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能否拯救 RTS 帝國?

  • 2020 年 6 月 30 日
  • AI

上周,EA 開源了《紅警》部分源程式碼讓玩家們沸騰,遊俠下面的眾多 RTS 玩家社群也相當振奮,大家的普遍反應是,EA 開源紅警雖是為 4K 重置版《命令與征服》的銷售造勢,對於已經衰落的《紅警95mod 開發卻意義重大。

一位 RTS 遊戲 mod 開發者告訴 AI 源創評論,前年,《帝國時代2 決定版》創下了首月銷售 100 萬份的記錄,讓很多老牌 RTS 遊戲公司看到了希望,並在近兩年掀起 4K 重置高潮。

在這位開發者看來,精緻的畫面並不是挽救 RTS 遊戲走向頹勢的良方,但開源或許可以。

RTS 遊戲的衰落

大約 40 年前,美國資深遊戲設計師唐·道格勞將實時和戰略元素結合,創造了一款名為「烏托邦」的遊戲,該遊戲的主要模式就是採集資源、建造基地、生產作戰單位,這也是 RTS 遊戲的原型。

上世紀 90 年代初,伴隨著《沙丘2 》的問世,「real-time strategy」(即 RTS)才作為遊戲類型被使用,美國的《電腦遊戲雜誌》將《沙丘2 》當做一種具有實時 4X 對戰的經典遊戲類型進行了報道。

兩年之後,仍然默默無名的小公司暴雪推出了天才製作《魔獸爭霸》,再次鞏固了這一遊戲類型,並且為 RTS 遊戲添加了一項新的特性——「聯機對戰」。

從這一刻起,RTS 遊戲開始風靡世界。許多年後,被稱為「人皇」的中國電競選手李曉峰衛冕世界冠軍,間接助推電競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第 99 個體育項目,他所主攻的遊戲就是這款《魔獸爭霸》。

在世紀之交前後,伴隨著 Age of Empires 系列的推出,RTS 遊戲走向了高潮。相比於只有 4 個種族的魔獸系列,帝國時代系列一推出就是 12 個文明,這款遊戲開始採用外交、貿易、科技等新系統,並且將資源擴展為 4 類,遊戲設定開始與人類歷史背景緊密貼合,甚至在很長時間裡,成為了美國中學生學習歷史的工具軟體。

在此之後,Ensemble Studios 很快又推出了 Age of Empires 系列的經典款《帝國時代2 》,這款遊戲一開始並不被看好,因為遊戲模式上並沒有太大創新,只不過增加一些細節,比如一個編隊中騎兵行進速度會停下等待步兵、農田可以在磨坊中復耕、更多的快捷鍵等,但其後來所引發的 RTS 遊戲熱潮不下於《魔獸爭霸》。

在本世紀初的前十年里,如果你去中國各大城市的網吧,會發現其中一半以上的人都在玩這款 RTS 遊戲,直到 LOL 出現並一統網吧。

Age of Empires 系列既是 RTS 的巔峰,又是其衰落的開始,事實上從《帝國時代2 》開始,RTS 上手慢、操作困難、單局時間長、玩家互動有限的缺點都已經開始暴露,當時一盤對戰局打一兩個小時都是常事,往往一次遊戲結束,玩家就已經疲憊不堪。

後來挑戰《帝國時代2 》的《地球帝國》、《國家崛起》都沒有做減法,反而將文明尺度拉長到數十個層級,資源量也大大增多,遊戲門檻增加,但是遊戲邏輯並沒改變,RTS 遊戲越來越沒有吸引力,走下坡路也成了必然。

RTS 從 mod 到開源

事實上,遊戲 mod 的終極版本就是開源遊戲。

RTS 遊戲的興盛與玩家社群做出了大量 mod 有極大關係,以後來著名的 RTS+SLG 遊戲《羅馬全面戰爭》為例,目前這款遊戲在中國最受歡迎的三個 mod 分別是:《成吉思汗全面戰爭》、《古典歐亞大地圖》、《三國全面戰爭》。

這本來是一款純粹西方文化背景的遊戲,在中國 mod 開發者的努力下,它被賦予了中國歷史文化的色彩,也被更多的中國玩家接受。

從遊戲廠商的角度來看,mod 對於遊戲具有修復 bug、改善用戶體驗、促進社區活躍的作用,尤其是在存儲設備有限的年代,很多遊戲通關之後,玩家就不會再有興趣繼續玩下去,而遊戲 mod 的出現則可以延長遊戲壽命。

