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思維轉變
- 2019 年 10 月 9 日
- 筆記
文 | 明哥
首發 | 明哥的江湖(ID:code_gg_home)
之前因為很多朋友在後台或者是微信私聊,一直抱怨自己時間不夠,覺得一天很忙很累,卻不知道該如何技術突破,走出困境。於是我寫了一個關於碎片時間的小課,當前已有 600+ 付費,反響很好。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焦慮,可以圍觀這個課程( 9.9元 ),希望這個 Chat 能夠幫助到你。
今天想借著這個話題,繼續來說幾個思維轉變。
時間省下來不能浪費,時間是需要投資的。只有將時間投資出去,才能在後續享受到時間複利帶來的收益。我們都聽過一個故事,一個人丟了 10 元錢,然後打車花了 20 元找到了,請問他損失了多錢?
大家一看,20-10=10 . 損失了 10 元。可這裡面的時間價值怎麼被忽略掉呢?這就跟有一百元錢掉在地上,一位富豪走過去,沒有揀它,他的助理卻彎腰撿了起來。然後他的助理問他,你為什麼不撿呢?
富豪說,因為我思考的過程,已經決定了一筆 1 億的投資項目,它能給我帶來幾千萬的收入。那麼我算我的時間成本,就不值得去撿這個一百元。
如果你處在這個環節,就要計算你的時間成本。如果你一天只賺幾百,還是乖乖地撿起來,畢竟它會是你的原始積累。
這一年多不斷地打磨,開始思維碰撞,不斷地轉換,慢慢得發現其實自己這麼幸運,是有一些底層邏輯支撐的,今天就來講下這個,希望大家喜歡,有所收穫。
1
付費意識
之前一直沒有這個意識的,只顧著賺錢。摟在兜里就扣扣索索,不知道再次投資,而只是變成了吃喝,或者衣物包包。也就是我賺到的錢,被我直接花掉了,而不能再次出現盈利。這個類似於坐吃山空,只是看起來好一些。
我們的工資其實就是這樣的狀態,我們的每月收入,都被各類開支劃掉,然後每月見底。這樣出現的結果就是每月都在期盼著發薪日,只有這天是最興奮的,其餘時候只能看著存款慢慢見底。
當我開始意識到這個的時候,便主動嘗試著投資,我選擇的是股票和基金。我說我不是要為了賺錢,很多人不信。可我確實這麼想的,我也沒辦法。
那麼我就剖析下我的邏輯吧。
我買股票和基金,第一個訴求點是,朋友們都聊這個,我不懂,所以我要學習融入這個圈子。第二個訴求點是,我要學會花錢,要學會止損(這個沒學會)。但是我在這個過程學會了更好的思維,就是付費意識。也就是我雖然沒賺到錢,但是培養了我可以忍受的損失成本。也就是一萬塊,我虧損多少,我是可以接受的。
這個是我測量出來的底,卻被我重新運作了。我去掉了一多半股市的錢,把基金也全部拋了。而我把這些錢用來做了什麼呢?既然我虧損可以接受這麼多,為什麼我不把它用在別處呢?
於是我就開始了消費心理,主要做的就是買課程,買書,對於有價值或者是朋友的文章,看到的話,都會去讚賞已做支援。對於幫助過我的,有時候私發紅包不收,那麼打賞他的公號就行的。有時候是加入星球,作為支援。有時候感謝朋友的幫忙,或者活躍群里氣氛。讓每個付出的朋友,都有回報。
這裡並不是說就要給錢,不是這個邏輯。感情是要兜底的,否則就顯得太俗了。
2
利他主義
當物質的邏輯轉變後,我的思考方向也就轉變了。不過今年整體來看,大家都在做著利他的事情。比如轉載文章,我盡量是保持完整度,即使文末有二維碼,也會給對方留著。當然我也會做權衡,如果你的文末還有很長的推薦文章,那麼我會把二維碼換成自己的,但推文列表留出來。
我想用我的一些小舉動,讓對方看到我的誠意,以及尊重。當我開始不求報酬的來做一些事情的時候,發現源源不斷的好事便接踵而來。也是讓我欣喜了一段時間。原來那個,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因為水利萬物,所以萬物會對水保持互利的狀態,雖然水沒想過,但確實是享受了溺愛。
互利才是長久的,否則你的每次求助都是在消耗情感。只要你時刻想著,讓對方獲得最大的收益,你所做的事情,就會顯得很有魅力。商業的目的是賺錢,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只有做利他的事情,才是保持源源不斷好運的方式。那些急切等著回報的人們,最終會走向困局,路是越走越窄。
3
團隊協作
當你將自己看得輕一些,就不會去爭搶。因為你所想要的,終會在自己的努力中自動回到自己身邊。不要爭一些眼前的利益,顯得你很短淺的目光。依據第一二條,我前段時間終於下了決定,開始組建團隊,進行團隊運作。我將職責和利益講清,同時做對大家有益的事情,讓大家能夠學到東西。
而不是跟著我就是簡單的維護,這個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的是,每個人都能在團隊裡面學到東西,懂的什麼是自己的價值,以及自己往後該怎麼奮鬥。所以我將團隊的口號定位為:學習,成長,賺錢。
在選擇加入的時候,我會簡單的判定,從興趣以及出發點來看問題。其實很多時候你不在意錢的時候,卻自然會有錢。這個就是比較關鍵的找對人。你不能因為遇見一個渣男,就認為下一個也是。先做利他的事情,那麼他就會在別處回報到你,很簡單。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的遠,加上一定的制度,團隊協作中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強項,才能讓整個合作運轉起來。
將自己不擅長的交給擅長的人來做,這個在管理層叫適當放權。放權的目的是自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思考更深遠的問題,然後帶領團隊往更高層面提升。每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長處,在工作中學會發揮長處,將缺點很好的規避就好,不要試著聚焦短處,導致自己處處都稀鬆平常,缺失優勢。優勢喪失,你會越發陷入平庸。
團隊協作可以將自己的時間節省出來,每個人都能高效地完成自身的業務,如此下來,大家每個人都可以騰出時間,來進行優勢打造。在學習過程中,交流分享,打開思維觸角,進行擴寬知識邊界。這樣子,才是最快的成長途徑。
最後,再說一句,只有行動起來,一切的思考才有了力量。否則空談,只會讓你更迷失。
後台回復「精華」,獲取精彩文集一份。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明哥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