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五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世界第一、世界第二!
今天,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這是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據悉,執行天問一號任務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火星探測器均由航天科技集團研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介紹,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著陸巡視器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
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工程目標,一是突破火星制動捕獲、進入/下降/著陸、火星表面巡視等關鍵技術;二是建立獨立自主的深空探測工程體系。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目標,主要是實現對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火星表面土壤特徵與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徵、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等研究。
資料顯示,人類探測火星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2020年之前共實施了44次火星探測任務,只有8次成功著陸,比率僅為18%。
本次任務成功後,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首次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的國家,也將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實現火星車安全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國家。
火星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與地球鄰近且環境最為相似,是人類走出地月系統開展深空探測的首選目標。
國際火星探測已取得了豐富成果,發現了曾經有水、甚至現在還存在水的若干證據,極大激發了人們在火星尋找生命的熱情,也成為當前國際深空探測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