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偽造老乾媽公章騙取騰訊合作 :「老千媽」真的存在?
2020下半年度第一部大型魔幻連續劇來了,劇情兩度發生重大反轉,戲味十足。
6月30日,一則民事裁定書,將騰訊與老乾媽這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聯繫到了一起: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稱,同意原告騰訊請求查封、凍結被告老乾媽公司名下價值人民幣1624.06萬元的財產。
裁判文書顯示,騰訊訴老乾媽此案是因為服務合約糾紛。
根據騰訊方面的解釋,2019年3月,騰訊與老乾媽公司簽訂了一份《聯合市場推廣合作協議》,騰訊側投放資源用於老乾媽油辣椒系列推廣,騰訊已依約履行相關義務、但老乾媽未按照合約約定付款。騰訊多次催辦無果,因此不得不依法進行起訴。
創業邦從公開渠道獲知,騰訊與老乾媽唯一一次交集是2019年老乾媽曾與騰訊旗下《QQ飛車》展開合作。
有遊戲行業媒體曾報道過,「2019年4月26日,QQ飛車手游S聯賽2019年春季賽正式開幕。在開幕現場,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QQ飛車手游運營總監趙斯鵬現場宣布了將與國民辣醬品牌老乾媽展開合作的消息。老乾媽將成為S聯賽最新的行業年度合作夥伴,這是老乾媽首次與電競的跨界合作。」或許這正是這起糾紛的緣由所在。
然而反轉來得更快——6月30日晚,已經兩年沒更新的老乾媽公眾號迅速發布一則聲明,稱:「經核實,我司從未與騰訊公司或授權他人與騰訊公司就「老乾媽」品牌簽署《聯合市場推廣合作協議》,且我司從未與騰訊公司進行過任何商業合作。」
老乾媽同時還在聲明中表示:「對於該事件給我司造成的不良影響,我司保留追究相關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兩方各執一詞,似乎都底氣十足,網友為此戲稱,難道是「老千媽」和騰訊簽的合約?
然而「老千媽」真的出現了。
反轉又來了——7月1日下午,貴陽警方通報,經初步查明,3個犯罪嫌疑人冒充老乾媽市場經營部經理,與騰訊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其目的是為了獲取騰訊公司在推廣活動中配套贈送的網路遊戲禮包碼,再通過互聯網倒賣非法獲取經濟利益。
騰訊法務部一直被網友調侃為「南山必勝客」,因其在深圳市南山區法院打官司幾乎未嘗敗績。與此並列的,還有「最強法務部」——任天堂法務部,「版權狂魔」——迪士尼法務部,這三個企業都是版權業界公認的維權強者。
據媒體公開報道, 騰訊法務部在2013年至2019年12月,已經創下29次訴訟不敗傲人成績。除了鮮少有敗績,騰訊法務部還是個相當賺錢的部門——據媒體報道,根據估算,騰訊法務部在2015年僅《英雄聯盟》維權就獲得了3000萬賠償。
普通公司的合約都是一審再審,騰訊擁有如此強大的法務,為何會被區區偽造的公司印章騙過?老乾媽與騰訊之間的這出羅生門連續劇,是已經到了尾聲,還是剛剛開始?
目前來看,存疑的點,不止一處。
「欠款」1624.06萬,老乾媽沒錢了?
從財務上來看,老乾媽並不缺這1624.06萬。據媒體報道,2019年,老乾媽完成銷售收入50.23億元,同比增長14.43%,創下了歷史新高。
在貴州當地,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貴州有兩瓶,一瓶是茅台、一瓶是老乾媽辣椒醬。
陶華碧白手起家的故事廣為流傳。陶華碧1947年出生於貴州遵義一個偏僻山村,因家中重男輕女,陶華碧沒有上過一天學。
1989年,陶華碧用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在龍洞堡街邊將小吃攤位擴展為「實惠飯店」。由於飯店分量足味道好,生意很不錯,附近貴陽紅星機床廠技校的學生經常光顧這裡。
尤其是陶華碧自製的豆豉辣醬、香辣菜等小吃和調味品深受途經的貨車司機們喜愛,他們把「龍洞堡老乾媽辣椒」的名號傳播了出去,很多人專程從市區趕到龍洞堡就為了買點陶華碧做的辣醬。
1994年,她把「實惠飯店」更名為「貴陽南明陶氏風味食品店」,專門經營起豆豉辣醬等佐餐小食、調味品來。隨著生意越來越紅火,陶華碧決定放手搏一搏,把辣椒醬產業做大。
1996年陶華碧開辦了陶氏風味食品廠,正式推出「老乾媽」風味豆豉。1997年,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成立。
老乾媽在陶華碧的帶領下,從辣椒醬小作坊逐步變成了中國知名品牌,到2019年,其產值已經從1998年的4549萬元增長到50億元。
陶華碧恪守的「四不」名言也廣為人知,即「堅決不偷稅、不貸款、不欠錢、不上市」。
在外界看來,老乾媽之所以能堅持不上市,得益於其充裕的現金流。
2016年,華泰證券出具的題為《「老乾媽」的品牌塑造之路:注重產品品質,維護品牌形象》的研究報告指出,老乾媽採取「不欠賬、不賒賬」的現銷模式,一方面公司應收賬款周轉期為0天,公司現金流充裕;另一方面,應付賬款周轉期亦為0天,而同行業主要公司應付賬款周轉期均在30天以上。
雖然公司「不欠賬、不賒賬」的現銷模式沒有充分利用供應鏈資金,但「老乾媽」不欠賬的管理模式亦吸引了優秀的上游原材料供應商,公司較好的信譽贏了上游供應商信賴,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了上游供貨渠道,保證了生產供應和產品品質的穩定。
老乾媽缺錢嗎?顯然是不缺。那麼對於這樣一家現金流充沛的企業,為何會拖欠1624.06萬的廣告費?
