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到不能被忽視》 規則一 不要追隨自己的激情

  • 2019 年 10 月 8 日
  • 筆記

除了激情,喬布斯還有什麼沒有告訴你

別聽他說的,看他做的

  • 喬布斯光腳來到了位元組商店(Byte Shop)。這是保羅·特雷爾(Paul Terrell)在山景城開的一家具有先鋒意義的電腦店。喬布斯向特雷爾推銷電路板。特雷爾不想要純電路板,但他說會買組裝好的電腦。每台電腦出500美元,而且要50台,儘快發貨。正是這個不期而遇的「蘋果」砸中了喬布斯的腦袋——蘋果公司誕生了。正如揚所強調的:「他們的計劃很謹慎,都是些小打小鬧。他們並不夢想著征服整個世界。」,「他們的計劃很謹慎,都是些小打小鬧。他們並不夢想著征服整個世界。」

不要急於尋找,激情是精通的副產品

人們總是急於開始生活,但這是個悲哀

  • 關鍵是,要強迫自己去完成工作、強迫技能形成。這是最難的階段。」
  • 我不是一上來就想建立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我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不管幹什麼都要盡量做到最好。」
  • 有吸引力的職業通常有著錯綜複雜的起源,因此不能簡單認為只要追隨自己的激情就可以了。

有關激情,科學可以告訴你的那些真相

  • 結論一:職業激情是稀缺的
    • 事實上,在確認出來的所有激情中,只有不到4%與工作或教育有關,其他96%都是某種愛好或興趣,比如運動和藝術。
  • 結論二:激情需要時間
    • 工作類型本身似乎並不一定決定著人們對其喜好的程度。
    • 經驗越多的助理,越有可能愛上自己的工作。
    • 快樂、最有激情的員工不是那些將激情化為工作的人,而是那些做得足夠久從而擅長於自己所做事情的人。
  • 結論三:激情是精通的副產品
    • 自主:感覺對自己的生活擁有控制力,並且感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重要的
    • 勝任:感覺自己擅長於自己所做的事情
    • 歸屬:感覺自己能與他人建立聯繫
    • 有著40年歷史的理論框架——「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 自我決定理論認為,不管是在工作場合還是在其他場合,如果想要獲得動機,你都要滿足三種基本的心理需求,而這些需求是個人在工作中感受到內在動機所必需
  • 換句話說,「正確地工作」勝過「找到正確的工作」

越陷越深的困擾,都是激情惹的禍

  • 我們越注重於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最後越不喜歡去做
  • 激情的力量更常見於有天賦的人身上,比如職業運動員

書籍

  • 《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