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自己的创业总结
创业有一年多了,公司前途未卜,有感而发
创业是一种艰苦的修行
- 工作强度和压力大大提升
创业的这几个人都是熟人,也都是第一次创业。选择了儿童编程作为入口,近两年炒的比较火,市场也比较看好。
选好了就干呗,初生牛犊嘛,鸡血还是要打的。每个人的热情都是比较旺盛的。都希望产品快速出来看效果,前面开发产品的几个月,基本都是9点到公司,晚上10:30以后了才走,凌晨才睡觉了,一周只休一天,休息的这一天也要看系统的运行情况,随时准备处理紧急情况,除了吃饭休息外,其他时间都在工作。
这和在公司完全不同,工作强度大大提升。后面要再找一个前端的时候,找熟人我都是先把情况跟他们说,不想最后因为工作强度的原因而闹不愉快。
我主要负责搞定前端的一切问题(当然也会参与公司的发展)。对可视化编程这块完全没有经验,需要从零开始了解。最后选择了scratch作为可视化编程的基础进行二次开发。产品对这块改造很大,加上本人又不熟悉react,这块耗时比较久。当其他人都有进展,我边学还在边学习react边看系统源码,摸清系统的结构。压力比较大,好几周都愁眉苦脸的。
还有来自生活的压力,开支没有减少但是收入大大减少,在2020年后公司为了节流,收入更是打折。按揭依然要继续,有些吃不消
另一层的压力是,本人三十了,在上升出来创业,如果成功了还好,没有成功那么将面临的是程序员最后的黄金时间没有了。后面要找到合适的工作很难,心生退意。
- 走出了舒适区,学习更快,进步更明显
创业确实使人快速成长,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心理上。每天都接触新东西,不断吸收新知识,感觉一个月学的东西比之前几个月都多。
但是这对人的要求也高,每个人的压力承受能力和热情的保持能力是不一样的。后面招进来一个前端和一个课程开发,由于无法适应公司的节奏,主动申请离开了。
- 做不是本专业的但又必须做事
已经不再只是一个产品那边给什么需求,只要实现就OK的程序员了。成了公司决策的参与者,需要重度参与到公司的运营里面来。
比较内向的我在亲人群里面宣传我们的产品,好说歹说拉了几个适龄的小孩子过来上课体验。
一圈下来,发现线上模式的教育对大多数小城镇的孩子不适用,要么家长不重视,要么没有硬件设备,正真能满足条件的家庭很少。稍微大一点的城市,这种情况才好一些,但是这里面又出现一类用户,不相信线上教育的效果,觉得线下真人教学更靠谱。
之前租用的办公场地有纠纷,大家都抽空找新的办公场地,最终本人找到一个环境比较好,价格也还能接受的场地,离大家住的地方都不是太偏僻,年前的时候搬了进来。
业务上线后,为了拓展业务,大家都找各自的关系,搞渠道。为了拉融资,本人介绍了有做投资的朋友和CEO谈,最终没有谈成。
林林总总,什么事都需要你参与。通过这些事,发现要做成一件事情并不容易,轻轻松松就能做成的事情只在幻想里。
- 屋漏偏逢连夜雨
2019年之前,国家的经济形式是比较乐观的,投资人有大把的钱等着花出去。14年到19年是在线儿童教育蓬勃发展的阶段,特别是18年,国家的政策利好以及家长的认知变化,行业中很多企业都顺利融资,甚至出现了巨头。
这种情形下,儿童编程的渗透率却不足1%,并且在高速增长,这是理论上的新风口。所以我们一头扎了进来,雷军不是说嘛,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但是风还没有形成,猪就已经挤满了风口,而且形成风的因素陡然消失。
据统计中国少儿编程行业企业已经7000多家,但是渗透率目前也就1.5%左右,根本无力支撑这么多的企业。而且巨头已经出现,而且教育行业的马太效应非常严重,品牌效应很重要。小企业更加难以获得机会。
而且,获客成本高居不下。举个例子,行业目前一个体验课客户的获客成本平均在200元左右,体验课客户转化成正式课客户转化率在10%左右,那么正式课的客户获客成本就是2000元。但是目前绝大多数一年期的正式课售价不到2000元。还要给授课老师、课程开发老师开工资,所以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儿童编程有盈利。
19年经济下行(个人感觉最深刻的是p2p暴雷,国家按死了p2p行业,就光这个对社会的财富损失粗略统计不下5000亿),大家都节衣缩食,投资人的钱也不好拿了,对于还在初期的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到19年后半年基本没有听到少儿编程行业有拿到融资的消息了。
之前的新冠让儿童编程再火了一把,貌似对在线少儿编程利好,但是这个机遇,只有头部平台才有资格抓住。家长对少儿编程了解的更多,更挑剔,马太效应更明显。而广告商乘机要好好捞一笔,广告投放成本更高,单客成本更高,小企业根本抗不住。
到现在,公司已经放弃对少儿编程的后续开发。今年过年回来后,就一直考虑新的业务,选择了新职业提高教育作为突破口,因为这个行业是最近有拿到融资的。但是个人并不是很看好,后面会聊到一点原因。
创业的经验,告诫后来者
- 创业团队成分很重要,创始人的人脉非常重要
