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上撿破爛最賺錢

垃圾分類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可在與現實生活平行的互聯網宇宙中,同樣也存在著大量的資訊垃圾正在阻塞的網路。

可怕的是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移動網路實現百倍增速亦加重資訊垃圾產生。資訊爆炸或將導致互聯網垃圾問題凸顯,問題就是機會,未來處理網路垃圾將成為一個新興的熱門賺錢行當。

互聯網應用創造網路垃圾場

有輿論認為,扎克伯格最大的成就是創造了一個互聯網垃圾場,他開創了社交網路,讓人們把各種垃圾資訊分享到互聯網上。儘管這樣的言論有些過於偏激,但至少可以闡明一個趨勢變化:互聯網資訊發布的主體正在從過去的中心化媒體,演變成全民化的分散式。

隨之而來的,身處社交網路的每個人都成為互聯網垃圾的製造者。

手機分享造垃圾場

除了各種垃圾廣告外,如今我們每個人早已養成一個奇怪的習慣,無論遇到什麼新奇的事情首先想到的是發朋友圈。從文字到圖片,再到短影片,從電腦到手機,再到智慧萬物,就好像吃飯喝水一樣我們離不開資訊的交互,但也在無時不刻地產生各種資訊垃圾。

我們每天接受的資訊越來越多,其中摻雜的垃圾資訊同比放大,如何進行網路垃圾分類迫在眉睫。更不要說各種段子雞湯,謎語、遊戲、搞笑影片傳播泛濫了。

伺服器就要被撐爆

去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公布了這樣一個數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每天預計會有463艾位元組(EB)的數據產生, 1EB約等於1073,741,824GB,相當於每天產出相當於212,765,957張DVD碟。即使在2020年的今天,每個互聯網用戶平均每天產生的數據流量高達1.5GB,垃圾增量和5G提速成正比。人與數據交互,彷彿就像呼吸和喝水一樣必要且平常。

為什麼互聯網垃圾阻塞這個說法從沒聽人提及過,那是因為過去我們每個人產生的數據還不足以撐爆伺服器和網路。但是隨著資訊時代的不斷推進,5G網路帶來百倍提速,雲服務獲得廣泛應用,邊緣計算獲取海量資訊採集,這就導致我們產生的數據呈現幾何倍的增加。當量變堆積形成質變,數據交互量達到足以造成明顯的擁堵甚至癱瘓為時已晚。

網路效率降低用戶買單

資訊垃圾多到出現阻塞,最大的弊端就是降低了網路的傳輸效率,從而導致你花錢購買的數據頻寬縮水了。而反應在運營商端,無疑會極大的浪費存儲空間和雲端算力,從而徒增大量的運營成本最終轉嫁給消費者。此外,大量垃圾數據也會殘漏在用戶的智慧終端,導致運行效率、存儲空間,以及續航表現出現明顯下滑,最終受坑害的還是我們自己。

垃圾分類可挽回效率

網路效率與資訊垃圾的矛盾,其實跟今天頻頻出現的道路擁堵相同。光纖普及5G提速讓我們實現從鄉村小路到高速公路的建設,但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問題是高速公路也將出現擁堵。顯然無限制的拓寬道路並不現實,不然發展到6G乃至8G頻寬都不夠用。我們需要改變的是道路的通行效率,這便是倡導互聯網也要施行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

垃圾分類問題技術解決

就好像張一鳴利用資訊流演算法實現精準推送,並創造今日頭條和抖音這樣的顛覆級應用,互聯網垃圾分類的技術問題應該交由技術來解決。數據都是由0和1組成的位元組,這便可以讓人工智慧演算法能夠更好的透過現象看到數據的本質。隨著半導體晶片的算力,數據頻寬,以及人工智慧基於海量數據的分析,相信可以做出比較邏輯清晰的判斷。

當然,人工智慧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在機器判斷資訊是否為垃圾,是什麼樣垃圾的同時,也應考慮到資訊的背後,其實是像你我一樣活生生的人,所以人為情感干預判定必不可少。此外基於人性的考慮,我們不應該強制抹除利用價值較低的資訊,而是應該通過強力的壓縮技術來進行保存,就好像我們不能剝奪別人說話的權利一樣。

垃圾分類孕育商機

有了痛點,便有了商機。開發什麼樣的技術能夠解決因為資訊垃圾帶來的痛點,開發什麼樣的演算法能夠更高效實現互聯網垃圾分類,其實這些在未來都是極具商業價值的新機遇。目前大數據領域中已經開始呈現了一些新的技術趨勢和思路,比如通過分散式存儲機制來提升存儲數據的安全性並有效降低成本,很多科技巨頭在該領域已經著手研究。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能夠實現互聯網垃圾的判定和分類,那麼我們也能甄別出浩瀚數據海洋中的瑰寶,這本身就是極具價值的行為。另外通過對垃圾數據的壓縮、提煉、提純,是否可以變廢為寶,類似數據淘金者、數據拾荒者或許在未來都是最賺錢的熱門行業,因為在未來科技時代,數據就是今天的石油,就是今天的煤炭,就是今天的黃金。 

像交電費一樣用雲

顯然,在數據爆炸的大勢所趨下,人們對於雲計算和雲存儲等雲端服務的需求將會激增。而提到雲服務,人們最先感受到的莫過於蘋果的iCloud,以及其他手機品牌商提供的免費雲空間。早已被撐爆的5GB免費空間和慢的令人抓狂的傳輸速度,無疑暴露出一個新痛點:這便是人們與日俱增的對雲服務需求,和免費雲服務體驗越來越差之間的矛盾。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不難,收費。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人們會像交電費一樣購買雲服務。迫於垃圾分類的機制出現,未來人人在互聯網上都應擁有自己的私有雲,雲存儲的安全性和低成本都將比本地存儲更具優勢,且更為便利。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互聯網垃圾分類亦是如此,人們反對被分類,想要在網上擁有自己的「自留地」,這其實本身也是在孕育巨大的商機。

結束語:

互聯網應用順便建了一個數據池子,就等你去大數據「淘金」了!

未來網上撿破爛最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