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面有沒有勝率100%的技巧?
- 2019 年 10 月 7 日
- 筆記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025213/answer/805821528
作者:韓德雨
相信不少朋友都經歷過群面,那麼群面有什麼技巧呢?
有一個勝率100%的「群面」技巧。但是,注意:看完這篇回答後,你將失去所有的群面樂趣體驗,對你來說群面將變成一個公式,你將再也不會對面試中引人深思的難題、同伴們精彩絕倫的發言產生共鳴,也再不會勇于思考、大膽發言、爭做領袖、說服他人。對你來說,「群面」里的每一個操作就像象棋「迎頂炮,把馬跳」一樣的死流程,流程走完,回家等下次面試通知。
目錄:
0.前言 1.原點 2.面試過程:前半程 3.面試過程:中半程 4.面試過程:後半程 5.總結
如果你想清楚了,那麼接著往下讀。
0.前言
「無領導小組討論」本質上是人力經理的偷懶做法,在不能通過簡歷來進行進一步的甄別,且又無法將大量的候選人輸送給業務部門時。通過群面的方法,快速淘汰掉大量的參與者,同時不過分浪費面試官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面試者的能力只能得到30%的表現,面試官的注意力只能得到30%的使用,因此面試者真正傳達到面試官認知中的內容只有預期的一成。但是也正是因此,當你的表現全部擊中這9%的交集,你會得到將近十倍的高估;同時,如果其他人的表現全未擊中這9%,他們將遭到近90%的低估。如此一來,你和別人將有百倍的差距。
這就是為什麼100%的勝率是可能的,沒有兩個人的真實能力差距能相差百倍,尤其是你們兩個在同台競技。那麼拼的就是是否熟悉遊戲規則,和掌握遊戲技巧了。
1.原點
(本段為理論知識,可跳躍,直接閱讀下一段)
原則一:不被快速淘汰。
「無領導小組討論」的一切都圍繞著這個詞「快速淘汰」,我再重申一次:不要賦予這場「群面」太多意義,這種面試只是一個快速消化無法甄別的簡歷的工作技巧。無論你在這場面試里表現的多麼出眾,領導力多麼強,也不會讓你擁有一個領導崗位或者高出預期的年薪。(因為你的能力將會在下一場個人面試中得到體現,你在下一場面試見到的人對你的薪酬影響也更大。)
也就是說,不被「快速淘汰」才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當「實力展示」、「人設塑造」、「資訊收集」這些目標和「不被淘汰」撞到時,要100%的為第一目標讓路。即使,一場面試下來,沒有人記得你會什麼才藝,沒有人知道你當過學生會主席,你也沒有打探到該崗位的職責和架構;但偏偏人力就是給你打電話來參加下一場面試,那麼也是值得的。
我用了兩大段來講清楚了這個邏輯基點「不被快速淘汰」,那麼我們就得到了下一條原則。
原則二:不被扣分。
拿零分的人不一定被淘汰,但是拿負分的人一定被淘汰。
要明白很多崗位招人是沒有為什麼的,你作為應聘者,是費勁千辛萬苦才把簡歷送到Hr面前。但是你有沒有想過,Hr也是費勁千辛萬苦才搞到了你的簡歷的啊。有些崗位就是永遠缺人,人,活的,就能勝任。(當然我相信你既然能來查攻略,說明你的崗位還是需要點小聰明的,但是——)零分是沒有關係的,負分是致命的,因此只要有扣分可能性,就盡量不要活動。
原則三:留下印象。
單純的根據原則二,你會發現——不行為是最好的。首先,這是沒錯的;不過,完全不說話也是會扣分的。
面試後,所有面試官聚在一起的時候,會有兩種得出結果的方式。積極挑選:「某某,我覺得不錯可以留。」消極挑選:「某某,我覺得不行,淘汰。」如果是後者,那麼就像我說的,零分也能晉級。如果是前者,那就需要留下印象。注意不是留下好印象,是留下不扣分的印象,當然了,這裡面難免夾雜著好印象。
以上三個原則,共同構成面試的邏輯「原點」。因此除了以下三種行為,你理論上可以作任何事情:
1)會讓你淘汰的行為 2)會讓你扣分的行為 3)不會讓你留下印象的行為
2.面試過程:前半程
等待階段,不要傻乎乎的坐著背自我介紹,這裡是公司不是學校,不會有人認為「聊天」是不遵守紀律的行為。和身邊的人(你接下來的隊友)搭話,賽前的情感建立很重要,當一個人覺得他認識你了,他會更傾向於支援你的觀點。儘管你未來並不會建立和別人對立的觀點,留下一顆友情的種子,以備不時之需。
