做好基金運行監測分析。積極支援醫療機構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