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bok筆記 第八章——項目品質管理

  • 2019 年 10 月 10 日
  • 筆記

概述

品質與等級有什麼區別?

  • 「品質「與」等級「不是相同的概念。品質作為實現的性能或成果,是」一系列內在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ISO 9000)。等級作為設計意圖,是對用途相同但技術特性不同的可交付成果的級別分類

如何通過品質管理來達到客戶滿意?

  • 了解、評估、定義和管理要求,以便滿足客戶的期望。這就需要把「符合要求」(確保項目產出預定的成果)和「適合使用」(產品或服務必須滿足實際需求)結合起來。在敏捷環境中,相關方與項目管理團隊合作可確保在整個項目期間始終做到客戶滿意

高層在品質管理中起什麼作用?

  • 項目的成功需要項目團隊全體成員的參與。管理層在其品質職責內,肩負著為項目提供具有足夠能力的資源的相應責任

敏捷環境的考慮因素

  • 為引導變更,敏捷方法要求多個品質與審核步驟貫穿整個項目,而不是在面臨項目結束時才執行。循環回顧,定期檢查品質過程的效果;尋找問題的根本原因,然後建議實施新的質監改進方法;後續回顧會議評估試驗過程,確定是否可行、是否應繼續、或做出調整,或者直接棄用
  • 為促進頻繁的增量交付,敏捷方法關注於小批量工作,納入儘可能多的項目可交付成果的要素。小批量系統的目的是在項目生命周期早期(整體變更成本較低)發現不一致和品質問題

規劃品質

定義

  • 規劃品質管理是識別項目及其可交付成果的品質要求和(或)標準,並書面描述項目將如何證明符合品質要求和(或)標準的過程

目標

  • 為在整個項目期間如何管理和核實品質提供指南和方向。本過程僅開展一次或僅在項目的預定義點開展

規劃品質管理

數據流向圖

品質成本

包括什麼

  • 品質成本(COQ)包括在產品生命周期中為預防不符合要求、為評價產品或服務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因未達到要求(返工)而發生的所有成本。
  • 品質成本包含一種或多種成本
    • 預防成本
    • 評估成本
    • 失敗成本(內部/外部)

各種成本的區別

  • 預防成本
    • 預防特定項目的產品、可交付成果或服務品質低劣所帶來的相關成本
  • 評估成本
    • 評估、測量、審計和測試特定項目的產品、可交付成果或服務所帶來的相關成本
  • 失敗成本(內部/外部)
    • 因產品、可交付成果或服務與相關方需求或期望不一致而導致的相關成本

最優COQ能夠在預防成本和評估成本之間找到恰當的投資平衡點,以規避失敗成本

管理品質和品質保證

區別與聯繫

  • 管理品質有時被稱為「品質保證」,但「管理品質」的定義比「品質保證」更廣,因其可用於非項目工作。在項目管理中,品質保證著眼於項目使用的過程,旨在高效地執行項目過程,包括遵守和滿足標準,向相關方保證最終產品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期望和要求。管理品質包括所有品質保證活動,還與產品設計和過程改進有關。管理品質的工作屬於品質成本框架中的一致性工作

管理品質的主要責任人是誰?

  • 管理品質被認為是所有人的共同職責,包括項目經理、項目團隊、項目發起人、執行組織的管理層,甚至是客戶

品質審計

作用

  • 用於確定項目活動是否遵循了組織和項目的政策、過程與程式的一種結構化且獨立的過程

主要目標

  • 識別全部正在實施的良好及最佳實踐
  • 識別所有違法做法、差距及不足
  • 分享所在組織和/或行業中類似項目的良好實踐
  • 積極、主動地提供協助,以改進過程的執行,從而幫助團隊提高生產效率
  • 強調每次審計都應對組織經驗教訓知識庫的積累做出貢獻

實施人

  • 可事先安排,也可隨機進行,可由內部或外部審計師進行

控制

控制圖適用於什麼場景?

  • 用於確定一個過程是否穩定,或者是否具有可預測的績效

如何控制上下限與規格上下限?

  • 規格上限和下限是根據要求制定的,反映了可允許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上下控制界限不同於規格界限。控制界限根據標準的統計原則,通過標準的統計計算確定,代表一個穩定過程的自然波動範圍

什麼時候過程失控?

