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最拍被「扒皮」 但竊·格瓦拉周某為何被追捧?

隨着UP主「徐大sao」回應捐出5000元視頻收益以及網友充電的近8萬元,他本以為這場「詐捐」風波會迅速平息。但是,事情卻鬧得更大了。

網友一開始爭議的焦點在於,「徐大sao」的視頻播放量將近千萬,為何激勵收益只有5000元左右。而他的回應並未讓網友滿意,甚至在其宣布停更後,「聲討」的浪潮仍舊鋪天蓋地。

有網友稱,風波之後坐擁四百萬粉絲的「徐大sao」可能也要黃了;也有網友稱,一些網紅大V因為豐厚的收入成為許多網絡「噴子」、「杠精」攻擊的對象,任何瑕疵都會上升為網絡罵戰,甚至被扒出過往黑歷史大做文章。所以,如今很多MCN機構在內部培訓的時候,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教會「未來的網紅」們如何自糾自查。

網紅必備的「自糾自查」技能

「作為網紅主播,或多或少都遇到過網友挑刺或『挖墳』。」

李鈺(化名)是廈門一家MCN機構的簽約網紅,她告訴懂懂筆記,在一年之前她就曾遭遇過一次網友的「挑刺」。有網友轉發了她2018年評論「教科書式耍賴事件」的微博,指責她「三觀不正」。同時網友艾特了國內多家主流媒體,要求網友和媒體共同討伐,將其清除出網紅界。

看到這條微博的一瞬間,她腦海里浮現出的首先是盧本偉、溫婉等被封殺的網紅。當時李鈺非常害怕自己也會遭到網友的口誅筆伐,甚至被經紀機構解約。「好在轉發的微博最終沒有掀起什麼風波,但我此後也變得小心翼翼,謹慎萬分。」

在經歷了虛驚一場之後,李鈺開始「自糾自查」,花了將近一周的時間,翻遍了微博、微信朋友圈、QQ等社交應用,連在學生時代寫下的博客也清理了一遍。她將大量與工作、娛樂、生活無關的言論、轉發內容通通刪除,只保留一部分無關緊要的信息和以及日常自拍。

從此之後,她在日常的直播過程當中言語措辭也相當謹慎,即便被杠精、噴子發評論、留言謾罵,也只是拉黑,再也沒有反擊。

「在和同事閑聊時,我發現大家都有自查的習慣,尤其是在圈子裡有了一定影響力之後。」李鈺表示,個別公司里的主播在粉絲數達到十萬之後,便養成了定期刪微博的習慣,避免被有心的網友事後「扒皮」。

更極端的例子,是一些同事甚至將過往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刪得一乾二淨,從零開始更新。同時也會開個社交小號,用於宣洩情緒和壓力,「可怕的是,現在連小號也可能會讓網友發現。有的人索性連小號也不發新的內容了。」

為了避免被網友「挑刺」或「挖墳」,李鈺坦言,她每天都生活在「劇本」里,任何可以示人的言論、圖片都經過精心、謹慎的篩選和策劃。自己和公司方面審視無誤之後才敢發社交平台,但即便如此,她還是經常擔心會與哪個內容出現問題。

「沒辦法,干主播這行和演藝圈一樣,更要注意一言一行。但我們為了增加影響力,免不了要在社交平台上和粉絲互動,不可能完全不使用社交網絡呀。」李鈺透露,有同事剛剛在春節前被網友挖出了兩年前的一個「小問題」,只好暫停直播,等影響消退之後再嘗試復播,「她停播都兩個多月了。你知道這個行業更新迭代很快,只要消失一段時間,影響力就會迅速減弱。有不少網紅停更後人氣大跌,最終只能重頭再來。」

顯然,由於一些不慎言行、黑歷史遭討伐的網紅不在少數。在李鈺和周圍的主播看來,作為時下最火的行業之一,網友對於網紅、主播、UP主言行舉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裏面,既有正常發聲、理性思維的網友,但也不乏「杠精」、「噴子」,時刻盯着主播的一言一行。

不過,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為何這些被挖出黑歷史的網紅大多都是啞口無言?

為流量難免留下「污點」

「誰都有情緒,誰都罵過街,曬一下自己的個人喜好。」

聊起網紅黑歷史的話題,和李鈺同公司的另一位主播表示,所謂知名網紅和演藝明星都屬於公眾人物,但是很多網紅、主播或者UP主,在走紅之前基本上都是草根,都是很普通的小人物。有不少沒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個人素養也參差不齊,再加上很多網紅沒有類似演藝明星的經紀公司培訓經歷,就是「野生」的紅人。他們的過往很可能會成為輿論的靶子。

當越來越多的網紅影響力增加,部分不良言行也會備受網友關注,有很多好奇的粉絲更是想了解網紅以往的社交和生活,「作為普通人你有些瑕疵,問題不是很大。但作為公眾人物,影響就會成倍放大,尤其是被惡意炒作之後。」

在這幾位主播看來,不少網紅成名前的一些「不經意」的言行,有的是不文明行為,有的是太過誇讚國外社會現象,但也有因為誇了某國小學生排隊有素質就被批「崇洋媚外」,一旦被炒作後很容易破壞粉絲心中的完美形象,導致大量「粉轉路」、「粉轉黑」的情況發生。

