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V破1萬億美元!阿里5年前定的小目標實現了:還有一個大目標

北京時間5月22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20財年全年及第四季度業績,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的12個月里,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的消費型商業業務GMV達人民幣7.053萬億元,突破1萬億美元。財年內,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達9.60億。

2015年,阿里巴巴宣布將在5年內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平台銷售過1萬億美元的公司。5年來,阿里巴巴平台上不斷增長的交易額數字丈量著數字經濟飛躍的速度。數字化的新動能,激發了中國巨大的內需潛力,也提升著中國經濟在面對風險挑戰時的韌性。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本財年,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實現了1萬億美元GMV,這是歷史性的里程碑。儘管財年最後季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我們整體業務仍保持強勁增長,年度活躍消費者在全球範圍內增至9.6億。疫情從根本上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和企業運營方式,數字化是大勢所趨。我們已把握先機並做了充分準備,來幫助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共渡時艱,並在未來新常態下取得最終成功。通過聚焦長期價值、為消費者和企業客戶的價值創造而投資,相信我們能從這場考驗中獲得成長並進一步把握未來增長的機遇。

本財年,阿里巴巴集團收入為人民幣5,097.11億元,同比增長35%,實現了財年初公布的指引;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的第四季度收入為人民幣1,143.14億元,同比增長22%。

首次公布2020年實現1萬億美元GMV的目標時,阿里巴巴就提出,無論時間怎麼變遷,世界如何變幻誘惑,都要專註於最初的出發點——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5年來,阿里堅定推進內需、大數據云計算、全球化三大戰略,面向未來搭建數字商業基礎設施,這讓它穿越種種不確定性,達成階段目標,並繼續邁向2036年的願景。

2020年3月,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市場移動月活躍用戶達到8.46億,較2019年3月增加1.25億;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的12個月,年度活躍消費者達7.26億,較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12個月增加7,200萬,「人手一輛購物車」成為內需活力的真實寫照,也是1萬億美元GMV的基石。

由此帶來的新消費也為後疫情時代經濟恢複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本財年,天貓湧現出2200個銷售額過人民幣1億元的品牌,在3月5日到3月8日的天貓「38女王節」期間,超過20000個品牌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00%;菜鳥驛站3月日均處理包裹數量同比增長超過100%;盒馬截至3月底已開出207家門店,淘鮮達為其改造的新零售商超帶來了更多的收入: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的12個月里,以淘鮮達為主,阿里巴巴商業平台為高鑫零售帶來的收入約佔其總收入的10%。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商業,有力地促進了消費回補。

1萬億美元GMV反映了阿里巴巴平台商業效率的倍數躍升,這背後是對技術和創新的大力投入。阿里雲季度營收達人民幣122億元,逆勢高速增長;在2020財年營超人民幣400億元,比上一年度的人民幣247億元躍升62%。抗疫復工掀起了新一輪企業數字化的浪潮,阿里巴巴的技術能力為政府和更多企業抵禦疫情影響、擁抱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了支撐。阿里雲支撐全國28個省市快速建立數字防疫系統,全球有超560家醫院採用達摩院醫療AI對疑似病例進行CT影像診斷。截至2020年3月31日,釘釘的用戶數超過3億,服務超過1500萬家企業組織。

全球化既為1萬億美元GMV的實現帶來了新供給、新場景,也是阿里巴巴邁向下一個里程碑的支點。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的12個月,Lazada、速賣通及阿里巴巴其他國際零售業務的年度活躍消費者已超過1.8億。

3月20日,張勇在《人民日報》刊發署名文章,呼籲抓住數字新基建的機遇。他認為,「『新基建』作為新興產業,一端連接著巨大的投資與需求,另一端連接著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必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重要支撐。」跨越年度GMV達1萬億美元的里程碑,數字新基建將推動數字經濟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到2036年,阿里巴巴要服務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就業機會、幫助1000萬中小企業盈利。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這一承諾源於數字經濟的巨大潛能,也為全球市場帶來信心。

阿里5年前定的小目標實現了!GMV破1萬億美元 史無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