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萬考生參加首屆中老年「防騙高考」 支付寶95後客服出的考卷亮了
高考學子出分之際,一群平均年齡超60歲的考生也踏入了自己的考場。
7月21日,全國首屆中老年「防騙高考」開考,第一批5個考點位於撫順、嘉興、深圳等地,線下考點及在線答題專區累計已覆蓋超過350萬人次。
上周,河南鄭州一社區組織六旬老人刷「防騙五三真題」引發熱議,隨後全國20餘個老年社區報名申領試卷,並聯合支付寶老年大學在當地組織考試,以此傳遞針對騙局的防範要點,幫助中老年人提高防騙意識。
據了解,這套防騙真題由支付寶客服、老年大學講師等編寫。試卷題目包括判斷、選擇、連線等題型,結合中老年日常生活場景,演繹拆解了中老年人常見的假冒身份、釣魚鏈接、帳號安全3大類10餘種常見風險。
該防騙真題此前也已上線支付寶答題專區,綜合錯題率數據顯示,針對常見的騙局套路,中老年人存在以下3大安全盲點:主動給出驗證碼等敏感資訊,輕信自稱公檢法提供的安全賬戶,點擊簡訊中收到的陌生鏈接。
大多數電信詐騙套路不難識破,難的是老年群體資訊來源相對閉塞,無從獲知防範要點。支付寶客服吳乾輝在嘉興考點現場講解,「比如7成老人都沒有意識到,驗證碼和密碼一樣重要,只要記住無論如何不要告訴其他人,錢就不容易被騙走」。
杭州市公安局反欺詐中心教導員王海燕教導員介紹說:「近年來,針對老年群體的電信詐騙多發頻發,騙子正是利用了中老年人的資訊不對稱、對智慧設備的不熟悉等弱點,精心羅織騙局。通過考試的方式,可以調動老人的積極性,從而有效傳遞防騙常識,打破老人和社會之間的資訊壁壘。」
「老人家的求助電話通常會持續40分鐘,是平均求助時長的5倍,因為他們對發送、卸載等手機基礎操作都不熟悉,需要從頭教起」,參與出題的支付寶95後客服蘇夢琪稱,「我還遇到過很多老人,即便被騙走了錢也還在體諒騙子,因為騙子為了騙取老人的信任,事先會耐心陪他們聊天,給了他們很多陪伴。」
蘇夢琪說,我們接電話解決老人的求助或是做防騙考試,只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希望作為子女,大家都能多和自己的父母溝通,耐心和陪伴才是給老人最好的防騙教育。
據悉,支付寶客服還將作為各地「防騙高考」的特邀講師,走進全國100個社區,讓1000萬中老年人能夠安全地享受數字生活帶來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