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肉廠何以成為新冠病毒溫床?

成千上萬工人患病,肉製品加工廠被迫關閉,食物供應岌岌可危。

三月下旬,拉斐爾·本傑明(Rafael Benjamin)的家人曾懇請他留在家裡別去上班,哪怕會被公司開除。他答應了,不過表示要等到4月10日之後。等到那一天,他在賓州哈茲爾頓的嘉吉豬牛肉加工廠的工作正好滿17年,這也是他10月份退休時領取養老金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因此,64歲的本傑明,選擇繼續工作。他是工廠第二班工人,時薪15.35美元。在他身邊,同事們陸續病倒;員工之間竊竊私語,說這是新冠病毒病。主管們出來澄清事實,說這不是新冠病毒病,還叮囑工人不要私下討論誰可能感染了病毒。但不久之後,新冠病毒肆虐了整個部門。

等到4月7日,根據工人聯合會——聯合食品國際工人聯合會——稱,工廠里的900多個工人中間,已有130個人的病毒檢測呈陽性。不過嘉吉公司和當地官員都沒有披露任何數據。在資訊不透明的情況下,本傑明仍在繼續工作,焦慮一日比一日更甚。

三月份,病毒已在美國的肉類和家禽行業內悄然傳播。巨大屠宰場和包裝工廠的工人把病毒帶到生產線和更衣室,然後是他們自己的家中。工廠運作開始放緩或閑置。病毒對工人和全國食物供應的影響直到這時候才慢慢浮出水面。

三月中旬,恐慌性購買已經見諸報端,川普總統和其他聯邦政府官員則在儘力想讓公眾相信,食物供應情況穩定。「你們不必一下子買很多東西,」川普總統在3月15日告訴他的美國民眾,「別緊張,放輕鬆。」工廠為了滿足激增的需求而拚命加班。農業部長桑尼·珀杜(Sonny Perdue)在4月15日發表講話:「在美國,我們為大家準備了充足的食物。」

然而,每一次去上班,本傑明看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本傑明是一個安靜又體格健碩的人,不輕易顯露自己的恐懼。但在和自己的三個成年子女的日常通話中,他坦言自己害怕得病。3月25日,他的一個女兒給他送來一隻口罩,讓他在上班時戴著。在工廠里,本傑明在入口附近操作裝載設備,往往也是第一個和其他來上班同事打招呼的人。「他向來很受大家敬重,」一名同班次的工人說。兩天後,本傑明跟自己的孩子們說,上司要求他摘下口罩,因為他戴著口罩給工人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周六,4月4日那天,本傑明打電話請了病假。他跟家人說,昨天來上班的人寥寥無幾,以至於他一個人得做三個人的活。周一,他的咳嗽和發熱癥狀加重了。第二天早上,他幾乎沒力氣動彈。一輛救護車把他帶去了醫院。

本傑明住院期間,嘉吉關閉了哈茲爾頓的加工工廠,並對工廠進行全面消毒,又在工作站之間安裝屏障,還給員工休息時間來恢復健康。那周末,工會稱已有164名工人感染病毒。當地的檢測中心已經材料不足,拒絕給大多數嘉吉員工做病毒檢測。他們被告知,如果你在肉類包裝廠工作的話,那麼就默認你的病毒檢測為陽性。

4月10日,也就是工作17周年紀念日那天,本傑明已經住進重症監護室,用上了呼吸機。4月19日,本傑明去世。在他去世的第二天,工廠經過兩周的消毒後,重新開始運營。

肉製品加工行業未能在疫情下保護自己的工人引發了美國自二戰以來最嚴峻的肉製品供應危機。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最近數周,美國115家肉類和家禽加工工廠報告了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行業勞動力的1%——約5000名工人——已經確診,其中有20例死亡病例。

疫情是如此的嚴重,以至於至少有18家工廠關閉。農業借貸銀行CoBank的首席經濟學家威爾·索耶(Will Sawyer)說,4月份,美國牛肉和豬肉的產能下降約40%。索耶預測,到陣亡將士紀念日,雜貨店裡的肉製品將減少30%,而價格同比上漲20%。

美國肉廠何以成為新冠病毒溫床?
工人傷亡情況。(紅色:確診工人數;黑色:有確診病例的工廠內工人總數)

