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毀滅性打擊電子煙:1800多家企業灰飛煙滅
電子煙,一度被很多人看好的一個朝陽產業、創業風口,曾經吸引了太多企業和創業者投身其中,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羅永浩,在鎚子科技失敗後就一度準備進軍電子煙行業。
但是,因為不規範的急劇膨脹,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嚴重威脅,電子煙行業也被國家一再出台嚴格的政策進行約束。
7月14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電子煙市場專項檢查行動方案》,要求通過專項檢查,以更加嚴格的監管措施、更加嚴厲的治理手段,全面清理互聯網電子煙售賣,全面強化對互聯網平台的監管,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企業名稱、經營範圍、品牌名稱包含「電子煙、電子霧化器」關鍵詞,而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超過了1.3萬家。
其中,廣東分布最多超過730家,佔總數的54%,江蘇、浙江也都超過了1000家。
電子煙不僅產品本身風險極大,相關企業也藏有巨大隱患,先後已經有268家遭到行政處罰,33家有嚴重違法行為。
僅僅在2019年,電子企業被執行人資訊就多達705次,創下一個尷尬的新紀錄。
而隨著電子煙政策的收緊,以及2019年央視315晚會的曝光,電子煙企業也遭到了嚴重打擊,目前已有超過1800家企業註銷或者吊銷,2019年央視315晚會之後就有809家,佔總數的44%。
隨著最新清理方案的出爐,以及行業的逐漸規範,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電子煙企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