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雲未來的趨勢是走向混合雲
- 2019 年 10 月 7 日
- 筆記
現在有很多政企大客戶喜歡建私有雲,主要是為了保障安全,但私有雲就一定能解決所有的需求嗎?未必!

私有雲系統存在於防火牆之內,只為內部服務,優勢是管理和控制,可以隨時進行修改。與公有雲相比,私有雲的安全性更好,但成本也更高。
但面臨人臉識別、人工智慧等新型應用的出現,政企客戶採用私有雲的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必須藉助騰訊、阿里、天翼雲等公有雲的服務;同時私有雲的模式在面臨互聯網的不可預測的訪問、流量攻擊時也面臨較大的壓力,必須將面向互聯網的業務放在公有雲。公有雲的優勢是便宜、便捷,基本不需要自己運維,可以充分發揮雲計算系統的規模經濟效益,但同時也增加了安全風險。
因此將私有雲定位為解決政企客戶內部的應用服務,並引入公有雲的PAAS人工智慧服務、高流量安全保障的機制,實現混合雲。混合雲是同時提供公有和私有服務的雲計算系統,它是介於公有雲和私有雲之間的一種折中方案。

未來,政企客戶自建設、自運營的私有雲模式必然與公有雲結合,而BATJ等公有雲服務商、電信等運營商必然在其中搶佔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