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學校暴發!多地緊急通報!又一種新病毒來了?
本文專家:張政,廣州市海珠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管醫師
本文審稿:黎冬梅,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各地紛紛開學,好不容易可以緩口氣,但是前段時間,家長圈裡被一個熱詞刷了屏——鼻病毒!
據湖南、陝西、廣東等多地疾控部門報告,多個學校鼻病毒感染暴發,癥狀有感冒、咳嗽、發燒!
看到這些消息,家長們又開始緊張了: 鼻病毒是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變異而來的嗎?孩子還能上學嗎?
先別慌,今天就一起看看鼻病毒的真面目。
鼻病毒是一種新病毒嗎?
鼻病毒,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名詞比較陌生,以為是種新病毒。
但其實,鼻病毒是引起人類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原體,至今己有超過120個兄弟姐妹(血清型)被發現,是人類病毒中血清型最多的病毒。鼻病毒也是引起普通感冒的常見病原體。
人類普遍易感,尤其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和高齡老人。
既往感染不能導致完全免疫,仍可有其他血清型導致再感染。畢竟鼻病毒兄弟姐妹多,目前又沒有研製出疫苗。
感染鼻病毒需要隔離嗎?
全世界一年四季都有鼻病毒活動的身影,感染主要發生在春秋季和氣溫突然下降時,尤其在人群擁擠及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鼻病毒的傳染源主要是患者及病毒攜帶者,鼻病毒可在器物表面存活數日,通過飛沫、直接或間接接觸的方式由呼吸道侵入傳播。
因此,感染鼻病毒後最好在家休息,以免傳染給其它人。
感染鼻病毒和新冠病毒有什麼區別?
感染鼻病毒感染和新型冠狀病毒顯然是不同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傳播途徑
鼻病毒通過飛沫、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應注意糞便及尿對環境污染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
- 易感人群
兩者均普遍易感。鼻病毒感染小兒相對較多。
- 潛伏期
鼻病毒感染潛伏期2-5天;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潛伏期1-14天,多為3-7天。
- 臨床癥狀
鼻病毒感染一般表現為感冒癥狀,如流涕、鼻塞、噴嚏、咽部不適、咽痛、咳嗽等,可伴有頭痛、全身無力、寒顫及低熱。
具有自限性,病程一般持續1周,程度普遍較輕,但嚴重的也會出現鼻竇炎、急性中耳炎、哮喘、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以發熱、乾咳、乏力為主,少數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瀉等癥狀。
輕型患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而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症。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
在這裡要提醒大家,雖然感染鼻病毒不同於感染新冠病毒,但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指出:
如果有發熱、咽痛、乾咳等癥狀,要及時到就近發熱門診就診,不要自行服藥。
如何預防鼻病毒感染?
規範配戴口罩;
增強免疫力(加強休息、營養和鍛煉);
講衛生,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衣服遮好口鼻;
學校或單位避免人群聚集,加強晨午檢和缺勤追查;
加強教室、辦公室、電梯轎廂等環境的通風;
加強物品或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尤其是經常被人觸摸的電梯按鈕、門把手、遙控器等;
鼻病毒感染患病應居家隔離,及時報告學校或單位採取相應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