入場階段,如果可以選擇座位,那麼找一個可以被面試官看到的位置。坐定後觀察面試官席位,設置了幾個座位,中間座位是誰,有名牌看名牌,沒有名牌仔細聽介紹。一般分為以下情況:
1)普通人力經理(或人力主管且缺席) 2)人力主管 3)業務主管且缺席 4)業務主管 5)大領導且缺席 6)大領導
越靠前說明此次面試越水,越靠後說明此次面試公司誠意越足。這裡有一個要注意的,如果出現了這兩種情況:1)未設置業務主管席位,但設置大領導席位,且大領導缺席。2)大領導列席,但未設置業務主管席位,或設置且缺席。請在面試後再次確認該公司的規模和實力。不存在大領導比業務部門更加註重該崗位人員的可能性,因此出現這種狀況說明:該公司尚未建立良好運行的該業務部門,或者,該業務部門已經由於某些原因崩潰、不成建制。總之,面試是雙向選擇,你提供資訊供公司挑選的同時,公司也在為你提供少量的資訊供你挑選。當公司透露出消極訊號時,請務必重新確認你對這家公司和崗位的預期。
自我介紹階段,桌上有紙筆的情況下,在紙上提前大致畫一個座點陣圖,在自我介紹的時候填寫上大家各自的名字。聽不清的可以大致記一下音或單字,比方說你聽到「我叫X寶」、「我叫王XX」,沒聽清沒關係,你可以叫「寶姐」、「王哥」。在面試的互動中,可以準確叫出每個人的名字,不論是在面試官眼裡,還是被叫的隊友眼裡,都是很驚艷的操作。所謂的「團隊協作」能力的體現。
自己要提前準備好自我介紹,切忌多說優點,沒人在乎你曾經有多輝煌的過去,他們也不會記得。內容可以是:段子+名字+一個性格特徵。
聽題階段,你可以聽也可以不聽,可以思考也可以不思考。比較反常識的是,不論你們如何華麗的解題,實際上題是否解開了、解得怎麼樣,跟你會不會被淘汰沒有任何影響。儘管看起來題目是你們小組的第一任務,但是就像我說的,你的一切行為只與「原點」有關。而解題實際上與「原點」無關。
3.面試過程:中半程
搶位置階段。
這裡是個重點。一般來說,無領導小組討論的角色分為:
1)普通討論者 2)領導者 3)記錄者 4)總結者
在這裡你要搶的是一個不是很常規的位置: 5)計時者(注意,這裡是精華!)
普通討論者,每個人都是普通討論者,這個位置完全看個人能力。在討論的過程中一定要記住,你的行為目標不是解題,而是圍繞「原點」進行的行為。而這個位置有一個最大的缺陷,在大家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很難脫穎而出。這個時候就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更加充分展現自己的位置。
領導者,很多新手常會犯錯誤,上來就搶領導者。甚至我見過六個人面試其他五個人都試圖搶領導位置的,最後小組討論變成了搶戲大舞台,解題方法一個沒提出來,解題方法的討論規則倒是一個人一個想法。
要明確一件事,領導者是一個天然帶扣分的位置。為什麼群面?因為要快速淘汰。為什麼快速淘汰?因為人員價值不高。為什麼價值不高?因為崗位就是個基層螺絲釘。那麼,有領導力的螺絲釘一定是不好的螺絲釘。即使領導力能加分,在這個過程中變現出來的強勢、獨斷,或者軟弱、妥協,甚至他人討論中出現的衝突,都會被扣在領導者頭上成為扣分項。換位思考,你是一個領導,要招聘一個能老老實實給你幹活的人,然後有一個「好好好行行行是是是」的,還有一個「這樣這樣那樣那樣聽我的聽我的」的,你會選哪個?有人評價這個領導者這個位置是「高風險、高收益」,優點缺點很明顯,但是我的觀察是,最好的狀況是妥善處理所有情況,用加分抵消扣分。用這個位置拿到的最好分數是0分,領導者的正分是通過他作為討論者的部分獲得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領導者在群面中有著不低的勝率,這只是因為能力強的人更勇於表現自己,但是在別的位置上他們會有更好的成績。因此,搶領導者是扣分行為,是與原點相反的行為。
記錄者、總結者、計時者都是很好的位置,在不犯錯誤的情況下有著良好的加分機會,也會受到面試官更多的留意。當你在面試時聽到「你們討論,我來記錄」的聲音時,你應該注意到,說這話的隊友是一個研究過「群面」技巧的人。不過放心,你的技巧比他的實用,高效的多。因為你搶的是計時者。