  • 項目經理和相關方可基於計算出的控制界限,識別須採取糾正措施的檢查點,以預防不在控制界限內的績效。控制圖可用於監測各種類型的輸出變數。雖然控制圖最常用來跟蹤批量生產中的重複性勞動,但也可用來監測成本與進度偏差、產量、範圍變更頻率或其他管理工作成果,以便幫助確定項目管理過程是否受控

因果圖、散點圖、統計抽樣、流程圖

因果圖

  • 將問題陳述的原因分解為離散的分支,有助於識別問題的主要原因或根本原因。用於識別品質缺陷和錯誤可能造成的結果

散點圖

  • 是一種展示兩個變數之間關係的圖形,它能夠展示兩支軸的關係,一支軸表示過程、環境或活動的任何要素,另一支軸表示品質缺陷

統計抽樣

  • 是指從目標總體中選取部分樣本用於檢查。樣本用於測量控制和確認品質。抽樣的頻率和規模應在規劃品質管理過程中確定

流程圖

  • 展示了引發缺陷的一系列步驟

規劃與控制

品質規劃的輸出

  • 品質管理計劃
  • 品質測量指標
  • 項目管理計劃更新
  • 項目文件更新

品質測量指標作用

  • 專用於描述項目或產品屬性,以及控制品質過程將如何驗證符合程度

什麼是控制品質?

  • 為了評估績效,確保項目輸出完整、正確且滿足客戶期望,而監督和記錄品質管理活動執行結果的過程
  • 敏捷項目
    • 控制品質活動可能由所有團隊成員在整個項目生命周期中執行
  • 瀑布式項目
    • 控制品質活動由特定團隊成員在特定時間點或者項目或階段快結束時才執行

控制品質的依據是什麼?

  • 通過測量所有步驟、屬性和變數,來核實與規劃階段所描述規範的一致性和合規性

測試

1

  • Q:項目品質管理需要兼顧____與____兩個方面?
  • A:項目管理與項目可交付成果

2

  • Q:描述「一系列內在特性滿足需求的程度」的是?
  • A:品質

3

  • Q:在連續的量表上標明結果所處的位置,表明合格的程度。這描述的是?
  • A:變數抽樣

4

  • Q:以下哪項成本包括了在產品生命周期中為預防不符合要求、為評價產品或服務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因未達到要求(返工)而發生的所有成本?
  • A:品質成本

5

  • Q:失敗成本也稱為劣質成本,通常分為____和____兩類?
  • A:內部和外部

6

  • Q:成本效益分析可幫助項目經理確定____,達到品質要求的主要效益?
  • A:規劃的品質活動是否具有成本有效性

7

  • Q:以下哪種圖可以通過工作流的邏輯分支及其相對頻率來幫助了解和估算一個過程的品質成本?
  • A:流程圖

8

  • Q:管理品質包括所有品質保證活動,還與產品設計和____有關?
  • A:過程改進

9

  • Q:管理品質的工作屬於品質成本框架中的____?
  • A:一致性工作

10

  • Q:管理品質被認為是____的職責?
  • A:所有人的共同職責

11

  • Q:下列可以識別過程改進機會的數據分析技術是?
  • A:過程分析

12

  • Q:能將問題陳述的原因分解為離散的分支,有助於識別問題的主要原因或根本原因的是?
  • A:石川圖

13

  • Q:散點圖是一種____的圖形?
  • A:展示兩個變數之間的關係

14

  • Q:品質審計通常是由____開展?
  • A:項目外部的團隊

15

  • Q:____可以確認已批准的變更請求的實施情況?
  • A:品質審計

16

  • Q:以下哪份報告中飲食的資訊可幫助其它過程和部門採取糾正措施,以實現項目品質期望?
  • A:品質報告

17

  • Q:控制品質過程的目的是在用戶驗收和最終交付____測量產品或服務的完整性、合規性和適用性?
  • A:之前

18

  • Q:控制品質階段,作為指導與管理項目工作過程的輸出的可交付成果將得到檢查,並與____定義的驗收標準作比較?
  • A:項目範圍說明書

19

  • Q:能夠用於合理排列各種事項,以便有效地收集關於潛在品質問題有效數據的是?
  • A:核查表

20

  • Q:統計抽樣的頻率和規模應在____過程中確定?
  • A:規劃品質管理

21

  • Q:控制圖用於確定一個過程是否____,或者是否具有____的績效?
  • A:穩定;可預測

22

  • Q:開展控制品質過程的結果是核實的可交付成果,後者又是____過程的一項輸入,以便正式驗收?
  • A:確認範圍

思維導圖

pmbok筆記 第八章——項目品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