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東西這麼臭啊?!
入夏以後,帝都的不少街道和小區都瀰漫著一種謎之氣息,愛它的人覺得馥郁芳香,厭惡的則聞之蹙眉。
氣味的來源便是高大挺拔的行道樹,中國的鄉土樹種——臭椿!
更確切地說,是源於它碩大的圓錐花序。
臭椿花黃綠色,非常低調,若不是氣味的緣故,花開絢爛也很難被人發現,圖自作者
臭椿是啥?
臭椿原產於東亞北部與中部,在中國栽種已久。臭椿跟香椿模樣相似,在歷史長河中卻沒有香椿的好名聲。
香椿的嫩芽和幼葉芳香可食,木質堅實細緻,是棟樑之材,還是長壽之木,「以八千歲為春」。
而臭椿呢,葉上有臭腺,氣味不堪,材質疏鬆,只能當柴燒,被古人認定為「樗(臭椿)櫟(櫟屬)庸材」。
還好有莊子和白居易懂它。
在《莊子·逍遙遊》中有這樣的記錄:「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途,匠者不顧……」莊子曰:「……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卧其下。」
可以簡單理解為:惠子對莊子說,家裡有一棵大臭椿,匠人都不把它當作良材。莊子就說,你既然認為它無用,為什麼不把它種到廣袤的原野上,讓它為眾人遮蔭、發揮作用呢?
白居易的詩中也有類似莊子的大智慧,《林下樗》中道:知我無材老樗否,一枝不損盡天年。」
拋開「有用」「無用」論,臭椿本身就是一種很有意思、值得細細觀察的喬木。
安能辨我是雄雌?
果樹雌雄同株的多,身邊的行道樹卻有不少是雌雄異株的——就是說,雄樹只開雄花,負責生產花粉並授粉,雌樹呢,專開雌花,接受花粉,肩負孕育下一代的重任,比如毛白楊、柳樹、銀杏、桑樹、構樹、洋白蠟……還有今天的主角臭椿。
只不過,臭椿的「雌花」有些特殊,它有敗育的雄蕊,所以更準確地說是兩性花。因為只起雌花的作用。我們就直接叫它雌花吧。
一般來說,分辨雌雄看花即可。但是臭椿樹形高大,動輒竄到20餘米,想近距離觀察雌雄蕊不是件易事。沒關係,只要你樂意觀察,線索總是有的:
夏、秋、冬三季,看樹上有沒有大串的翅果,雖然每個生長期的翅果色澤各異,大模樣還是一致的;春季時,宿存的翅果被風劫掠殆盡,羽狀的大葉子也擠了滿樹,不過,仔細找尋,依然能在枝葉間覓到零星翅果,以及曾掛過翅果的須狀果序梗。有翅果或果序梗的,自然就是勞苦功高的「媽媽樹」(雌株)嘍。
雌花雄花找不同
如果你運氣足夠好,遇到一棵恰好依傍在天橋邊的臭椿樹,或者大樹向你垂下了一兩個「友好枝」,機會難得,千萬不要輕易放過它哦。
你的氣味忍耐閾限若夠高,可以先揪片葉子,在葉背找到兩側鼓鼓的腺體,掐破聞聞,感受一下臭椿得名的由來。
然後再揉搓一下葉柄或者小枝,深呼吸,嗅嗅濃郁的花生醬味兒作為補償。
接下來,就做正經事兒吧——認真觀察臭椿的花花。
如果樹下一地細碎的落花,還有不少「辣椒籽」兒,不用懷疑,那一準兒是棵雄樹。雄花授粉完成,功成身退,風過處,紛紛墜地。
臭椿的圓錐花序30厘米左右,黃綠色的小花錯落有致地簇擁其上。枝頭的花序,數量巨大的小花生長速度參差,有的含苞,有的剛咧了嘴兒,有的才支棱起中間的幾枚雄蕊,有的花瓣反折,讓10根雄蕊悉數亮相。各有各的姿色與韻味。
雌樹的花花什麼模樣呢?
雌花,花萼、花瓣5枚,花瓣基部有絨毛,雄蕊10枚,短於花瓣;中間綠色部分是雌蕊,心皮5,花柱黏合,柱頭5裂,雌花有10枚短小的敗育的雄蕊,中間被眾星捧月的是翠綠修長的雌蕊。基部的5枚心皮,已經能看出一點兒翅果的雛形。
再看看雌雄花的對比圖,能更好地感受各自的特徵:
先看下背影:花萼5枚,迷你,花瓣5,跟花萼互生,男左女右,從背影能清晰看出男生的花絲長於花瓣。
再看看正臉:雌花有明顯的子房,雄蕊雖然也是10枚,但花絲長度、花藥尺寸都遠遠劣於雄花,如果你有耐心跟蹤觀察,會發現子房是這樣逐漸成長為翅果的:
除了雌雄各異的花花,臭椿枝條上愛心形狀的葉痕,油菜葉模樣的芽麟,以及對它愛不完的斑衣蠟蟬……若細細觀察起來,都是極有料、有趣,讓你念念不忘的小驚喜喲。
參考文獻:
1.潘富俊:字裡行間,草木皆兵:成語典故植物圖鑑,九州出版社,2019年3月
2.[美] 南茜·羅斯·胡格 等:怎樣觀察一棵樹,商務印書館,2016年9月
3. 郝晨曦:樹木傳奇 | 臭椿:為庸材「黑歷史」正名,生態話題,201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