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發!這3種病與新冠肺炎癥狀類似 兒童最易中招…
中國疫情基本得到遏制,儘管如此,現在誰要是有個感冒發燒啥的,依然會心裡一緊。尤其是小朋友出現發熱咳嗽,家長就更緊張了。
近日,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陽提出,現階段是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和手足口病等兒童群體常見傳染疾病的高發季節。
這些疾病與新冠肺炎癥狀類似,廣大家長們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那麼,這三種傳染疾病到底都有哪些臨床癥狀、父母又該如何做呢?下面為大家一一作答。
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患者是主要的傳染源。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
發病人群
因其傳染性強,在幼兒園和中小學中常呈集體發病,以5-15歲患者較為多見。
表現癥狀
發病前2天內可出現前驅癥狀,包括低熱、乏力、頭痛、肌肉酸痛、咽炎、食欲不振等。
兒童往往無前驅癥狀,起初表現為耳下疼痛並且腫大,腫大常以一側或者雙側的耳垂為中心,向四周擴散。腫大的腮腺呈半球形,患兒張口咀嚼或食用檸檬等酸性食物時脹痛明顯加重。
病程中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發熱,體溫自38-40℃不等,持續時間長短不一,短則1-2天,多則5-7天。腮腺腫大3天左右達高峰,持續約5天後可自行消退。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常侵犯其他腺體、器官及中樞神經系統,因此可出現併發症有腦膜腦炎、胰腺炎、卵巢炎及睾丸炎等。
水痘
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很強的出疹性疾病。
傳播途徑
以飛沫或接觸傳播為主要傳播途徑,感染後可獲得終身免疫。
發病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多見於兒童,2-6歲為高發。冬春季節多發。水痘患者為傳染源。
表現癥狀
感染後可出現如發熱、乏力不適和厭食等前驅癥狀,1-2天後身上出現皮疹,一開始主要分布在頭、面、胸、腹及背部,繼而再擴展到四肢。
皮疹往往很癢並且發展迅速。起初皮疹為紅色斑疹,後為凸起的丘疹,而後變為水皰,繼之水皰破潰,開始迅速結痂。
如何治療
水痘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即該疾病能依靠自身免疫就可痊癒,無合併症時只需對症治療及一般治療為主。
水痘一般痂脫後不留瘢痕,如發生感染則會留瘢痕。有時病毒感染後長期存留於神經節細胞中,多年後被某些因素激發後,引起複發感染,導致出現帶狀皰疹。
手足口病
由腸道病毒引起並且好發於兒童的一種傳染性疾病。
發病人群
特別是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主要是以糞-口途徑及接觸污物兩種方式來傳播,比如接觸患者糞便、唾液、鼻涕後進食,觸碰被污染的物品等。
該病患者及癥狀不明顯的隱性感染者都為手足口病傳染源。
表現癥狀
患兒大多有發熱、食慾不佳等癥狀,同時還伴有呼吸道癥狀,如咳嗽、流涕等。患兒常常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散發性的皰疹和潰瘍,引起患兒哭鬧、拒食。
多數患兒可在7天內痊癒,痊癒後病變部位不留瘢痕或色素沉著。但是少數患兒疾病發展迅速,病情危重,在短時間內可出現嚴重的多系統損害的表現,甚至出現死亡。
如何有效預防?
對於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這三種傳染病,有什麼措施可以進行有效的預防呢?
疫苗
目前針對這三種傳染病都有相對應的疫苗來預防其發病。因此,有需要的家長們可以帶著孩子前往當地的醫院或者疾控中心進行疫苗接種。
注意個人衛生
注意保持兒童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最重要的是勤洗手。
如飯前便後、外出後、觸摸口鼻前或者接觸被糞便污染過的物品後,要用肥皂及流動的水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等。
保持環境衛生
家長在疾病流行期間帶孩子外出玩耍時要正確佩戴口罩,盡量少去空氣流通差、人流量大且封閉的公共場所,可以去一些如公園、廣場等人口密度小、空曠的地方。
當然最好的還是居家防護,但是也要注意保持家庭乾淨整潔,勤換衣被,多通風。
上述三種兒童易感傳染病與新冠肺炎癥狀都有類似,如果孩子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癥狀時,家長們要帶著孩子及時前往醫院明確發病原因,不要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