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互聯網大佬透露了那些資訊

  • 2020 年 7 月 17 日
  • 筆記

日,第三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在上海召開,本次大會以智聯世界,共同家園為主題,線下雲端同步進行。此次開幕式由演講、對話和發布活動組成。多位商界領袖、行業專家對於人工智慧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與見解。

華為陶景文:人工智慧以及數字技術將催生12萬億美元市場

隨著5GAI、產業互聯網等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數據中心、雲等新一代基礎設施的加速建設和推進,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79日,華為公司副董事長兼CIO陶景文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表示,技術正在加速第四代工業互聯網在萬物互聯、萬物智慧以及企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應用。

清北學堂資訊學成立以來,培養了大量電腦編程人才,其中不少在清華、北大等高校就讀,2020年疫情期間,繼續開展線上的NOIP&NOI夏令營,清北學堂OI表示,隨著人工智慧以及數字技術的大量使用,全球將會誕生一個超過12萬億美元的市場空間。以ICT行業為例,2025年大概會有5萬億美元的規模,而零售將有1.5萬億美元的規模,智慧製造也將有6.4萬億美元的規模。

人工智慧是業務場景、演算法、算力和數據四位一體的應用場景。陶景文表示,華為也在利用自身豐富的企業業態運用場景,打造產品創新和智慧化轉型的試驗田。而在使用人工智慧上,華為有兩方面的建議,一是要加強數據主權的保護,二是要共建開放生態。

在陶景文看來,數據變得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未來除了海、陸、空外的第四個資源、第四個空間,不能總去挖別人家的礦,建自己家的樓,所以發展人工智慧要在加強數據主權保護的基礎上,促進數據開放、智慧智善。

此外,各個企業也應該在尊重數據主權和數據空間的基礎上,促進合理的開源開放,加強數據流動。華為希望政府以及行業機構能夠加強人工智慧的立法、倫理的建設和行業標準的建設,建立有共識的數據交換空間,促進數據的合理使用。

在共建開放生態方面,陶景文認為首先要有序,政府、行業協會以及個人組織應該加強政策統籌,形成數據交換和標準。其次,演算法需要數據和業務場景持續優化,人工智慧產業鏈上要加強政府、企業、演算法和專業技術方面的合作。

百度李彥宏:AI堪比工業革命

正如大多數顛覆性技術在普及之前所經歷的,目前不少人對人工智慧也產生迷茫甚至悲觀態度。對此,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認為,AI是堪比工業革命的技術浪潮,一定會徹底改變今天的每一個行業。

在李彥宏看來,AI的發展將經歷三大歷史階段:技術智慧化、經濟智慧化和社會智慧化。第一階段是技術智慧化,人工智慧60多年前被提出,近10年經歷了演算法的快速迭代和創新,通過雲計算、大數據的賦能,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新型的技術平台,但是人工智慧科學家們的努力主要集中在概念導入、技術探索與諸如人機對弈這樣的局部應用探索上,並沒有演變為一種產業甚至經濟現象。

目前,我們正處於經濟智慧化前半段向後半段過渡時期。李彥宏指出,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人類產生的有效數據呈指數級上升,雲計算的發展則提供了海量計算所需的算力,加上經濟和社會普遍的數字化和互聯網化所創造的基礎環境,人工智慧終於得以開始在廣泛的經濟領域施展魔力。

他認為,經濟智慧化可以分上下兩個階段,前半段,人工智慧的發展主要圍繞通用能力的開發和作為一種資源的AI能力的平台化,以及在智慧搜索和資訊流推薦這兩個標誌性行業的應用;後半段,人工智慧開始全面產業化,就是行業應用與商業化的全面普及。

AI發展的第三階段是社會智慧化。李彥宏稱,人工智慧將從經濟領域滲透到廣泛的社會領域,全社會和全球範圍內的智慧協作與制度創新將是這個階段的主要特徵,最終這種協作和變革又會對經濟產生更深遠的影響,人類將真正進入智慧社會。

今年以來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經濟停滯,失業率大幅度增加,不少人質疑科技創新在關鍵時刻是否能讓人類生活更美好。我看到很多人對技術,尤其是對AI技術產生悲觀情緒,但是作為一個局中人我知道我們在進步。