以工人的生活為代價

美國最大的肉製品加工商泰森食品公司在工人確診和死亡這件事上也未能倖免,並關閉了至少六個主要加工工廠。4月26日,泰森食品在全國報紙上刊登廣告,稱「食物供應鏈正分崩離析」。兩天後,川普總統正式將美國肉製品加工廠列為關鍵基礎設施,以阻止各州和地方衛生機構因患病和死亡關閉這些工廠。同時,政府承諾將為工廠工人提供額外的防護設備。

法令發布後,美國勞工部又發布一份聲明,稱若工人因新冠病毒風險起訴僱主,該部門將考慮支援僱主,只要僱主遵守聯邦政府發布的大流行標準。加工商通過他們的貿易協會——北美肉類研究所——向總統的出手相助以示感謝。勞工倡導者稱,在川普總統的行政令下,肉製品加工工人的處境會更加糟糕。

現在,適應疫情帶來的影響,同時維持生產並保持工人的健康,完全取決於肉製品加工公司,而且這些公司承擔的責任也比以前更少了。「目前我們仍在探索,如何平衡工廠工人的身心健康與行政令之間的關係,」嘉吉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戴維·麥克倫南(David MacLennan)在4月28日的採訪中說。

肉製品工人和他們的社群以前對加工公司沒多少信任,如今更加不信任這些公司。「直到去了醫院,我們才知道情況有多遭,」本傑明的兒子,駐喬治亞州哥登堡的一名士兵,拉里說道,「如果我們早知道情況已經這麼嚴重,他一定不會繼續回去上班。」

美國肉廠何以成為新冠病毒溫床?

肉製品包裝工廠的寒冷、潮濕環境和擁擠的工作場所讓傳染性疾病尤其難以控制。但並非不可能控制。歐洲比美國更注重勞動保護,那裡大多數的工廠規模也更小,自動化程度更高,肉製品行業得以避免疫情爆發。大型豬肉生產商丹麥皇冠公司(Danish Crown A/S)有員工感染新冠病毒,但據公司發言人稱,通過採取嚴格的衛星措施,公司避免了大範圍的病毒傳染。西班牙是繼美國之後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西班牙的Goikoa稱,大流行期間,公司的工廠依舊滿負荷運營。英國,確診病例數全球第四,死亡病例數全球第二。英國肉類加工商協會的首席執行官尼克·艾倫(Nick Allen)說,通過實施嚴格的社交距離,工廠關閉已經降低最低程度。他說,警方在工廠外面向工人科普,注意保持社交距離。

美國也有例外。第三大家禽類生產商桑德森農場(Sanderson Farms Inc.)在美國南部有13個工廠,一共僱傭了1.7萬名員工,其中約有100名工人病毒檢測呈陽性。三月下旬,桑德森農場意識到,喬治亞州多爾蒂縣有疫情爆發的跡象。公司在摩爾特里的工廠有1400名員工,該工廠距離多爾蒂縣比較近。因此,公司決定讓400多名工人回家自我隔離兩周,無論是否出現癥狀,同時工資照發。雖然生產線速度降低了15%,但工廠得以避免了大規模感染,避免了設施關閉,甚至其他更糟糕的結果。來自多爾蒂縣的工人沒一人病毒檢測呈陽性,桑德森農場也沒有工人因感染病毒去世。

公司的首席財務官麥克·科克雷爾(Mike Cockrell)說,公司預期本財年的雞肉產量將比大流行之前估計的少4%。但是,「但沒有人提問保護工人的成本是多少,」他說,「等一切結束後,我們會一併統計這些數據。」

Cooks Venture是總部位於阿肯色州的一家小型生產商,該公司將牧場飼養的肉雞直接出售給消費者。Cooks Venture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修·瓦迪亞克(Matthew Wadiak)說,肉製品包裝工人的健康和福祉本質上是一個社會經濟問題。公司在俄克拉荷馬州的加工廠有200名工人,無一人確診。原因之一是,大流行之初,公司就已經為工人提供了許多防護設備,並重新布置工廠以分散工人。但瓦迪亞克認為,更深層次的原因應該是公司給的福利更好。公司入門級員工的收入比俄克拉荷馬其他家禽工人的平均水平高20%,足夠他們購買更為寬敞一些的住房。如果你住在一群人中間——很多肉類加工工人都是這樣——保持社交距離基本不可能。

