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還對標不了利潤創六年新高的台積電

狂熱請留給股民,半導體工作者需要保持清醒。

對中芯國際來說,短期的屯糧,或許會更有利於應對美國在供應鏈上的刁難,但如果從一家半導體製造企業的長期發展來看,收益和持續不斷的現金流,是更為重要的。所以說,如何將股民的短期狂歡轉變為一場長期狂歡,這個問題,應該由台積電來解惑。

相比今天讓股民瘋狂的科創板「晶片王」中芯國際,或許全球毋庸置疑的Top1晶圓製造商台積電在2020年過去3個月的賺錢表現,更值得中國半導體產業界關注。

今天下午,台積電在2020年Q2法人說明會上,公布了本季度的財務情況。這家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果然不負眾望,Q2營收達到3107億台幣(738億人民幣,105億美元),同比上漲為29% 。

但最讓人驚奇的是台積電的Q2凈利潤,高達1208台幣(約41億美元,286億人民幣),同比飆升81% ,不僅超過了分析師預期,也創下6年來最高水平。

此外,台積電Q2的毛利潤率高達53%,超過此前分析師給出的50%~52%預期。

中芯國際:還對標不了利潤創六年新高的台積電
圖片來自台積電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業績表現優異,台積電本次調整了2020年的整體收入預期,從之前的10%~15%上調至20%;同時,他們也調高資本支出額度至160億~170億美元;但在年初,他們曾因預計經濟大蕭條即將到來,而下調過2020年收入預期。

從台積電給的「按製程劃分的收入圖表」(下圖)可以明顯看出,28nm以下(28、16、7)的高端晶片帶來的收入佔據台積電總收入的近80%。

與中低端製程晶片製造相比,製造高端晶片的廠家寥寥無幾,特別是擁有7nm以下製程的代工廠,目前只有台積電與三星。而前者的新製程由於良率更高,生產周期穩定有序,因此,台積電算是基本獨享這個製程節點的利潤。

而與台積電相比,2019年中芯國際的財報顯示,其凈利潤只有5.1%,毛利率為7.89%,主要是因為其收入來源至少50%收入來自於90nm製程產線,可謂技術差距決定利潤差距。

中芯國際:還對標不了利潤創六年新高的台積電

當然,台積電在2020年Q2取得如此好的業績,主要是在冠狀病毒蔓延的情況下,電腦等消費級硬體所採用的高端晶片市場顯示出了強勁需求。

同時,疫情也讓數據中心晶片訂單有了大幅增長,這兩個趨勢給台積電帶來了更多利潤。

從下圖可以明顯看出,汽車行業、物聯網以及消費電子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但務必要注意的是,唯一一個正向增長的市場便是「高效能運算」,也就是我們最近常常提起的「數據中心」市場。

也就是說,疫情期間大家都在家上網,所有工作都在網上進行,那麼支撐大眾上網的基礎設施,譬如5G基地台、大型數據中心以及中小型機房的伺服器,就成為了一個新的市場增長點;此外,這幾年5G、人工智慧研究與應用的爆髮式增長,也需要數據中心能夠輸出更多算力。

中芯國際:還對標不了利潤創六年新高的台積電

不過,台積電也不可避免在會上被問到了華為的訂單供應問題。

2019年,華為的訂單佔據台積電總業務的14%,是台積電最重要的高端晶片(14nm以下)客戶之一。但就在今年美國川普政府禁止華為使用美國晶片製造設備後,這家世界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就被夾在中間進退兩難。但後者最終妥協,並開始尋找彌補華為訂單損失的措施。

美國在5月發布的華為新限令將在9月15日生效,而台積電也給出了一個相對明確的回復:暫時不會在這個時間點之後為華為生產晶片。

「雖然這項規定剛剛結束公眾評議期,國際清算銀行目前還沒有做最終裁決的修改。其實現在確認還為時過早。但在目前情況下來看,9月14日後我們不打算髮貨。因此,其他客戶的訂單如何進行動態調整對台積電將是一個挑戰,我們正在與客戶密切合作,確認誰是現在進入(流程)的最佳時機。」

不過台積電強調,在填補華為的剩餘產能方面,進展非常順利。

早在今年6月,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曾公開表達過尋找替補華為訂單客戶的信心。而本次台積電則給出了一個充滿信心的具體原因:

疫情期間對高效能計算晶片需求的激增,已經抵消了我們不能為自己的前第二大客戶華為製造晶片的損失。

有分析師擔心,失去了華為,手機市場也不太景氣,台積電這些高端晶片產線的產能可能會填不滿。但台積電自信滿滿得表示:「應該沒有問題,雖然有很多不確定性,但我們收到了來自伺服器以及企業級硬體製造商的大量需求。」

「我們觀察到,所有客戶都在非常積極地申請和準備5G與HPC(高性能電腦群)的相關業務。此外我們還觀察到,所有客戶都試圖確保供應鏈安全。」

這裡的供應鏈安全,其實指代全球大多硬體企業在疫情和美國禁令背景下,需要承受的「晶片庫存」壓力。

有分析師在這次法人會上指出,很多中國汽車企業擔心被制裁,都在積極囤積晶片相關產品。而過去幾個月,整個全球晶片供應鏈的庫存水平達到了很高的等級。

而台積電則表示,從公司的庫存追蹤數據來看,其大部分客戶的庫存水平的確在第一季度超過了整個季節性平均水平,而且他們預計第二季度將會進一步增長,並在2020年下半年達到高位。

「由於全球都在努力確保供應鏈安全,我們的客戶對下半年新5G智慧手機產品的發布有很高的期待,並做了充分準備。但我們不能排除庫存調整的可能性。」

此外,大部分分析師對台積電先進位程技術的量產情況也非常關注,特別是將會在2020年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的5nm與2022年進入量產階段的3nm。

不過台積電並不想透露這些新製程的更多消息。

在被問到「5nm製程是否會在量產第一年帶來10%佔比的收益,第二年這個數字會提升到30%」時,台積電只是含糊地表示「到時候便會向大家公開」。但他們強調,目前5nm製程的需求十分強勁,這種需求將會持續到2022年。

總的來說,台積電給出了一個不錯的半導體未來1年的發展展望:2020年下半年將會有很多新的5G手機陸續推出;數據中心相關收入將會顯著增長;除汽車以外,其他技術平台都會有顯著增長。

換句話說,無論哪個高端晶片市場的爆發,都會最終有利於佔據全球晶片代工份額50%以上的台積電。

中芯國際:還對標不了利潤創六年新高的台積電
圖片來自台積電

但是我們也在台積電的未來大事件摘要中發現(下圖),近期一大批車載晶片供應商開始在晶片方面有所行動,而此前Benz也跟NVIDIA 宣布要一起合作開發低級別自動駕駛技術。

不知道這是特斯拉給予的壓力,還是汽車市場正在處於緩慢復甦中,但這對於車載技術市場,總歸是個好事情。

中芯國際:還對標不了利潤創六年新高的台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