計時者,必搶位置。搶身份的兩個問題:面試官知不知道?隊友承不承認?對於第一個問題,有兩個動作確認,大聲宣布「我來記錄」、「我來計時」,並拿出紙筆、計時器。對於第二個問題,主要是怕發生爭搶,搶領導者的就很花哨了,搶話啊,搶戲啊不盡相同。記錄者這邊,高手雲集,沒法見招拆招。比方說「我來記錄。」「我也記錄。」「那這樣吧,我來記錄,我有什麼遺漏你來幫我補充。」,你看,幾秒鐘的交鋒高下立判,不但沒搶到位置,還被高手安排的明明白白。所以我韓德雨是死也不想和那幫妖魔鬼怪硬碰硬的。
那麼計時者這裡有沒有爭搶呢?會有的。首先一般在討論開始前大聲宣布「我來計時」,一般就沒什麼爭議了。要是慢了一步或者有人想試試搶一搶,你就從兜里掏出你準備好的秒錶,這些拿手機的渣渣根本沒有資格和你搶。當然啦,這個時候要緩解一下為什麼你能掏出計時器的尷尬,你可以開玩笑的說一句:「在學校我就是田徑計時員,計時,我是專業的。」這樣,不被淘汰、不被扣分、留下了專業且幽默的印象,符合「原點」。
4.面試過程:後半程
並且計時者的打法非常靈活:
1)常規打法。定下來身份後,就和大家公布一下時間分配。如果有人四六不懂,直接就開始討論,甚至說出類似「這個很簡單嘛,這樣這樣,不就完了嗎」話的愣頭青,就有禮貌的打斷他:「時間有限,我們先分配一下時間安排吧。」在心裡你要感謝愣頭青給你加了一分——大局觀。一般30分鐘,15分鐘討論,10分鐘匯總意見,5分鐘準備總結。每次關鍵時點要大聲報時,記住這裡不光給隊友聽,還要給面試官聽,一般3分鐘以內的誤差,他會容忍並以你的計時為準,以防出現你們以為還有三分鐘,但是計時已經結束了的尷尬。並且記住,你是可以懟人的,一切不按時間計划行進的隊友,你都可以懟,且不扣分,這是這個位置的特殊之處。
2)慫人局,沒有人站出來領導全場。你可以在時間範圍內,推動討論進行。「那我們提前結束討論吧。」「記錄者(當然,你是能叫出他的名字的)記錄的內容給大家念一下吧。」「時間還充裕,我們分別說說吧。」這樣的話,你以計時者的身份領導全場,非但不強勢,還給人一種多功能螺絲釘的感覺。
3)缺位局,缺少其他位置。計時者比較靈活,順便記錄、總結或者領導都不違和。
4)狂人局,所有人激烈討論,無法得出結論。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領導者的分肯定已經扣光了。這時你需要積極報時,並在原定討論結束的時候插話進去:「時間已經到了,我們還沒有討論出結果。我建議再延長五分鐘,但是如果還沒有結論,我們就按照某某的方案,因為他的方案最保守,不容易出錯。」然後在五分鐘後,如果仍有人妄圖繼續討論,你就可以懟他了:「如果再討論下去,我們的任務會失敗。」
在這個過程中,你不用參與討論,如果真的有與眾不同的超級點子,也可以分享一下,拿個印象分。即使沒有,你也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作為計時員,你可以比較輕鬆的掌握討論節奏。通過「時間還寬裕,大家可以講清楚」和「時間不多了,大家挑重點。」來把討論節奏掌握在你的手中。
在這個過程中,你要是有餘力的話,留意一下不那麼活躍的人。在總結的時候,你可以提議:「某某某,說話比較少,我建議由他來做最後的總結陳述。我們可以幫他總結。」這麼做有兩個好處,首先,關注團隊中的弱勢方是很有團隊精神的表現;其次,領導者和記錄者已經表現了很多,用這個方法可以把表現機會分給每一個人。如果你的提名被提出了異議,沒有關係,不用堅持。
5.總結
這個打法講出來其實挺乏味的,缺少了靈魂,我個人也不是很贊成用這種應試態度對待生活。不過,找工作是一輩子的事情。
在工作中我意識到,人和人是沒有能力差異的,學生幹部中那種所謂的「有能力」就是一個謊言。我的一個做校招的朋友,每次大型面試之後都會接到很多這樣的電話,他們質疑:「那個誰誰誰是我同學,他都接到offer了……」言外之意,我能力比他強太多,你們沒選我是咋回事。唉,你能打這個電話,你就該知道為啥沒要你。
人與人的能力雖無不同,但是技能卻有著本質的不同。有些工作會培養人的新技能,所以好的工作做完之後,人的身價會提升。人和人的差距就拉開了。因此用一個技巧,拿到一個好的崗位,換取一個好的起點。我覺得雖然取巧了一些,但情理可容。
畢竟,事前查攻略是謹慎、積極、聰穎的體現。一場遊戲不是為了讓謹慎、積極、聰穎的人贏,那讓誰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