「美國人渴望購買越來越便宜食物,這背後是以人們的生活為代價的,」瓦迪亞克說,「如果我們都願意為每一磅肉多支付25-50美分的話,讓工人賺取一份生活費,難道不好嗎?」

只不過這不是這個行業會經常思考的問題。肉類加工工人的受傷率是美國其他製造類工人的兩倍,患職業病的幾率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5倍。北美各地的肉類加工廠工人說,管理人員對待他們就像對待一次性零部件似的。卡爾加里郊外,嘉吉公司的High River屠宰場里,有2200名牛肉加工工人。他們中間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高達900人,其中有一人去世。管理人員正在給工廠採購N95口罩和塑料防護面罩。但工人們稱,上一次拿到紙面罩和布面罩已經是幾星期前的事了。嘉吉的發言人丹·沙利文(Dan Sullivan)說,一旦採購到位,口罩會立即分發給所有員工。

帶病工作的肉製品工人

JBS-USA公司在德克薩斯州卡科特斯有一家僱傭了3000多人的牛肉工廠。工廠的三名工人說,公司一直沒有告訴他們,一名疑似感染新冠病毒的同事請了病假,直到九天後該同事的病毒檢測結果出來且呈陽性後,大家才知道真相。但那時候,工廠里已經有多名工人病倒。然而,之後一周多時間,工廠經理仍在否認廠內疫情爆發的嚴重性,還告訴生病的工人不要私下討論他們的診斷。

安東尼·熱爾曼(Anthony Germain),他不是JBS-USA的員工,但他的妻子是。他說,4月5日那天,他的妻子突然發起高燒。(為了保護妻子和其他家人不丟了工廠的工作,熱爾曼要求不透露妻子的身份。)幾天過去了,熱爾曼的妻子仍不時嘔吐,不過熱度已經退了。因此,一名JBS的護士告訴她可以回工廠上班,熱爾曼回憶說。4月10日,他妻子做了病毒檢測,結果陽性。一名工廠負責人隨後打來電話,告訴熱爾曼的妻子不要跟其他人談起自己確診的事情。熱爾曼說,他當時聽到了電話內容,對工廠公然違反疫情管理感到震怒。

「去他的,我才不會替他們保密,」熱爾曼說,「他們不想在工廠里引起恐懼和恐慌,但緊張情緒已經在蔓延。這些事情不應該被掩藏起來。」JBS-USA的一名女發言人妮基·理查森(Nikki Richardson)說,公司沒有要求任何員工就新冠病毒的事情保持沉默,公司在員工確診時也會及時通知大家。她還說,公司讓有癥狀的員工回家休息,也從沒要求任何員工帶病工作。

德克薩斯州衛生部門稱,243起新冠病毒確診病例與卡科特斯工廠有關,讓摩爾縣郊區成為該州的疫情重災區。4月12日復活節那天,28歲的胡安·曼紐爾·哈依米(Juan Manuel Jaime)因新冠病毒併發症而去世。工廠一共有兩名工人死於新冠病毒病,哈依米是其中之一。他的姨媽桑德拉·古茨曼(Sandra Guzman)說,哈依米帶病在JBS的工廠工作了近兩周,因為他的主管不讓他去看醫生,還要求他繼續工作。耶穌受難日那天下班後,他的父母在周六晚上發現哈依米躺在床上,神志不清。四小時後,哈依米在轉至德州阿馬里洛的重症監護室時去世。哈依米去世後,他的父母相繼確診,他的父親還住院了一周。理查森說,JBS並不知道哈依米感染新冠病毒,直到他去世後才知曉。工廠也已經採取發熱篩查措施,增加社交距離,並為工人提供更多的保護設備。

哈茲爾頓市人口不過3萬,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000例,是全球人均感染率最高的城市之一——是紐約市的兩倍,是賓州整體感染率的12倍多。哈茲爾頓的疫情不獨是嘉吉公司的責任。附近的幾個倉庫和加工設施,包括Mission Foods的玉米餅加工廠和亞馬遜的一個配送中心,也爆發了新冠疫情。

