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行業「宮斗」大戲!格力美的公開「掐架」
這段時間的瓜是一個接著一個,繼前幾日騰訊和老乾媽的烏龍合作事件,近幾日又一出年度大戲上演,美的和格力這兩位空調行業的領軍人物也杠上了。
事情起因為,中國移動招標網發布的一則處罰通告,稱格力在投標過程中存在「弄虛作假」的情況,取消格力的中標資格,而且後續三年內格力參與同類產品競標時的得分扣減5分。
一直有著「打假鬥士」的董明珠,現在要面對格力電器弄虛作假的指控,屬實有些打自己臉。
為此,格力在7月4日發布了《嚴正聲明》,表示被取消中標資格是因為申報材料整理失誤,並非網傳的虛標技術參數、能效參數,並以處理相關負責人。
接著格力電器反擊稱,此次事件是競爭對手可以推動,並稱重慶美的技術參數不達標,發票資訊不屬實。
而且,格力曾就相關問題多次向中國移動回饋,但重慶美的還是屢次中標。
隨後,美的也強勢回應,表示格力所提及的技術和發票不達標的問題不屬實,而且美的在招標過程中已經向中國移動提供額相關證據進行澄清說明,整個投標過程合法合規。
實際上,這並不是格力和美的第一次杠上了。
這兩家空調市場的霸主之間的訴訟罵戰就沒有停歇過。據不完全統計,自2007年以來,雙方圍繞技術專利、商標等發起的互訴案超過10餘件。
2008年,格力起訴美的空調的「舒睡」功能侵犯其「按照自定義曲線運行的空調器及其控制方法」。
2012年,格力起訴美的侵犯其「可拆裝式空調室內機管路安裝擋板」實用新型專利;2013年,格力再次起訴美的「五穀豐登」商標侵權。
兩家最出名的一次訴訟是2018年6月,美的空調對格力空調侵犯自家「有涼感,無風感」廣告語發起知識產權訴訟。
庭審過程中,美的甚至將空調幫上了法庭。而這場「掐架」,有將近170萬人觀看了庭審過程。最終,在2018年末,以格力敗訴的結果,結束了這場「掐架」。
訴訟之外,格力掌門人董明珠也經常親自上陣,抓住任何機會痛批同行,將美的評價為「小偷」。稱美的不僅「偷技術」還「偷人」。
面對董明珠的咄咄逼人,無論是美的創始人何享健,還是美的董事長方洪波,幾乎沒有回應。唯一的一次回應,是董明珠稱美的為「小偷」後,方洪波反擊稱:「只要是珠海那家企業的人,我們絕不會用……」。
除此之外,雙方員工也爆出過互掐事件。總之,兩家不是在「掐架」就是在「掐架」的路上。
不過,兩家也有差點合作的時候。
據董明珠透露,2019年9月,鬧得沸沸揚揚的格力舉報奧克斯事件,其實一開始是格力、美的、海爾三家約好一起舉報的,結果後面美的和海爾都退出了。
格力和美的之所以會這麼頻繁的「掐架」,主要還是因為格力和美的作為中國空調市場的霸主,兩者加起來所佔的市場份額超過7成,他們之間擁有太多的利益糾紛。
格力作為曾經的空調市場「老大」,近幾年受到美的的強勢追趕,線上空調市場,美的已經遠遠領先格力。而格力最引以為奧的強大線上供應商體系,也開始受到了美的的挑戰。
雖然,今年618期間,董明珠親自出馬直播帶貨,創造了當場破百億的記錄,但是不少消息稱,這些銷售額實為線下經銷商在「刷單」。
總之,格力的「老大」地位已經不再穩固,除了美的這個主要競爭對手,海爾、奧克斯、海信等品牌也都在慢慢蠶食這個市場。
回到這件事情本身,其實,移動公司對格力的電器的處罰通告,其實早在6月1號就已經發布了,為何卻等到7月份才開始發酵?
可能,確實如格力所說是有同行刻意炒作,不過我倒是覺得美的是無辜躺槍的,真正的幕後黑手可能另有其人。
而且這個時間點,剛好是空調能效新國標正式實行的時間點。
空調能效新國標的實施給飽受疫情衝擊的空調產業帶來深遠影響,它將影響各個空調品牌的戰略布局和產品營銷策略,還將加速空調行業的洗牌。
根據奧維雲網監測數據顯示,618期間新國標一級產品的的銷售量中,線下海爾銷量第一,線上奧克斯銷量第一。
未來的空調市場,競爭可能會更加激烈,各品牌為了爭奪用戶,要麼會加速產品的創新,要麼在價格上給予更多的優惠,而這些對於我們這些普通消費者來說肯定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