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不能吃了?研究發現晚飯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和高血糖
6月11日,據外媒報道,來自國際內分泌學會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晚餐吃得太晚可能導致體重增加和血糖升高。
據悉,全球有超過21億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他們將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和高血壓等併發症。許多人都在晚上選擇不吃飯進行減肥,那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專家進行了研究。
研究人員邀請了20名健康受試者(10名男性和10名女性)參與研究,他們被隨機分為兩組,分別在晚上6點和晚上10點吃晚餐。
通過分析受試者晚餐的代謝情況後發現,與6點吃晚餐的受試者相比,10點吃晚餐的受試者血糖水平更高,脂肪燃燒量也更低,即使是完全相同的晚餐情況依舊如此。
研究人員表示,與6點吃晚餐的受試者相比,10點吃晚餐的受試者最高血糖水平高出18%,燃燒的脂肪量要低10%。要知道,這些受試者都是健康的,如果換成那些肥胖人群,恐怕這一數字將會進一步擴大。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學博士Jonathan C. Jun說:「雖然這並不是第一個顯示晚飯的影響,但卻是詳細的研究之一。因為受試者佩戴了活動跟蹤器,在實驗室里每小時進行一次血液取樣。我們還對睡眠品質、體脂情況等進行了控制。」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揭示了晚餐吃得太晚如何影響葡萄糖耐量和減少脂肪燃燒量。下一步,將更深一步研究,以確定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是否會更嚴重,以及是否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