當然,她也坦言不排除部分網紅出道早期本就是以出格言行吸引流量走紅的,黑歷史確實是劣跡斑斑。

「說出來也挺悲哀的,有不少知名網紅和主播,早期要麼是語不驚人不罷休,為了紅經常和網友罵戰;有的主播早期秀身材、秀大腿,就為了贏得第一批粉絲的關注;有的遊戲主播在早期直播時故意貶低同行,抬高自己……」在李鈺看來,不出格就紅不了的觀念,確實毀了一批急於紅起來的主播,也讓一些紅起來的主播最後留下了抹不掉的「黑歷史」。

網紅的「黑歷史」,甚至成為了網紅同行、MCN機構之間相互攻擊的把柄。即便日後謹言慎行,一些網紅尤其是頭部網紅仍可能會遭遇「扒皮」,被有心人找出以往的黑歷史,陷入形象危機,「坦白講,能紅起來還保持沒有任何黑歷史的網紅太少了,有人說這是網紅經濟畸形發展造成的,我們這些小人物又能怎麼辦?」李鈺無奈地說道。

作為影響一方的公眾人物,「網紅」的確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注重形象的維護。但在不少主播看來,這個圈子就是誰敢出格、誰敢肆意妄為才能出名。這樣的觀念究竟是怎樣形成的?誰又是始作俑者?

不良標籤本就不該被追捧

「合約規定,只要有負面發酵,簽約主播(網紅)都是無條件解約的。」

馬勤是杭州一家知名MCN機構的市場部負責人。他告訴懂懂筆記,最近圈內最熱門的「大瓜」,莫過於曾喊出「打工是不可能打工」,有「竊·格瓦拉」之稱的周某出獄後,遭遇部分MCN機構的哄搶(簽約)。

「這樣的問題人物卻被網紅機構哄搶,說明一些人對流量的心態已經是不擇手段了。」對於這些行為馬勤感到十分不解,在他看來,任何人都有自我表達的權力,但是前提是不能違背法律法規和社會倫理道德。這些MCN機構看中的不是周某為了改過自新的新生活,而是其以前顛覆人們三觀的言行,以及犯罪過往的炒作賣點。

「一個屢教不改,曾經四進宮的偷竊慣犯,成為網紅會灌輸什麼樣的價值觀?這些MCN機構要炒作的究竟是什麼?」馬勤借用部分理性網友的話表示,作為改過自新的薪滿釋放人員,不是不能給他重新做人的機會,但是炒作並傳輸負面影響是不可行的。

在他看來,正是一些三觀不正的機構、網紅,憑藉一些變態炒作行為,扭曲了整個互聯網文化行業的價值觀。「很多網紅被扒出黑歷史,或者是嚴重負面影響,遭封殺淡出網紅行業後,也都在其它的領域找到了新的工作。」馬勤表示,這些網紅並沒有因為黑歷史,失去「重新做人」的機會,還可以擁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但是一些原本缺乏正面形象、正確價值觀的人物,本就不具備成為公眾人物的條件,機構的惡意炒作只會讓公眾產生混淆和疑惑。

在網紅經紀圈子裡,MCN機構培養簽約主播都要投入大量成本、精力,網紅一旦出現負面新聞並發酵,對機構造成的損失難以估量。「難道這些拿着幾百萬想要簽約周某的機構,就不怕網絡監管下血本無歸?」

馬勤指出:「任何正規的機構,在簽網紅藝人時都會對其過往背景做一定了解。只要其在其它機構中有過負面經歷,或曾在網上「犯事兒」的,一律不予簽約。更不要說有過嚴重的犯罪記錄。」

其中,管理較為嚴格的機構對於新人會設置至少一年的考察期限,「只有看到網紅日常言行舉止良好,才會納入正常培養的行列,加大資源投入並予以扶持。」馬勤所在機構甚至在簽約主播日常的內容創作過程中,還設置了諸多紅線標準。儘管有主播抱怨,大量條條框框限制了創作的話題以及自由度,但為了避免出現問題,機構還是堅持設定紅線,只要有踩線者一律出局。

「說話不經大腦,愛意氣用事,易與人爭論甚至罵戰,生活放縱的都不能過關。網紅的一言一行會影響粉絲,尤其是年輕的受眾。」馬勤表示:一方面行業要自律,選擇網紅要從出道一開始就嚴格規範,審視主播的日常言行舉止;另一方面也需要行業監管部門的監督,任何不按遊戲規則出牌的機構,都要禁止其擾亂市場的行為。

結束語

一方面,不斷有網紅主播的「黑歷史」被挖,頻頻爆雷;另一方面,四進宮的盜竊犯刑滿之際被網紅機構爭相簽約,門庭若市。問題的根源不是「竊·格瓦拉」,也不是那些圍堵「大衣哥」院門的村民,而是那些為了金錢和流量眼睛發紅的機構和平台。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互聯網娛樂行業不能一邊享受着影響力所創造的巨額收益,另一邊卻操縱輿論喊着「這屆網友素質不行」,將一切責任歸咎給網絡暴力。自律,應該從當下開始。

網紅最拍被「扒皮」 但竊·格瓦拉周某為何被追捧?

Tags: