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微信官方的同學,別被騙了
- 2019 年 10 月 7 日
- 筆記
今天微信官方被at了不知多少次,現在都是在求國旗的,後來求老公老婆的都有,被大家玩壞了。朋友圈的災難差不多像這樣子(圖片源自網上):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裡面有幾個漏洞。
首先,微信不是微博,你at它,對方是收不到的。
其次,假設有「微信官方」這個公眾號,它也是沒有許可權改你的頭像的。
事實上,公眾號的許可權有限,除非特意授權,它都不知道你的微訊號。
再次,這個套路千年聖誕節請求聖誕帽的套路已經玩過一次了!!怎麼就不長記性呢?
最重要的是:使用國旗作為頭像,如果涉及到商業用途,會違反《國旗法》,不知道騰訊新聞會不會涉嫌犯罪???
但是,技術上講,能不能自動給頭像加上國旗,或者加上帽子墨鏡呢?答案是可以的,想加什麼就加什麼,想穿什麼,就戴什麼!!
這個可以通過一種叫做「生成對抗網路(GAN)」的東西來實現。下面是一個給戴墨鏡的例子,感受一下GAN的強大!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人工智慧輕輕鬆鬆給你戴了副墨鏡!既然墨鏡可以帶,戴帽子當然也是小case了!!
GAN用了博弈論的思想。兩個player:生成網路,對抗網路分別想最大化自己的payoff。生成網路的payoff是儘可能「以假亂真」;對抗網路則儘可能區分出來真(原始輸入數據)假(生成網路生成的假數據)。關鍵是,居然能夠達到均衡!沒有均衡,演算法不收斂,則模型毫無價值。納什證明了某種條件下均衡必然存在,成為博弈論之父。
除了GAN,還可以用更傳統的方法來「戴帽子」:1)識別出頭像中頭部所在位置,2)在頭部上方粘貼帽子。第二步很容易,關鍵是第一步。第一步中,首先要識別出頭像圖片里有沒有頭部(臉部)。自從卷積神經網路出來後,幾乎重寫了影像識別領域。下面是兩個例子:


看起來好複雜啊,一層一層,卷積-池化各種操作,乍一看去一頭霧水,不由佩服模型提出者的睿智……但仔細分析來,模型不是憑空而來,而是有道理的。
首先,影像識別要解決平移問題。你那張銀盆大臉在影像左側能識別出來的話,那麼在右側,或者在下側也應該可以識別出來。所以在卷積層有個「掃描」的過程。確保大臉在哪個位置都能被提取資訊。
其次,要解決遠近問題。不管你是大臉佔據了四分之三個影像的大頭貼,還是躲在閨蜜精緻的小臉後面一點點,都應該被識別出來。池化-再卷積解決了這個問題(當然也可以不池化)。佔據了四分之三個影像的大圓臉,被小塊卷積濾波器filter掃描,只是臉的局部進入濾波器,看不出來是圓形。被池化降取樣,相當於縮小了,再次卷積濾波器,可能整個圓形的大臉就會同時輸入到卷積濾波器中,神經網路會判斷為發現圓形。
好了,如何技術實現修改頭像的方法講完了,所有今天@微信官方請求國旗的童鞋!!!以下鏈接才是正規修改頭像的方法,拿走不謝https://rl.inews.qq.com/h5/nationaldayhead
—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