在很長時間裡,很多遊戲開發者甚至會留下設計節點和 mod 管理工具,方便後人開發更多 mod。

比如《模擬人生》系列,從一開始,遊戲開發者就會故意將關鍵遊戲數據集合在 data 文件夾下的 character、world 等文本文檔中,各種點陣圖也被集中在一個文件夾中,這樣用戶要想製作新的 mod,只需要直接修改替換文件即可。

再比如包括《羅馬全面戰爭》、《中世紀全面戰爭》、《幕府全面戰爭》、《拿破崙全面戰爭》在內的採用 warscape 引擎的遊戲,普遍將遊戲數據封裝在「.pack」文本中,以至於玩家群體直接開發除了傻瓜式 mod 開發工具 Pack File Manager,即便你完全不懂技術,也照樣可以自寫 mod。

站在一個普通玩家的角度來看,當一款遊戲裡面的所有參數都被改動,所有 UI 都被更替,甚至連遊戲邏輯都被調整了,那他看到的這款遊戲就已經不是 mod,而是一款嶄新的遊戲,《0.A.D》就是其中的典型。

2000 年前後,知名遊戲玩家 Jason Bishop、Ken Wood 和 Erik Johansson 基於《帝國時代2 》設計了經典 mod《0.A.D》,這一 mod 在玩家社群里迅速引起轟動,但是他們並不滿足,於是成立了「野火遊戲」組織,計劃將其打造成一款開源遊戲,並且還要籌集 16 萬美元以便長期維護。但是一直到 2013 年,他們也只籌集到了 3 萬多美元,而且這時候 RTS 的黃金時期也已經過去,moba 遊戲成了市面上最受歡迎的遊戲品類。

在今年紅警95 開源之前,《0.A.D》一直是最受歡迎的 RTS 開源遊戲。

相比於 Age of Empires 系列,《0.A.D》第一次實現了「兵農一體」的遊戲邏輯,裡面的資源收集者農民被分成了「婦女」和「民兵」兩種,「婦女」只在採集等少數情況下起作用,民兵則可攻可守。這一設計直接改變了遊戲邏輯,玩家再也不會割裂攻防體系,極大簡省了操作難度。

RTS 的「克隆開源」

事實上,玩家中很早就有人提出「開源拯救 RTS」這個說法。不管出於什麼目的,早期大火過的各種 RTS 遊戲目前幾乎都有「克隆開源版」。

比如最先使用 3D 渲染畫面的 RTS 遊戲《橫掃千軍》,該遊戲推出當年即獲得行業內 50 項大獎,在多項評選中擊敗《魔獸爭霸》,並且在 1997 年就使用了 1080p 的畫質。

目前該遊戲有一個開源的遊戲引擎 Ta spring,在眾多開發者的努力下,它將原來半 2D 的畫面轉換成了完全 3D,遊戲玩家可以從任何角度觀察遊戲中的角色,遊戲的細節也大大豐富,即使是飛機飛過水麵的倒影也清晰可見,極大增強了遊戲的代入感。

除此之外,該遊戲的三代產品《橫掃千星》還有個克隆開源版《Zero-K》,這款遊戲在操作和戰略配置層面被提升到了極為宏觀的角度,數千個作戰單位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數個星球之上,當恆星升起的時候,玩家會感受到一種特別壯麗的美感。

當某些老遊戲受歡迎到一定程度,可以說即使製作公司不開源,玩家也會想辦法「幫你開源」。《三國志》有開源版《戰略三國》、《模擬城市》有開源版《citybound》、《文明》有開源版《freeciv》。

與此同時,很多遊戲版權所有方也在積極擁抱開源,以此恢復老遊戲的影響力。

比如,2018 年 Facebook 開源了星際爭霸的 AI 源程式碼,以供研究者和玩家參考;再比如,2017 年育碧開放了《衝突世界》,在那以後《衝突世界》迎來了 mod 社區的再次爆發,很多懷舊玩家重返戰場。

RTS 的小眾化已經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在越來越少有新的 RTS 遊戲面世的情況下,開源未嘗不是延長遊戲壽命的方法

推 薦 閱 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