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超越沃爾瑪:與大潤發決戰千億之巔

五一小長假之前,姍姍來遲的2019年度永輝超市財報終於出爐。作為中國商超行業的龍頭之一,永輝的表現一直備受業內關注。而疫情的影響以及生鮮業態的井噴,使得投資圈也對生鮮零售賽道的下一步發展充滿好奇。而永輝的這一份財報,不僅可以解釋永輝這一年來發展的態勢,也對生鮮食品行業的整體發展做出了提示。

作者通讀財報後,並結合了早先時間另一行業龍頭高鑫零售(大潤發)的2019年財報,先說幾個基本結論。

第一,中國超市龍頭整體轉型方向為生鮮食品超市,過去大賣場所謂「大而全」的定位應該說已經完成歷史使命,會逐漸淡出歷史舞台。

第二,中國超市龍頭的主戰場,不在北上廣深,得低線市場者得天下。

第三,阿里系控制的大潤發(這裡指超市品牌,並不僅僅是上市公司)將與背後有騰訊支援的永輝超市在2021年左右,迎來中國零售業一哥(註:指單一品牌,所以未考慮華潤萬家)的千億對決。

規模與創新,都要

總的來說,永輝超市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永輝超市(601933.SH)公布了2019年年報及2020年一季報。財報顯示,2019年永輝超市實現營業收入848.77億元,同比增長20.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64億元,同比增長5.63%。在核心財務數據實現高增長的同時,永輝超市依然保持穩健擴張的態勢。2019年,永輝超市新開超市門店205家,儲備超市門店244家。截至2019年底,永輝超市的超市業務已進入24個省市,超市業態門店達911家。

永輝超越沃爾瑪:與大潤發決戰千億之巔
本圖數據來自2019年永輝超市財報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新增門店數量205家,僅僅是超市業態。在新業態mini方面,報告期內 2019 年 mini 新開門店 573 家,閉店 44 家,覆蓋 19 個省份,其中重慶、四川、福建 mini 店數分別突破 100 家。

同時閉店資訊也是一個重要指標。此前曾有自媒體稱,從2019年到2020年4月份,永輝超市關了349家門店。這一來源不明的數字令人詫異。根據《永輝超市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決議公告》),永輝超市其實閉店只有1家(黑龍江佳木斯解放路店)。不過,迅速開店又迅速試錯的mini店在2020年有較大幅度調整,僅僅第一季度,就關店達74家。不過,就2019年財年而論,即使把超市與mini混為一談,開店數量也遠遠大於關店數量。

如果有人看過2019年高鑫零售的年報,也一定會對其中的一個數字印象深刻。2019年,大潤發新開7家門店,關閉5家,相當於凈增長只有2家。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大潤發乃至高鑫零售的業績不理想。兩者的比較我們後面再說。這至少說明一點,永輝超市仍舊看重「開店」這一線下實體零售業的基本動作對增長的拉動作用。

這裡面或許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針對龐大的中國大陸本土市場,永輝超市希望實現有縱深感的全覆蓋。早在2018年財報,永輝就提到了,「實現了一至六線城市全覆蓋」。而分戰區來看,永輝超市的三大主戰場分別為福建市場、重慶市場和四川市場。以上三地,Bravo門店和mini門店雙雙過百。其中,四川市場也是在2018年就超過了北京市場,名列內部三甲。

有覆蓋是一方面,有密度又是一回事。這一季2019年零售業的財報,仍舊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兩家偏安一隅的區域零售商業績十分亮眼。一家是四川的紅旗連鎖,一家是山東的家家悅。紅旗連鎖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8.2億,同比增加8.3%;而歸母凈利潤為5.2億元,同比大漲59.97%。家家悅2019年營業收入153億元,同比增長19.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8億元,同比增長6.43%。這兩者一個凈利潤同比大增,一個營收同比大增,都讓同行羨慕。

這說明什麼,第二點,深耕重點市場,遠比在市場上撒胡椒面強。2020年,永輝超市把過去劃分的十大戰區又進行了合併,將十大戰區合併為七大戰區。也是要更加集中優勢兵力,增加對重點區域市場的滲透。

抱歉,這裡沒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這一點上,大潤發與永輝在整體戰略上是一致的。根據高鑫零售財報,大潤發的三四線門店佔比加起來超過60%。

永輝的七大戰區,或許讓人會想到沃爾瑪的七大分區。下面要說到沃爾瑪,根據永輝2018年財報,「根據 Euromonitor 關於中國大陸行業市佔率的排名, 目前公司居於高鑫零售、華潤、沃爾瑪之後排名第四位,但增速是所有上榜公司中最快的。」到了2019年,「預計 2019 年公司將居於華潤、高鑫零售之後排名快消連鎖第三位,增速依然是最快之一。」

這意味著,永輝超市在超市業態的市場份額方面已經超越沃爾瑪,位列快消零售前三強。而眾所周知,華潤零售還包括華潤蘇果,因此,以單品牌而論,未來中國超市零售業的雙雄爭霸,就在永輝與大潤發之間展開。

