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為什麼要傷人?遇到熊 裝死有用嗎?
5月17日晚,四川江油市馬角鎮沉水村6組發生一起黑熊襲擊村民事件,致3人死亡。
殺人的黑熊為亞洲黑熊四川亞種(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又稱月牙熊、狗熊,身披黑亮的毛髮,最顯眼的是胸口有一塊「V」字型白斑。
Part.1
黑熊可不好惹
成年黑熊體長在150-170厘米範圍內,和成年人接近,但黑熊體重卻比成年人重得多,能達到150公斤左右。其實黑熊在熊類里,已經算體型比較小的了,棕熊(200厘米)、北極熊(250厘米)可都比黑熊大個多了,也猛多了,不過在中國遇不到,就不討論了。
因此,一個赤手空拳的人和黑熊相遇,大概率只會被黑熊打敗,人類非死即殘。當然,如果是武松那樣的稀有人類,結局或許會有反轉。
黑熊看著很笨重,打不過還跑不過嗎?
確實跑不過。實際上,黑熊跑起來時速最快可達56公里/小時,這可比奧運會運動員快多了,就更別說普通人類了。
如果遇到熊,想通過跑來保命是不可能的。關於遇到熊如何保命,後面會具體說。
根據現有研究,中國學者認為,目前四川黑熊的數量為12175—12499隻,主要分布在各大保護區內。一般來說,黑熊喜歡選擇向陽、坡度較大、避風性適中的山脊或山坡面,這裡喬木和灌木密度適中。這裡不僅環境舒適,而且還有黑熊喜歡吃的食物。
黑熊的食物在不同的季節也有差異。
研究人員通過觀察龍口自然保護區內的黑熊,發現,在春天,黑熊食物種類主要有樺樹汁、寬葉苔草、木賊、猴腿提蓋蕨、狹葉蕁麻、暴馬丁香的嫩葉……
到了夏天,有各種昆蟲(螞蟻類)、山桃、懸鉤子、藍靛忍冬……
到了秋天,則有獼猴桃、山桃、稠李、紅松……
到了冬天,則要睡覺……
也就是說,黑熊的食物來源主要都是各種草葉、水果,有著豐富蛋白質的昆蟲都是少數。
那問題來了,喜歡吃素的黑熊為什麼要傷人呢?
這裡得先說些數據:
解放初期,自然保護區周邊的常居人口很少,約是目前的5%,耕地面積範圍是目前的10%;
上個世紀,50~60年代大量毀林開荒種糧,人口只有現在的20%,耕地面積卻是目前的40%;
80年代初期,農村改革承保到戶,為了生存,大搞小片開荒,人口是現在的50%;
90年代,大搞農業綜合開發,毀林種各種農作物,致使森林被毀。
以上數據都表明了,在黑熊生存的保護區周邊,人類的數量在增長、農牧用地在增加,自然而然的,黑熊和其他野生動物生存的空間成倍縮小。
這種情況下,黑熊為了覓食,跑到人類生活的村莊附近,也就成為了可能。剛開始,黑熊只是偷食莊稼,後來膽子大了,發展到偷襲人養的牲畜,在這過程中,一旦遇到人類,就有可能出現傷人甚至殺人的事。
但不管怎麼說,黑熊傷人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大部分黑熊進了村都是找玉米吃。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鵝的戰鬥力的文章,裡面寫了鵝為什麼要攻擊人,主要原因是鵝為了保護自己的後代。同樣的,對於黑熊來說,攻擊只是生存的一種方式,是一種被動的行為。
在遭遇人類的過程中,熊有可能把人類視為一種阻礙它們獲得食物、或者對它們造成威脅的一種存在,這時它們會對人類進行攻擊防衛。而且人類之前遇到黑熊時,會去驅趕它們,甚至投毒、獵殺它們,這也使得黑熊把人類當作敵人,為了生存被迫向人類挑戰,黑熊傷人事件才會發生。
據調查,一般只有下列情況,黑熊才會主動傷人:
如果在大山深處,要麼因為人為的襲擊還擊、報復;要麼因為近距離內驚嚇了所攜帶的幼崽而出現護崽襲人;要麼因為人與熊狹路相逢,無法閃開,以為人要傷害它。一般情況下,深山裡的黑熊極怕人,性格彪悍的是少數。
如果在人類居住的村落附近,要麼因為打擾了黑熊的睡覺;要麼因為黑熊在吃東西的時候被打擾,以為要搶食物;要麼因為之前被人類傷害過,比如被石頭棍棒,槍傷,仇恨人類的報復襲擊。
黑熊傷人害畜的行為不是一天兩天、一次兩次學會的,而是在無數次,長時間被影響的情況下,才發展出來的。
Part.2
遇到黑熊怎麼辦?
北美地區的徒步旅行者有一個防熊的工具:防熊噴霧。和防狼噴霧類似,只不過這是防熊的。
防熊噴霧通過遠距離快速傳播大量刺激性氣體,可以將熊擊退。這遠比子彈有用,因為一顆子彈很可能打不死熊,而且還會激怒它,向你發動更猛烈的攻擊。防狼噴霧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但絕大多數情況下,可以保住一命。
由於中國防熊噴霧並沒有售賣,也不合法。所以大概率下你如果遇到熊,可能手上一個工具也沒有,那該怎麼辦呢?
首先,你一定不能跑。第一,你跑不過;第二,跑動會讓它產生攻擊的想法,只有獵物才會跑。
其次,如果它在離你很遠的地方,起碼100米左右,那就裝作啥事沒有,找條能避開熊的路慢慢撤了。
如果它離你在50米左右,避免與它對視,然後後退。
如果它已經有向你奔來的跡象,那麼可以考慮裝死。千萬別叫,尖叫是人們臉部和頸部遭受攻擊的主要原因,因為熊就是要你安靜下來。
在這裡舉一個例子。
2016年,凱倫。威廉斯(Karen Williams)在新墨西哥州北部參加馬拉松比賽,途中遇到了兩隻黑熊:媽媽帶著孩子。
母熊撂倒威廉斯並對她又抓又咬,還扇了一掌,威廉斯感覺眼珠都快掉出來了。威廉斯用手護著自己並向右側翻滾,於是母熊攻向她左頸。威廉斯蜷曲身子,將當時身上的背包作為唯一護盾。
然後威廉斯決定裝死。她在地上躺著不動整整十分鐘。結果這個方法奏效了。母熊轉身帶著小熊離開,並不時回望。直到她聽不到黑熊的聲音,才慢慢挪到樹底下等待救援。
荒野獵人劇照
裝死在動物中是一種普遍的防禦策略。這種反應又被稱為假死或動物催眠。其他裝死例子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但裝死也不一定能保證百分百有效,就像前面的例子,運動員遇到的熊是一對母子,很明顯,黑熊是出於保護自己幼崽的目的才發動攻擊的,這時候,你裝死就相當於消除了對它幼崽的威脅,自然就不會發動攻擊了。
少數情況下,你會遇到一隻有病的、飢腸轆轆的黑熊,它沒食物了,把你當作食物來源。那這時候,你裝死就沒用了,裝死也會被吃掉,只能嘗試跟它拚命了。嘗試打它的鼻子和眼睛。打不打得過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不管怎麼說,最好的保命手段就是別遇到熊。對於保護區的人來說,制定有效的保護區管理方案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