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處理:Radiography相關術語

  • 2020 年 5 月 4 日
  • AI

一、基本術語

1. Polychromatic X-ray

  X射線源產生的能量分為兩種:單色(monochromatic)或多色(polychromatic)。單色源通常由發射X射線的同位素(例如Fe_{55})組成,其產生能量的特徵取決於所選的同位素。多色源(polychromatic source)通常是X射線管,在射線管中目標材料被高能電子轟擊,進而產生能量。多色能量的特性由靶材材料和撞擊靶材的電子勢來決定。多色射線源產生的x光,其中的光子具有不同的能量大小。

  通常使用的射線源為x射線管,即多色x射線用的多一些。

2. Beam hardening

  射束硬化是一种放射攝影學的現象,指的是當包含多色能量的X射線光束穿過物體時,會導致低能光子的選擇性衰減。從概念上講,該效果類似於高通濾波器,因為僅留下了較高能量的光子來貢獻光束,因此平均光束能量增加了(「硬化」)。

Fig. 1 多色X射線穿過物體時光譜衰減情況

  在CT中,來自非常密集的目標(例如骨骼或碘對比)的射束硬化可能會導致特徵性偽影。CT射束硬化偽影具有兩種不同的表現,即條紋(暗帶)和杯狀偽影。

Fig. 2 由射束硬化產生的條紋狀偽影與杯狀偽影

  條紋狀偽影常出現於兩個密集對象之間(例如在後顱窩處)的多個深色條紋帶。也可能沿著單個高衰減對象的長軸產生。這是由於彩色X射線根據管/檢測器的旋轉位置以不同的速率「硬化」的結果。

  杯狀偽影是指沿目標區域外圍呈現出明顯變亮的偽影。因為X射線束穿過目標組織而被「硬化」,所以平均光子能量在組織出口附近會更高。由於較高能量的光子較少被組織衰減,因此與皮膚進入部位附近的相同組織相比,光束的衰減較小。如果在CT重建期間未進行校正,則預期衰減曲線中的這些差異會導致組織外圍出現「falsely bright appearance」。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的X射線掃描儀器一般都會佩戴簡單的射束硬化校正裝置,故杯狀偽影的影響對於CT成像來說並不顯著。

3. Entrance skin dose(ESD)

  ESD is the measure of the radiation dose that is absorbed by the skin as it reaches the patient. 即用來描述病人接收到的放射劑量大小。導致ESD增加的因素包括身體習性(肥胖患者佔據了80%ESD增加的情況)和不良的射線影像定位(poor radiographic positioning)。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