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後悔剁手的蘋果產品 iPhone XS/SE首當其衝

廠商在功能配置上的小幅迭代被人們戲稱為「擠牙膏」、「微創新」,比起發布會上令人尷尬的吊打友商或者是只宣傳不發貨的「PPT式發布」,前者對用戶的傷害可能更大,畢竟不明真相的用戶會真金白銀掏錢試錯。

而蘋果旗下的產品不僅支系龐大且迭代規律,其中就不乏一些買了後悔的產品。

現已「查無此人」的iPhone XS

每一個iPhone11系列用戶的欣喜背後,都有一份iPhone XS用戶的落寞辛酸。

如果說iPhone X開啟了蘋果的「下一個十年」與奢侈品定價,那麼iPhone XS系列就是高溢價策略的延續。

盤點後悔剁手的蘋果產品 iPhone XS/SE首當其衝

iPhone Xs系列這也就意味著iPhone XS的性價比並不高,再考慮到機身發熱以及訊號「拉跨」等iPhone機型的通病,沒有iPhone XS Max大電池的續航遮羞布,iPhone XS的「小屏旗艦」之名說到底有些名不副實。

同代的iPhone XR擁有與其相仿性能、接近的配置並且收穫了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銷量,種種襯托之下,iPhone XS越發像個過渡機型。

盤點後悔剁手的蘋果產品 iPhone XS/SE首當其衝

iPhone11系列更可況其繼任產品是續航大幅提升的iPhone11系列(雖然是以取消3D Touch作為代價),伴隨著影像系統的升級以及AG霧化玻璃等設計改進,尤其是價格上的對比,讓iPhone XS的定位越發尷尬。

換殼為本的Airpods二代

其實嚴格來說,Airpods二代並不一定要歸到後悔購買的產品欄里。

作為半入耳真無線耳機,Airpods二代在使用上更適合長時間佩戴。

與全入耳式且主動降噪的Airpods Pro相比,Airpods二代的適用場景也有些許不同。

盤點後悔剁手的蘋果產品 iPhone XS/SE首當其衝

也許你恰巧財力雄厚,當然可以將兩個產品「互補」使用,室內的長時間佩戴更重舒適,用Airpods二代;戶外的嘈雜環境下降噪才是剛需,則用Airpods Pro以求清凈(如果你是蘋果產品深度用戶)。

但相信大多數人還是「多款產品選其一」的平民玩家,就免不了在其中做出抉擇,價格就成為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Airpods Pro為同時支援無線充電的版本,如果放到Airpods Pro二代產品中去類比,相差並不懸殊的價格也會讓Airpods Pro二代用心裡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蝶式鍵盤的絕唱——MacBook Pro(2019)

再拿最近發布的MacBook Pro來說,相信不少入手19款的用戶看到20款的剪刀式鍵盤免不得捶胸頓足。

其實不難理解,20款的MacBook Pro理論上鍵盤故障率更低。雖然蝶式鍵盤的輕薄一直是蘋果為之努力的方向,但歷經幾代更迭最終還是放棄。

盤點後悔剁手的蘋果產品 iPhone XS/SE首當其衝

蝶式鍵盤鍵程更短,但回彈手感一般並且從記憶體配置上看20款的MacBook Pro也有些「加量不加價」的意味,這就意味著19款的用戶陷入「買早了」的尷尬之中。

蘋果在上述提到的幾款產品推出之後,都相繼推出了更好的替代款,同時其新款賣點與價格莫不是對上代產品的顛覆。那麼把這個結論放到最新款的iPhone SE上是否成立呢?

陷入清庫存嫌疑的iPhone SE

從定位上來說,iPhone SE的用戶群體是那些對大屏和新功能不感冒的老用戶,並且搭載A13晶片的iPhone SE性能超群。

無論是官方定價,還是三方渠道一降再降價格都讓蘋果產品變得親民。

但既然老用戶的功能感知這麼遲鈍,考慮到iPhone SE與iPhone 8同款的續航,為什麼不買iPhone XR的疑惑深深縈繞在筆者的腦海。

盤點後悔剁手的蘋果產品 iPhone XS/SE首當其衝

iPhone SE或者我們向後展望,看一下傳聞已久的iPhone12系列,與高通攜手之後其最大的改善自然是訊號(包括對5G的支援),再加上全系OLED螢幕幕以及全新升級的處理器,甚至我們也可以期待一下官方配備的充電器突破「五福一安」。

盤點後悔剁手的蘋果產品 iPhone XS/SE首當其衝

當然最值得討論的還是價格,在5G元器件價格上漲的情況下,據悉iPhone 12可能會使用京東方製造的OLED螢幕幕。

消息稱配備5.4英吋螢幕的iPhone 12價格可能在600美元至700美元之間,這是因為京東方可以為螢幕提供更好的價格,怎麼想iPhone12的入門款都會是個更為明智的選擇。

「道理講了這麼多,iPhone SE的銷量你又怎麼解釋呢?」

分析師認為,新款iPhone SE定位明確,主要針對iPhone 6-7系列的老用戶,替換其手中舊款iPhone。

即使蘋果能夠擺脫「清庫存」嫌疑,能挽回iPhone 6/7的用戶,但繼續製造「釘子戶」,可能對於蘋果來說並不是個太好的消息。

當然不排除「懷舊黨」或者購買iPhone SE做備用機的人為蘋果貢獻銷量,但顯然在不久後的9月份,小尺寸的5G iPhone將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寫在最後

數碼圈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早買早享受」,對於許多新產品來說降價空間其實有限,早買註定有其實用意義;

但同時衍生出的一句話還有「晚買享折扣」,不少新品的賣點就是超越前代,但對於用戶來說,也許前代產品的產品力就已經過剩,盲目追求新款毫無必要並且舊款也有降價優惠。

但這件事情的詭異之處就在於,用戶永遠無法完美預知到廠商的發布節奏。

即使筆者列舉了幾款事後來看不值得購買的產品,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入手的那個時段,對應產品有著不可替代的整體表現。

所以,不必糾結於他人的好評差評,明確自身需求,買到手的產品就是最適合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