李彥宏表示,未來在公共衛生的監測、新葯研發和疾病診斷等方面,人工智慧大有可為,可以提高檢測的靈敏性與準確性,縮短新葯研發的周期、降低新葯的研發成本,提高醫療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這些將使人類在面對健康問題時更加主動。

張文宏:熔斷不是AI

應建立實時數據預警系統

數據已經成為人工智慧時代最為寶貴的資源,掌握數據才能掌握未來。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上的一場智見未來對話中表示,在健康醫療領域,人工智慧應該表現在線上線下數據的融合,從而為公共衛生系統提供實時預警。

張文宏表示,在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防疫中,儘管人工智慧幫助政府做到智慧化的管理,但是中國疫情的控制最終是依靠傳統智慧和城市管理實現的。

現在的人工智慧技術用於疫苗研發、病毒檢測和藥物靶標的發現,但這些是為了解決未來面臨的問題。張文宏說道。他表示,反思疫情,我們需要解決如何加快公共衛生系統疾控預警速度的問題。

張文宏指出:現在的問題是,真實世界的數據能夠加快嗎?過去醫療機構的數據都是分散的,未來醫療機構和公共衛生防疫機構的數據融合是趨勢。

他認為,人工智慧不僅僅是幫助醫生讀片那麼簡單,而且也不能完全代替放射科醫生的工作。人工智慧需要把大量分散的數據整合起來,實時提供趨勢分析並及時進行預警。

這次人工智慧的CT影像在防疫中做出了重要貢獻,新冠肺炎患者的CT影像表現和過去完全不同。張文宏表示,我們說AI在醫療機構的應用,在檢測體系的應用,歸根結底是線下和線上數據融合。

他還表示,實時預警數據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比如對入境航班的監測、對醫院床位數的調配等,從而能夠提前幫助公共衛生體系做好資源的分配,以避免出現系統堵塞產生熔斷的情況。「『熔斷不是人工智慧,未來的數據應該是實時的數據,這才是真正的人工智慧。張文宏說。

黑石蘇世民:人工智慧發展需遵循五大倫理原則

人工智慧從根本上改變了生活,希望青年一代在推動人工智慧發展的同時,也能對維護人類未來抱有強烈的責任感。」79日,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黑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蘇世民表示。

蘇世民被稱為華爾街之王,其創辦的黑石集團管理著5380億美元資產,可投資現金高達1500億美元。蘇世民一直關注人工智慧的發展,他認為人工智慧可以幫助各國訓練和重新安排自己的勞動力,以應對21世紀的工作挑戰,解決可預測的勞動力錯配問題。

在製造業領域,AI應用也擁有巨大潛力,可以預防性維護機器性能,提升員工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同時人工智慧也能夠幫助公司優化複雜的全球供應鏈,並預測市場的變化,建立更敏捷、更可靠、更具彈性的供應鏈。

蘇世民與人工智慧結緣源自數年前與馬雲的一場對話,彼時馬雲描述了商業和學術領袖在人工智慧對社會是利是弊的問題上存在廣泛分歧。這一討論驅使蘇世民開始關注人工智慧,並將人工智慧作為近幾年慈善工作的重點。

蘇世民認為人工智慧發展面臨潛在的社會治理和道德倫理問題,AI發展需要多國協作,更需要遵循五大倫理原則。第一是透明性原則。人工智慧決策過程不應是一個黑匣子,人工智慧系統必須是易於翻譯、可解釋的。第二是公平性原則。技術不應加劇不平等或偏見和歧視,而應促進包容性,讓儘可能多的人受益於人工智慧技術。

第三是安全性原則。人工智慧技術絕不應造成可預見或無意的傷害,必須保證人工智慧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四是責任原則。研發和測試人員必須考慮到AI所有的潛在風險,如果AI系統決策出現問題,必須具備清除能力,採取強制性補救措施。

第五是隱私原則。因為很多AI應用程式都依賴於數據,因此必須保護用戶個人隱私,以易於理解的方式存儲和保護個人資訊,用戶也應擁有可以很便捷地撤銷AI使用其個人資訊的權利。

蘇世民認為,前述這些原則越早通過會議被提出和應用,就越有可能避免AI帶來的負面後果。

騰訊任宇昕:AI成為產業經濟最大變數

人工智慧本身就是一場跨國跨學科的探索,正在將人類的認知推向更快更高更強,也勢必帶給我們一場前所未見的科技和產業革命。」79日,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上,馬化騰通過微信語音談及騰訊對於AI的思考。他認為目前人們對人工智慧等新科技的認知程度,未知仍大於已知,因此要做到科技向善、AI向善,努力讓人工智慧實現四可,即可知、可控、可用、可靠。

