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全核5.2GHz Corei9-10900K超頻的那些事兒
從有DIY這個概念開始,OC超頻就是玩家最大的樂趣之一,而通過自己的努力將CPU性能大幅提升,是一件風險與收益都很大的挑戰。作為普及的處理器廠商,Intel也非常關注超頻,每次推出新一代處理器,超頻改進都是重點之一。
今年4月份,Intel發布了最新一代的桌面Core處理器,這是十代Core了,代號Comet Lake-S,使用了14nm++製程,通過架構、製程深度優化,旗艦型號Corei9-10900K這一次不僅做到了10核20執行緒,同時睿頻加速頻率也提升到了5.3GHz。
在x86處理器歷史上,5.3GHz的官方出廠頻率還是第一次,創造了歷史新紀錄,而且這次是同時提升CPU核心數及頻率,更加難得。
十代Core超頻改進:釺焊+晶片變薄、開放超頻控制
Corei9-10900K處理器本身的5.3GHz頻率很高了,全核頻率也達到了4.7GHz,但是其超頻潛力還可以繼續挖掘,主要就是Intel在這一代處理器上重點改進了超頻相關的功能及設計。
首先,十代CoreK系列處理器將晶片做了打磨,降低了厚度,就給IHS散熱頂蓋、STIM釺焊散熱材料留下了更大的空間,二者都更厚了,從而大大增強了散熱性能。
具體變了多少,超頻高玩der8auer之前做了開蓋對比,七代Corei7-8700K的核心晶片還只有0.44mm厚度,九代Corei9-9900K一下子增加到了0.88mm,而十代Corei9-10900K又降回到了0.58mm,相比9900K大幅減少,有助於提高散熱。
與此同時,K系列Core處理器還使用了釺焊導熱,相比普通硅脂有更高的導熱效率,也進一步提升了散熱能力。
散熱是限制超頻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全部。在不斷挖掘散熱潛力的情況下,Intel在十代Core處理器上也放開更多的超頻限制,如下所示:
Corei9-10900K處理器支援的三大超頻新功能主要是:
一是支援每個核心單獨開啟、關閉超執行緒,超頻的時候關閉超執行緒往往能帶來更多提升,另外日常某些應用不需要的時候也可以選擇關閉。
二是支援對PCIe圖形匯流排(PEG)、DMI匯流排(連接處理器與晶片組)進行超頻。
三是增強了電壓/頻率曲線的控制,圖中藍色曲線是常規超頻的,而黃色曲線是新的超頻,可以看到同樣電壓下頻率能更高,也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增加更高的電壓。
在軟體方面,配套的Intel XTU及Performance maximizer兩款超頻軟體也針對新功能做了升級,相比BIOS調整它們對新手更友好一些,玩家的超頻自由度更高。
Corei9-10900K超頻實戰:水冷即可超頻到10核5.2GHz全核頻率
改進了這麼多,Corei9-10900K處理器的超頻能力到底提升了多少呢?我們快科技之前在首發評測時已經做過測試。普通人不適合極限超頻,分體式水冷也比較麻煩,那就看看AIO一體式水冷下的表現吧。
Corei9-10900K處理器水冷超頻全核5.2GHz,並通過烤機測試。測試平台配置:華碩M12E主板、玩家風暴堡壘360EX水冷散熱器、芝奇皇家戟DDR4 8GB×2記憶體、三星960 PRO 512GB SSD、鑫谷崑崙1080W鉑金電源,Windows 10 x64作業系統。更多資訊請參見://news.mydrivers.com/1/690/690277_5.htm
經過多種超頻組合嘗試,Corei9-10900K可以超頻到5.2GHz,注意這是全核心頻率,相比默認的4.7GHz其實已經提升了500MHz,超頻幅度超過了10%,這對10核處理器來說已經難能可貴了。
同時,記憶體頻率這時候也達到了4500MHz,時序依然可以控制在18-22-22-52,總體表現可以說讓人眼前一亮了。
總的來說,Corei9-10900K處理器不僅升級到了10核20執行緒、5.3GHz加速頻率,在超頻上也做了大量改進,實測水冷下即可超頻到5.2GHz全核頻率,這是以往的處理器做不到的,超頻上還有更高的可玩性,非常適合高端玩家折騰,也難怪其上市後經常一貨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