哈茲爾頓位於紐約以西130英里。經過長期的經濟衰退後,2000年,哈茲爾頓用誘人的稅收減免政策,吸引嘉吉公司落戶於此。嘉吉總部位於明尼阿波利斯,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貿易商和美國最大的私有公司。2019年,公司公布的收入為1135億美元,凈利潤26億美元。公司的嘉吉肉製品部門在美國和加拿大有36個工廠,員工2.8萬名。哈茲爾頓工廠主要將牛肉和豬肉處理成即售包裝的肉類,然後運往沃爾瑪和其他東海岸商店。

嘉吉在哈茲爾頓的肉製品加工工廠很快成為該地區最大的私營僱主,工廠的低技能勞動力主要來自當地的多米尼加家庭,比如本傑明一家。他們中很多從紐約和新澤西搬到哈茲爾頓。從2000年到2010年,該地區的拉丁裔人口增長了七倍,從37%增長到60%多。工廠里,加入工會的工人每周可以掙到500到700美元——與行業平均水平持平,外加加班費,還享有健康和休假的福利,足以在哈茲爾頓過上體面的生活。

三月中旬以來,當病毒肆虐工廠和哈茲爾頓時,嘉吉沒有透露任何消息,哪怕恐慌情緒在整座城市不斷蔓延。公司的沉默讓人們愈發不安,越來越多健康的員工選擇待在家裡不去上班。

「為什麼工廠出現130例確診病例而不告訴任何人?是誰做的這個決定?」哈茲爾頓一體化項目的聯合創始人羅伯特·庫里(Robert Curry)問道,「道德責任在哪裡?」

美國肉廠何以成為新冠病毒溫床?

沙利文說,在工廠的確診病例這件事上,嘉吉一向對當地衛生官員和監管人員如實相告。他說,在中國積累了抗疫經驗後,公司很早就在北美的工廠實施發熱篩查措施,以及其他「最佳措施」保護工人。工廠的總經理亞倫·胡姆斯(Aaron Humes)說,在哈茲爾頓,嘉吉從3月3日起就開始向工人和員工科普保持社交距離,並採取了其他預防措施。然而,根據對32名工人的採訪,主管和護士們低估了病毒的危險性,還告訴出現癥狀但沒有發熱的員工服用撲熱息痛,並繼續工作,還告誡他們不要私下討論為什麼有同事離開生產線。

至少有10名工人稱,他們的主管或醫務人員在他們報告身體不適後,仍舊讓他們回到生產線繼續工作。一名自稱安娜貝爾,在嘉吉工作已有八年的老員工說,3月16日那一整周她都在帶病工作。她說,牛肉部門的主管無視她的身體不適,工廠的護士在給她開了撲熱息痛後告訴她繼續回去工作,因為她的體溫正常。有一次,安娜貝爾說,她還意外聽到自己的主管跟護士訴苦說,老有員工跑來說自己不舒服,他都聽「膩煩」了。後來,安娜貝爾虛弱到站不起來,但她仍舊堅持工作,因為不想在自己的記分卡上留下無故曠工的不良記錄。「每次我咳嗽的時候,我的前邊和邊上都有其他同事在,」安娜貝爾說,她在3月24日做了病毒檢測,結果陽性,「所以,我的同事都未能倖免。」

胡姆斯說,3月25日,也就是工廠公布了第一例確診病例後兩天,工廠開始篩查有癥狀的工人。本傑明的兒子說,4月3日(這一天也是本傑明上班的最後一天),本傑明到了工廠後,他告訴門口的護士,說自己有點乾咳,而且覺得有點舒服。但是他的體溫低於38℃,所以護士放他進去了。本傑明也不是唯一一個被要求摘下口罩的工人。其他三名工人也說,他們聽到主管說,不允許戴口罩。理由各不相同——有的說只有患者才應該戴口罩;也有的說口罩緊缺,優先供應給醫療工作者;而本傑明被告知的是:戴口罩會引起他人不安。

沙利文說,嘉吉已經「十分明確」地告知員工,如果他們患病或與新冠病毒患者有過接觸,可以不來工廠上班。公司不會懲罰無故曠工的員工;對於因為疫情無法上班的員工,公司也會為他們提供80小時的帶薪休假。胡姆斯說,他無法確認,本傑明和其他任何人是否被告知不要戴口罩。「我不知道是誰這樣告訴他的,」胡姆斯說。他還說,嘉吉總部根據疾控中心的建議制定了安全指示,工廠也完全遵守這份指示。

美國肉廠何以成為新冠病毒溫床?