隨後騰訊首席運營官任宇昕則進一步分享了騰訊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探索和布局。在他看來,AI為騰訊帶來三大新的變化。第一是新增長。常態化疫情防控讓復工復產變得很有挑戰,為了保證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的暢通,AI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是新博弈。對此任宇昕談及遊戲、電競與AI的發展關係,他認為未來AI可能會重塑遊戲研發、電競賽事乃至整個數字文化產業。同時,遊戲和電競為AI提供了最理想的試驗場,例如遊戲電競中的多智慧體博弈也是智慧網聯汽車在現實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三是新世代。任宇昕認為新基建將激發新一代年輕人的聰明才智,產業互聯網註定會為數字原住民帶來夢想的舞台,相信數字世界是一個等待全球年輕人共同建設的新家園。

針對AI的長遠發展,任宇昕強調AI不但改變著人與機器的關係,而且也會帶來人與人關係的調整。AI是產業經濟中最大的變數,更是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未知數。新一代年輕人既要掌握科技力量,更要思考文化價值,兩者同等重要。而四可原則將督促人們在使用AI時,不斷思考和解決隱私安全、演算法歧視、數字鴻溝等新問題,努力實現透明、普惠、責任與安全。

據了解,騰訊早在2012年就在上海布局人工智慧項目,聚焦電腦視覺的騰訊優圖人工智慧實驗室和專註資訊安全的騰訊安全科恩實驗室均落戶上海,優圖實驗室目前已擁有800余項AI相關專利。未來,公司華東總部將進一步紮根上海,加快新基建投入,為上海乃至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高通總裁安蒙:5G+AI將變革眾多行業

我們正邁入一個由AI5G驅動的智慧雲連接的時代。萬物都將被連接到雲端,以可靠的方式實現互聯。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高通公司總裁安蒙(Cristiano RAmon)指出,終端的體驗與雲端的內容、數據、算力和存儲密不可分。5GAI結合將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眾多行業,包括教育、醫療健康、零售業、製造業和交通運輸等等。

安蒙表示,利用5GAI等技術,智慧化的在線教育變得更加豐富、更具包容性,支援差異化和個性化學習。例如,實時翻譯等技術讓學生能夠獲取全球教育資料庫的內容,並以自己的語言進行學習,而網路連接將使教育系統更加靈活。截至20204月,全球共有17億學生採用遠程學習的方式。正是5G和邊緣雲賦予了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能力。

在醫療健康領域,5GAI結合可以支援更準確的早期診斷、健康監控,以及藥品與疫苗開發。安蒙指出,實現這一切的關鍵在於連接,僅在美國,預計到2030年,50%的醫療服務將在線上進行。藉助科技,你能夠享有優質影片、海量數據支援的影像和研究,以及實時的AI交互。對於影響全球GDP10%的醫療行業而言,科技和AI將幫助其擴大覆蓋範圍,改善體驗並降低成本。

零售業也是受到重大影響的一個領域。5GAI能夠端到端變革零售業,包括智慧供應鏈、物流管理,以及全新的店內體驗等方方面面。在5G環境下,無界XR Boundless XR)、分離渲染和AI處理技術能帶來個性化的購物體驗。你可以在櫥窗看到AI為你訂製的商品推薦,甚至在展示中看到自己如照片般逼真的影像。高吞吐量、低時延的5G XR眼鏡還將利用雲和終端側智慧,把虛擬物體映射到真實世界,其中蘊藏著重大機遇。安蒙指出。

製造業正經歷著重大變革。5GAI將推動實現新一代可重新配置、更具靈活性的生產製造。企業專網將通過5G提供安全的工業數據管理,數據處理將在終端和邊緣雲或本地伺服器之間分別進行。5G超可靠、低時延的特性將實現對機器的工業級遠程控制;具備端到端跟蹤與控制功能的智慧操作將把生產力提升到更高水平。

隨著汽車被連接到雲端,無線技術正在改變交通運輸業。汽車將擁有智慧駕駛艙、自動駕駛與數據分析能力和全新服務。路側基礎設施將利用AI輔助攝影機感知和實施交通流量管控,在計算平台中將感測器和AI相結合,十字路口將變得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