財報里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資訊點,但外界無法得知內情。比如,截至 2019 年 2 月 2 日止,永輝彩食鮮已收到各股東本公司、珠海高瓴、寧波紅杉認繳出資款人民幣 75,000 萬元,增資完成後,累計實收資本為 80,000萬元,本公司出資金額占實收資本總額的比例為 43.75%,喪失了對原子公司永輝彩食鮮的控制權。自 2019 年 2 月 1 日起,永輝彩食鮮不再納入合併報表範圍。(註:永輝永輝投資有限公司已更名為永輝彩食鮮發展有限公司)。

這是否意味著,彩食鮮也像以前的永輝雲創一樣,開始單飛了。

從創新的角度而論,無論是線下的MINI業態還是線上的到家業務,永輝超市都進行了積極的布局。不過,若是與同行做一對比,仍有求同存異之處。

千億對決

根據2019年高鑫零售的財報,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團總銷售營收為1018.68億元,較2018年的1013.15億元增加5.53億元,增幅為0.5%。其中,來自銷售貨品的收入為912.79億元,同比下滑4.5%;租金收入所得收入為40.78億元,同比增長7.1%。此外,集團經營溢利48.90億元,同比增幅為4.1%;權益股東應占溢利28.34億元,同比增幅為14.4%。

可以看到,自2018年財報之後,高鑫零售繼續在千億門檻徘徊,增幅有限,若去掉歐尚,單獨看大潤發的業績,則印證本文前述所言,大潤發和永輝仍舊在千億規模的競賽中。大潤發或許領先永輝兩個身位,但尚未撞線成功。

雖然這份財報重,銷售貨品收入還有不小下滑,但是外界仍舊給與高鑫零售這一份財報諸多讚譽,特別是老帥黃明端(高鑫零售CEO、康成投資(大潤發)董事長)回歸之後,陸戰之王並非浪得虛名,更何況這一次陸戰之王還在「空戰」證明了自己。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報道,在2019全零售大會領袖峰會閉門會上,黃明端表示,經過2018年的改造,在2019年上半年「生鮮一小時達」模式在大潤發已經提前走通。據高鑫零售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高鑫零售生鮮電商業務已全面實現盈利。

對於線上業務,永輝同樣重視,永輝超市李國總裁接受虎嗅專訪時,強調了永輝要成為新一代消費者手機里的永輝。而據財報顯示,永輝超市線上業務實現銷售額 35.1 億元,同比增長 108%,佔比 4.4%,同比提高 2%。其中,京東到家連接公司超市門店 485家,新增 155 家。永輝生活 APP 和小程式,已覆蓋 24 個省,為永輝用戶提供 5158 萬次在線服務,年底月活數 506 萬。

這說明,永輝的超市到家一方面增速喜人,另一方面佔總體營收貢獻還比較小,作為業績增量貢獻有限。從模式上說,和大潤發全面接入阿里系統不同,永輝一方面藉助京東到家這樣的第三方平台,另一方面,也在發展自己的永輝生活APP。而從科技永輝的定位來看,永輝的全渠道和零售智慧化,也更多是要走自力更生之路。通讀這份財報,你幾乎看不得騰訊的身影。

另一方面,在對於大賣場或者說超市的類目調整組合上,雙方又英雄所見略同。那就是突出生鮮食品。

在2019年,永輝一個比較大的動作,是減少了本來高毛利的服裝商品佔比。例如根據永輝財報,「公司 2019 年的綜合毛利率為 21.56%,比 2018 年下降 0.58%。主要是高毛利率的 品類服裝佔比繼續縮小,從 2.06%下降到 1.56%。」

而大潤發也早就開始在生鮮食品之外的類目上大作手術,重塑品類結構,最終的目的是重塑用戶心智。最大的動作其實是家電板塊交給蘇寧管理。黃明端表示「作為一個大賣場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在生鮮上,我們希望能夠成為生鮮食品領域的專家。」換句話說,原來以家電、紡織、品牌百貨、生鮮、快消為主的一站式大賣場定位,轉型成為更專註於生鮮和食品的大賣場。

這句話,永輝應該也是同意的。更何況, 生鮮供應鏈一直是永輝的最強項。

至此,中國商超零售未來三五年的大格局,其實已經清晰可見。

首先,有能力實現全國布局且真正覆蓋從一線到六線市場的連鎖品牌,無非就這麼三四家(還會有盒馬嗎),第一集團呼之欲出。

第二,全渠道發展仍舊是未來三五年的重點,但是各家做法不同。

第三,總的來說,泛生鮮食品概念的超市才是未來的主流,大賣場業態未來的主要任務,將是存量改造。

考慮到疫情的影響,或許2021年,才是永輝和大潤發競逐千億寶座的決戰之年。

永輝超越沃爾瑪:與大潤發決戰千億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