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螄粉為何越吃越上頭?「臭雞蛋氣味的氣體」是主因

今年有段時間,螺螄粉曾經一包難求,不過現在它的供貨早已經穩定,現在問題就來了,這種廣西柳州的一種街頭小吃,為何能在全國爆紅呢?

喜歡螺螄粉的人不在少數,用這些食客的說法,雖然聞起來有點臭,但是吃起來還是很不錯的,更關鍵的是,越吃越上頭,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中一種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的代謝產物就是「臭名昭著」的硫化氫(也被稱為「臭雞蛋氣味的氣體」)是主因。

從研究的論文來看,酸筍中的半胱氨酸和色氨酸被大量消耗,最終產物硫化氫和糞臭素的累積,導致了其濃烈的氣味。再加上螺螄粉加工過程中熱、辣結合,使得各種氣味物質加速揮發,讓人在吃完之後,仍餘下「繞樑三日的微醺」,欲罷不能。

在自然界中,腐臭大多是來自於微生物的發酵。經過微生物發酵的食物,由於微生物已經幫人「預先」消化過了,會比原來的食物更容易消化和吸收。

對此專家表示,人們對於酸筍、豆汁兒、霉莧菜梗、臭豆腐、臭鱖魚、鯡魚罐頭等臭味食物的鐘愛,很可能是因為「食臭」早已寫在了人類祖先的基因里。

一碗難求:螺螄粉如何變成了網紅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