陷進「表見代理」疑雲?
不光不缺錢,老乾媽經營這麼多年,官司也是沒少打,大多集中在商標權。
當年,貴陽的老乾媽與湖南「老乾媽」展開了一場長達5年的商標爭奪大戰,最終以貴陽陶華碧的老乾媽勝訴高中,湖南「老乾媽」被判停止在風味豆豉產品上使用「老乾媽」商品名稱,並停止使用與貴陽老乾媽風味豆豉瓶貼近似的瓶貼,賠償貴陽老乾媽經濟損失40萬元。
後來,還和貴州的「老乾爹」打過一場。
但是這次與騰訊之間的官司,完全不同以往。
法院採取保全措施,是認為存在基本事實而下的保全裁定,而騰訊也是有專業法律服務團隊的,不可能冒然起訴。而老乾媽現金流充沛,不存在「缺錢」現象,從老乾媽主動報警立案一舉來看,老乾媽也是有底氣的。那麼這個事件如何解釋才合理?
從公安機關通報的情況來看,涉事3人可能涉嫌合約詐騙罪、偽造公司印章罪。合約詐騙罪一般起始刑期是3年以下,最高可判無期徒刑;偽造公司印章罪是3年以下。
那麼,本案的合約是否必然無效呢?
不一定。
原因是,合約法中有一個「表見代理」的概念。表見代理,是指雖然行為人事實上無代理權,但相對人有理由認為行為人有代理權而與其進行法律行為,其行為的法律後果由被代理人承擔的代理。表見代理從廣義上看也是無權代理,但是為了保護善意第三人的信賴利益與交易的安全,法律強制被代理人承擔其法律後果。
通俗來講,雖然事實上是假冒的或者沒有授權,但是合約相對方有理由相信這個是有效的。相關行業內人士猜測,老乾媽之前可能有一個負責廣告的代理人,後來這個代理人不再代理,或者說老乾媽已經解除了代理關係,但是騰訊並不知情,而這個代理中間人,繼續使用老乾媽代理人的身份跟騰訊簽約了合約。
所以,合約效力的問題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審理,騰訊方若要主張合約有效,就得舉證證明構成表見代理。專業人士認為,這幾個犯罪嫌疑人均不是老乾媽公司員工,使用的公章也是偽造的,這個案件有沒有表見代理的適用餘地,要看之後開庭所還原出來的事實。
表見代理主要審查兩個關鍵要件:一是行為人是否有能夠代表老乾媽的權利外觀,二是騰訊是否是善意且無過失。
專業人士解釋道,表見代理這個制度,最重要的是保護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說,這三個人提供的材料以及他們的種種行為,讓騰訊有理由相信這幾個人就是老乾媽的員工,相信印章也是真的,那麼這個合約仍然是有效的。騰訊是善意第三人,法律保護這個合約的效力,騰訊可以向老乾媽主張合約權利,老乾媽只能先履行合約,再向騙子代理追債。
現在需要關注的點或許在於:合約是否有效?騰訊是否屬於善意第三人?偽造公章三人是否屬於表見代理?老乾媽是否需要履行合約義務?後續還有許多諸如此類的法律問題待解決。
當然,這只是針對目前情形做出的合理猜測,個中事實究竟如何,還需等待法院最終的解釋。但毫無疑問,這場連續劇,只是剛到高潮,還遠未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