美國疾控中心在4月份之前並沒有針對食品和其他關鍵基礎設施公司發布佩戴口罩的具體建議。自2009年豬流感以來,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為僱主提供的大流行指導建議一直沒有變過;3月9日,針對新冠疫情,管理局重新發布了指導建議:僱主應為員工提供口罩,「以限制疑似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傳播」。胡姆斯說,嘉吉公司從4月3日開始在哈茲爾頓的工廠分發口罩,比賓州衛生部門強制要求工人佩戴口罩還要早12天。他說:「我們一直走在抗疫前頭。」

最近,第二名工人去世。顯然,他是在工廠關閉之前被感染的。自4月20日工廠重新投入運營以來,工人們都戴著口罩,生產線上安裝著有機玻璃屏風,好將員工互相隔離開。嘉吉每天對員工測量體溫兩次,護士會跟進體溫超過37.7℃的員工,向他們詢問一些健康問題。

自疫情以來,哈茲爾頓工廠尚未接受政府的檢查。和附近其他工廠一樣,關於各種問題的謠言不脛而走。工廠的員工們也紛紛湧向當地醫院。在等了一個月,還沒有聯邦政府或州政府的檢查員出現,地方官員組成了一個區域工作小組來執行檢查工作。地方檢查員在4月份一共執行了138次檢查——不過並沒有造訪嘉吉的工廠,因為那半個月里工廠關閉了。大哈茲爾頓商會附屬機構——Mountain Council of Governmens——的執行董事丹·蓋迪什(Dan Guydish)說,4月20日工廠重新運營時,地方檢查員十分意外。不過,蓋迪什說,工廠重新運營後,他們沒收到針對嘉吉的投訴。沙利文說,嘉吉正與州和地方官員以及商業界積極合作,確保工人和整個哈茲爾頓市的安全。

機器不會感染新冠病毒

除了阿根廷之外,美國人的人均肉製品消費量高於其他任何發達國家,比加拿大人多50%,是歐盟人均肉製品消費量的兩倍多。原因之一是,美國的工業化農業、肉類和家禽的成本,相比歐洲大多數國家低至少20%。Cooks Venture的瓦迪亞克說:「大公司競相提供最便宜的肉製品。」

加工廠關閉導致肉價飛漲。牛肉的批發價格在5月4日創下歷史新高,是2月份價格的兩倍。豬肉價格創下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俄克拉荷馬州埃德蒙市的獨立市場顧問鮑勃·布朗(Bob Brown)估計,美國的肉製品供應在七周內下降了28%,相當於少了5億磅。一些養豬場和家禽飼養者不得不對豬和雞實施安樂死,而不是一直飼養著這些動物等待屠宰場開放——天知道這些屠宰場會什麼重新運營。股票分析師希瑟·瓊斯(Heather Jones)說:「蛋白質市場無疑是我見過的最不穩定、最不可預測的市場。」

川普的行政令或許可以讓工廠保持運營,但無法迫使患病或心驚膽戰的工人回到生產線上。農業部長珀杜在4月30日表示,即便工廠恢復運營,產量短缺仍將繼續高達15%。屠宰場這些年一直試圖說服議員允許他們加快生產線的運作,但遭到了勞工倡導者的抵制,他們認為這樣做太危險,也受到食品安全專家的抵制,他們的理由是加快生產會導致更多不健康的動物被屠宰。如今,這些屠宰場很可能將不得不在未來數月——很可能未來數年——降低生產速度,因為為了提高工人之間的距離,工作場所的工人人數只能減少。而畜牧業者可能不得不繼續減少牲口,好繼續維持更高的肉價。

眼下,遵守更高安全標準有助於肉製品公司保持工廠運營。但如果你是一名工人,你會忍不住想,當你的健康與否不會對周圍人有影響時,當疫情過去後,這些預防措施還會不會繼續存在?再之後又會怎樣呢?

或許機器人會出現。行業專家說,肉製品公司在經歷了這場危機後,很有可能會下定決定,通過自動化一勞永逸地解決勞動力問題。愛荷華州埃姆斯市的經濟學家史蒂夫·邁耶(Steve Meyer)說:「以前我們說機器不需要休息。現在,恐怕要改成,機器不會感染新冠病毒了。」

美國肉廠何以成為新冠病毒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