创业是几个人在一起干一件大事,所以关键位置上需要专业的人员。如果没有专业的,那么你的人脉能否拉来专业的人员。产品出来了做推广,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如果你有人脉,事半功倍。拉人投资,你是否有人脉,否则除非你的产品一炮打响出名,否则融资门槛都进不去。
- 产品定位、亮点、差异化很重要
凭什么你能和别人竞争。站在风口的猪是能飞起来,但是要是风口没了呢?不要报侥幸心理,除非你有创业失败多次都可以不倒的基础,可以去碰运气,或者胆子大,想赌。首先你要明白,创业本身就是高风险的事,十不存一。如果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基本没戏,很难拉到融资。
- 运营是初创企业最重要的一环
要相信,除非是你的产品科技含量超越市面上的所有产品,或者业务模式/产品有很大创新,否则运营才是最关键的。技术很重要,但是一般创业用不到那么高深的技术。在融资不理想的情况下,如何打开市场提升知名度、如何拉来新客户,这些很关键。当你的数据上去之后,去拉融资才会变得容易。
这是本人获得的最深刻的教训。公司的COO本身是技术出生,后面做过产品。由于不是专业运营出身,虽然后面看了很多运营类的书籍,感觉好像就那么回事,貌似套路他已经尽在掌握中。在我们产品做推广中,只做了两种推广,一类是线下,靠人脉联系在做教育的朋友帮忙推广放地推广告,公司给返现。另一类就是线上广告投放。
这两类投放有效果,但是第一类人脉要求高,但是我们人中没有这方面太好的人脉,基本是一次性的,无法给我们提供持续的客流量。第二类单客成本一直高居不下,来一个亏一个,而且质量非常不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求变,去尝试各种可能的方法,比如自建抖音号、发传单、跑线下教育机构求合作等等。我极力推荐都去尝试一下,但是都被CEO/COO否决了,理由是抖音号需要专业的团队、还没有做线下合作的必要。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但是有一种绝望在心里环绕。
在融资又不顺畅的情况下,公司又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客户,获客成本也高居不下,运营最终也没有给出方案。从那个时候开始,感觉前途一片黑暗
企业初期的运营获客非常关键,品牌曝光量手段应该无所用其极,如果运营没有尝试所有的办法,那么运营是失败的
- 不要在一颗树上吊死,无论是渠道还是产品,尝试改变
都说船小好掉头。如果能看到产品/渠道走入了死胡同,那么就应该求变。不要拖到最后,损失时机。比如我们这个项目,实际上在19年末就已经感觉到了前途暗淡,但是公司层面没有决定要找一个新方向,到了2020年才开始找新方向,至少浪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对于小企业来说,时间是异常宝贵的,耗不起。
浪费的这几个月时间,让我更明白一个道理,小企业无法在红海中搏杀的(那个时候儿童编程教育已经不能算是蓝海了),特别是当出现了行业巨头。小企业还没有机会亮拳头,就已经默默死亡了。可能说的太过悲观,但这就是现实。有人说也有逆袭的例子,确实有,但一般出现的是变革者,但绝大多数小企业没有做出革命性的产品的能力。所以,你的产品/业务模式据有革命性、颠覆性么?
- 快速迭代才是软件开发正确打开方式
特别是互联网产品,敏捷开发才是王道,小步快跑,试错迭代。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时间很珍贵的,慢一拍就可能错失机会。在有限的时间、人力情况下,快速确定产品核心功能,快速上线试错。
最忌讳就是要将产品打磨的感觉非常好才上去,这种感觉只是自己的感觉,客户不一定认可。这一块上我们做的并不好,前期花了太多时间改造scratch,但是就反馈来看,这块对学习体验的影响并不大,scratch原生的体验就不差。
对于创业者来说,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所以有限的人力物力一定要花在刀刃上,花里胡哨的东西最好少一点,除非这是你的核心卖点。
- 尽量不要在职业上升期出来创业
这是本人觉得最重要的一条告诫。创业风险高,成功需要靠运气,特别是对于在上升期的你来说,一旦失败损失是非常惨重的:职业上升被中断。程序员的黄金时间不多,请珍惜。
个人感觉程序员出来创业的时间点最好是40岁左右,职业生涯已经到了末期,有了比较好的资本和人脉积累,如果点子不错是可以考虑的。当然对于压力比较大的那种(比如按揭压力比较大的),就慎重了。仅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准备开启新征程
目前企业在做新的业务。业务理论上是一个新风口,但是也是一个早期风口,需要融资才能继续发展。但是当前的市场环境不佳,融资困难重重。而运营后面如果无法打开的话,太难了。
这一年多的路程,走的比较艰难,留下的脚印如此深刻。有热血沸腾,有黯然神伤,有感慨,有遗憾,回过头,不后悔。
是时候需要好好考虑考虑了,路该如何走。人生还长,三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